原文服务方: 上海医学       
摘要:
目的 比较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择期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化原则将患儿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期间艾司氯胺酮组予艾司氯胺酮0.5 mg/k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0.3μg/kg静脉注射,术中均予以体积分数为0.02~0.03七氟烷与体积分数为0.5氧气吸入维持。记录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构成、BMI、手术时长。分别于术前(T0)、气管插管即刻(T1)、拔管即刻(T2)记录患儿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患儿的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麻醉后EA、术后疼痛、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患儿的年龄、性别构成、BMI、手术时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T0、T1、T2时间点,两组间患儿的心率和M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艾司氯胺酮组术后疼痛发生率(6.7%)显著低于右美托咪定组(26.7%,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儿麻醉后EA发生率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3%、6.7%,与右美托咪定组的16.7%、3.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艾司氯胺酮组拔管时间为(6.9±2.2) min、PACU停留时间为(24.0±13.2) min,右美托咪定组拔管时间为(6.1±2.5) min、PACU停留时间为(28.7±9.1) min;两组间患儿的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间注射艾司氯胺酮0.5 mg/kg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后EA与0.3μg/kg右美托咪定的效果相当,且其镇痛效果优于右美托咪定。
推荐文章
右美托咪定对小儿七氟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小儿
苏醒期躁动
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术后躁动的适宜剂量探讨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腹股沟斜疝
苏醒期躁动
适宜剂量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患者苏醒呼末七氟醚浓度的影响
麻醉药,吸入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吸入麻醉
浓度
苏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 躁动发生的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上海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右美托咪定;儿童;苏醒期躁动;七氟烷麻醉
年,卷(期) 2025,(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842/j.cnki.issn.0253-9934.2024.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司氯胺酮;右美托咪定;儿童;苏醒期躁动;七氟烷麻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医学
月刊
0253-9934
31-1366/R
16开
上海市静安区北京西路1623号
1978-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697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8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