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多发伤青少年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发生现状及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别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收治的304例多发伤青少年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平民版(PCL-C)在转出ICU 1个月时对病人进行评估。对ICU多发伤青少年病人的PTSD症状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其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ICU多发伤青少年病人PTSD发生率为51.6%,PCL-C得分为(48.26±4.73)分,PTSD症状特征分为3个潜在类别,即应激低发组(31.2%)、症状高发组(38.9%)和警觉性应激组(29.9%)。症状高发组与应激低发组相比,未采用机械通气(OR=0.040,P=0.032)和未使用镇静药物(OR=0.049,P=0.043)的病人归于应激低发组概率更高,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OR=1.220,P=0.040)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OR=1.997,P=0.001)越高,归于症状高发组的概率越高。警觉性应激组和应激低发组相比,男性病人(OR=0.020,P<0.001)归于应激低发组概率更高,APACHEⅡ评分(OR=1.622,P=0.007)越高,归于警觉性应激组的概率越高。结论:ICU多发伤青少年病人PTSD症状存在异质性。性别、机械通气、使用镇静药物、ISS评分、APACHEⅡ评分是ICU多发伤青少年PTSD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ICU多发伤青少年病人PTSD症状特征的异质性,对不同类别的病人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
推荐文章
地震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
患病率
症状
影响因素
住院脑卒中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脑卒中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自我中心网特征对震后远期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
地震
创伤后应激障碍
自我中心网
社会支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ICU多发伤青少年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护理研究 学科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潜在剖面分析;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年,卷(期) 2025,(1)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症监护室;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潜在剖面分析;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研究
半月刊
1009-6493
14-1272/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198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72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