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南方农业学报       
摘要:
【目的】明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的生物防控潜能,为棉铃虫的田间生物防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捕食功能反应评估叉角厉蝽4和5龄若虫及雌成虫对棉铃虫2和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捕食效率,并采用干扰效应模型分析叉角厉蝽5龄若虫和雌成虫捕食棉铃虫2龄幼虫时的种内干扰效应。【结果】叉角厉蝽4和5龄若虫及雌成虫对棉铃虫2和3龄幼虫均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且捕食量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但其增加幅度随着棉铃虫幼虫密度增加而逐渐减缓;同时,随着猎物龄期的增大,相同发育阶段叉角厉蝽的捕食量逐渐减少。叉角厉蝽4和5龄若虫及雌成虫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2.776、39.756和47.064头,其中,以叉角厉蝽雌成虫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控害效能(40.748)最高、瞬时攻击率(0.866)最大、对猎物的处理时间(0.021 d)最短。叉角厉蝽对棉铃虫幼虫的搜寻效应随棉铃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同一猎物密度下叉角厉蝽的搜寻效应表现为雌成虫>5龄若虫>4龄若虫。叉角厉蝽4和5龄若虫及雌成虫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搜索时长和成功刺吸时长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雌成虫刺吸时长显著长于4和5龄若虫(P<0.05)。同时,叉角厉蝽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干扰作用影响,5龄若虫和雌成虫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平均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均随种群密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且叉角厉蝽雌成虫的种内干扰作用大于5龄若虫,雌成虫的最大分摊竞争强度为0.731,5龄若虫为0.687。【结论】叉角厉蝽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控害能力,其中雌成虫对棉铃虫2龄幼虫的控害能力最强。在田间应用叉角厉蝽防治棉铃虫时,应在棉铃虫幼虫2龄期前开展,以充分发挥天敌的捕食控害能力。
推荐文章
叉角厉蝽成虫对粘虫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叉角厉蝽
粘虫
捕食功能
干扰反应
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选择捕食作用
叉角厉蝽
斜纹夜蛾
选择捕食作用
叉角厉蝽对绿额翠尺蛾幼虫的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叉角厉蝽
樟翠尺蛾
捕食功能
荔枝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叉角厉蝽对棉铃虫幼虫的捕食能力及捕食效率分析
来源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叉角厉蝽;棉铃虫;捕食;搜寻效应;种内干扰;捕食效率
年,卷(期) 2025,(12) 所属期刊栏目 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叉角厉蝽;棉铃虫;捕食;搜寻效应;种内干扰;捕食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方农业学报
月刊
2095-1191
45-1381/S
大16开
196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5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