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风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31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62

粤海风

《粤海风》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通俗文学杂志。1997年实行全面改版,在全国期刊界首次高张文化批评的旗号。
主办单位:
广东省文艺研究所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ISSN:
1006-7183
CN:
44-1332/I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510635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北龙口西路550号广东文学艺术
出版文献量(篇)
331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6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刘一行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1-1
    摘要: <正>~~
  • 作者: 徐南铁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1-1
    摘要: 教育的现状为国人所关心、痛心。有人向往独立于社会行政体系的大学,认为学校摆脱行政级别就会变得纯净。却有大学校长出来说话了:如果没有行政级别,我们很多事情就办不成。其实在许多
  • 作者: 杨玲 赵勇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3-7
    摘要: 赵老师:在您的博客上发现了《文学活动的转型与文学公共性的消失——中国当代文学公共领域的反思》(原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一文,非常
  • 作者: 曾大兴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8-9
    摘要: 近些年来,在传媒、文艺、学术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和谐"与"盛世"这两个词的使用频率特别高。可以说是时时见"和谐",天天观
  • 作者: 王丽丽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10-15
    摘要: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绿原先生,尽管绿原先生的诗歌、翻译和他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都值得对应领域专家的专门研究。我是
  • 作者: 方非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16-20
    摘要: 1983年1月底的一天,贾植芳夫妇由他的学生李辉先生陪同,上门拜访我的父亲舒芜,当时我家住在北京崇文门外豆谷胡同。父亲热情地招待他们并留他们在家吃了午饭。我在与
  • 作者: 经盛鸿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21-24
    摘要: 1937年12月初,侵华日军出动八个多师团十多万人的优势兵力,对中国首都南京发动了包抄围攻。中国守军以低劣的武器与血肉
  • 作者: 郑观应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25-27
    摘要: 自中外通商以来,彼族动肆横逆,我民日受欺凌,凡有血气孰不欲结发厉戈,求与彼决一战哉!于是购铁舰、建炮台、造枪械、制水雷、设海军、操陆阵,讲求战事不遗余
  • 作者: 刘斯翰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25-25
    摘要: 编者按:刘斯奋先生提出:"近代文化在广东。"理由是:自从中国进入近代之后,西方的工业文明是最早自广东登陆,引发了改良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从容闳、
  • 作者: 古海阳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28-30
    摘要: 以刘斯奋为首的八位岭南学人联袂发起的《岭南宣言》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学界内部广泛而热烈的关注。诸位论者虽然已经从众多方
  • 作者: 张中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31-32
    摘要: 本来,学术界应该是一片安静而纯净的土地。然而,近年来却丑闻迭出、频频爆出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的案例。这不仅使所有从事学术事业的人汗颜,也使社会对学术这方净土充
  • 作者: 任葆华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33-36
    摘要: 每个人至少都有两种不同的面貌,一面是呈现于公共空间的自我形象,另一面则鲜为人知,通常只呈现于私人空间。比较而言,后者或许更接近于个体的生命本真。本文讲
  • 作者: 鞠惠冰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37-38
    摘要: 在亨利·列斐伏尔关于日常性的主题中,生活是按照商品的逻辑和资本的节奏而被体验的。在一件他反复提及的事情中,列斐伏尔记得他妻子手捧着一盒新买来的洗涤
  • 作者: 罗飞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39-40
    摘要: 何兆武先生对回忆录有过一段话:我们自身经历的事情,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最清楚。为什么我们自己这一代人不尽到自己的责任,如实地记录下来,一定要留给子孙后
  • 作者: 李丹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41-43
    摘要: 林夕是香港流行歌坛富有盛名的填词人,有"第一词人"之美称;但翻遍所有的文学史教科书,都不可能找到他的名字。对此,林夕曾经颇怀怨气地套用某经典句式
  • 作者: 吴中胜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44-48
    摘要: 1949年以来的杜甫研究,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是研究者们绕不过的话题。一个泰斗式的学者竟写出如此不合学术理路的文字,这的确是值得我们好好反省的一件
  • 作者: 郭玉琼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49-51
    摘要: 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20世纪构成了京剧风云最富变幻、波澜最显诡谲的历史。京剧在这期间的命运不仅是它自身于1790年徽班进京时始料未及,而且显然也超出
  • 作者: 赵士林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52-55
    摘要: 讨论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景观,首先需认识清楚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我们这个时代具有什么特征呢?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特征是: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高科技
  • 作者: 刘海波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56-60
    摘要: 迄今,谢晋研究的高潮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自1986年"谢晋模式"提出后,延续至90年代初期的批评,这一时期,批评者主要就有没有"谢晋模式",什么样的"谢晋模式","谢
  • 作者: 吴永平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61-61
    摘要: 年前,商金林教授在《胡风全集中的空缺及修改》(载《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4期)一文中展示了胡风早年(1927年10月至1928年10月)的二十余篇"佚文",并择要点评了其内
  • 作者: 刘卫东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62-66
    摘要: "新时期"初期的中国思想界陷入了一片混沌,"两个凡是"、"真理问题讨论"这一对几乎是水火不兼容的理念都有根深蒂固的背景和渊源,势必要展开一场恶斗,而适逢
  • 作者: 樊星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67-68
    摘要: 都知道"文革"中,一度流行过"早请示,晚汇报"。每天放学、下班时,对照《毛主席语录》,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否符合毛泽东思想。除了"早请示,晚汇报"以外,
  • 作者: 黄忠晶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69-70
    摘要: 开头一遍看毛姆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不怎么喜欢,大概是天才问题在作祟。我觉得这书是写一个天才。但天才问题似乎与我无涉。我肯定不是一个天才,我又不
  • 作者: 牛寒婷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71-72
    摘要: 与萨义德的其他著作相比,《格格不入》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它的语言艰深繁复而多义,理论色彩浓厚,相比较而言,反倒是萨义德的学术著作更显平实朴素。正如译者所
  • 作者: 孙亮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73-73
    摘要: 每当公共性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的时候,媒体总是将"学者"这一特殊的身份角色推向一定的高度试图为大众"指点迷津"。但事与愿违,"学者"又被大众戏谑为"噱"
  • 作者: 姚莫诩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74-75
    摘要: 三姑姚秀彦离开大陆的时候,没想到再与大陆的亲人见面已经是三十年之后了。在上世纪40年代末的时代变迁中,三姑与大伯姚廷芳去了香港台湾,大姑姚秀月与二姑
  • 作者: 饶展雄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76-78
    摘要: 何谓骑楼?望文生义就是"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广州骑楼适应当地气候,南方冬短夏长,夏季太阳辐射能力强,而且多雨。又由于骑楼具有合适的空间尺度,给行人
  • 作者: 钟小安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79-79
    摘要: 《小约翰》是荷兰作家拂来特力克·望·蔼覃(现译为弗雷德里克·凡·伊登)的童话代表作,鲁迅和齐寿山于1926年夏在北京中央公园(即现在的中山公园)将德文版《小约翰》
  • 作者: 潘英伟
    刊名: 粤海风
    发表期刊: 2010年3期
    页码:  80-81
    摘要: 广州花都三华村是一个城郊村落,在新华城区西侧,紧靠广清高速。三华村人本姓徐,"三华"的名称据说源于宋代的"三华店",旧村包括中华村、西华村、元华村、东华村等五

粤海风基本信息

刊名 粤海风 主编 卢瑜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广东省文艺研究所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主管单位 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6-7183 CN 44-1332/I
邮编 510635 电子邮箱 bjb@yuehaifeng.cc
电话 020-384865 网址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北龙口西路550号广东文学艺术

粤海风评价信息

粤海风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