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4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4

民国研究

Studies on Republican China
《民国研究》 是2009年07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宪文。本辑(15辑)主要刊载关于民国社会、宗教、经济、城市研究领域的论文及研究综述文章等共16篇,既有新视阈、新观点,亦有新史料,堪供学界参考。
主办单位: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国史研究中心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00029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出版文献量(篇)
34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9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杨金荣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17
    摘要: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首创国内大学暑期学校,延请名师讲演授课,胡适成为最受欢迎的教员。胡适由暑期学校引发对大学教育的提高与普及的思考,主张大学教育的希望在研究学术,创造文化,建设殊有声...
  • 作者: 齐廉允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8-28
    摘要: 孙中山的逝世引发了舆论的尖锐对峙,为此,国共两党积极应对,展现了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与灵活、务实的政治素养,所用策略虽不尽相同,但都颇堪称道。国民党更多地强调对孙中山形象的建构以及对其政治遗产的...
  • 作者: 刘莉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9-42
    摘要: 经过国共两党的不断阐释和塑造,“二七”纪念成为蕴含着“反对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等多重意义的政治象征符号。“二七”纪念不仅是国共关系的睛雨表,也是近代中国革命中一个有力的社会动员工具。纵观整...
  • 作者: 魏星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43-51
    摘要: 民国时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被追认为狭义的民族革命,官方叙事对其历史形象基本持宣扬与肯定的态度。广西地区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源地,通过新桂系促成的相关纪念活动和在民间的传播建构,加之抗战宣传的需要...
  • 作者: 乔佳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52-63
    摘要: 民国时期的南京佛教慈幼院,是南京历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佛教儿童教养慈善机构。1926年,由释印光、王一亭、魏梅荪、冯梦华等人发起成立,该机构以佛教思想作为慈善理念背景,以教养社会孤贫儿为...
  • 作者: 刘平 高鹏程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64-74
    摘要: 作为他山之石,红十字会融入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从民办,到官商合办,再到官办的历程。近代中国红十字会也由一个成员以绅商为主的社团,转变为以平民为主的社团。红十字会的贡献不仅主要体现在直接社会救助...
  • 作者: 黄传荣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75-84
    摘要: 1927年的“集中现金令”是武汉国民政府在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背景下颁行的。政令实施过程中,武汉银、钱业措置不同,命运各异。汉口中国、中央二银行损失惨重,中国银行停业清理,中央银行因搜刮过巨、...
  • 作者: 何志明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85-101
    摘要: 1928年北伐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政制完成了从议会制向党国体制的重大转型。作为一个非竞争性政党,国民党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监察机制,强化对于党员与政府的监督,方能保证“以党治国”目标的顺利实现。...
  • 作者: 汪效驷 王鑫宏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02-112
    摘要: 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曾迁都洛阳,此非临时起意的应急之举,而与蒋介石的对日战略密切相关。“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后,蒋介石多次表达与日决战的决心,基于对日长期作战之考量,提出迁都洛阳之设想;“...
  • 作者: 董学升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13-124
    摘要: 蒋介石祖籍浙江,早年与东北没有交集,一直到民国成立之后,受孙中山和陈其美之命考察东北革命情况时,才第一次实地接触东北。1928年,东北问题凸显,为了促成东北易帜,蒋介石极力拉拢张学良,并最终...
  • 作者: 蔡梓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25-136
    摘要: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随后的欧战,给国民政府联合英美苏共同对日的抗日外交战略带来重大变数。国民政府主要顾虑英美法与苏联关系进一步逆转以及它们改变对中、日的政策。经过对大国关系走向的反复研判,...
  • 作者: 李二苓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37-147
    摘要: 本文通过对民国时期针对北京郊区的社会调查的梳理和总结,发现这些社会调查经历了一系列的嬗变过程。从关注工、农生活水平到乡村建设,从统计调查到社区研究,从一般农村的家、村、镇的社区分析到突出城乡...
  • 作者: 朱月琴 马红梅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48-160
    摘要: 1928年,国民政府在南京建都,南京的城市地位得以提高,传统的城市厕所卫生环境的建设与管理被提上日程。为处理好城市粪便卫生环境问题,维护市内公共卫生,防止市民随地便溺,南京市政府积极建设公厕...
  • 作者: 周亚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61-172
    摘要: 民国时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和民间都在尝试对传统水利管理进行改革,这一改革的主题即是水利社会的近代化。在此过程中,传统水利体系显示了巨大的张力,它不可能被完全取代。政府在改革中起着主导作...
  • 作者: 崔丽霞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73-183
    摘要: 时至抗战前夕,偏踞甘肃西南的卓尼藏区仍然沿承着其封建而古老的土司制度,国家权力被排斥在卓尼政教大权之外。1937年在甘肃地方军阀鲁大昌和卓尼内部不安分子的操纵下,博峪事变发生,土司杨积庆被杀...
  • 作者: 卢征良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84-197
    摘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并决定以四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根据地。为了发展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经济,国民党中央政府和川康省政府决定创建川康兴业公司,促进大后方经济的发展。川康兴业公司是一...
  • 作者: 刘杰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198-209
    摘要: 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建立、发展与政府公债有着密切关联。在建立过程中,公债成为创办中央银行重要的原始资本来源。随着行业内地位的上升以及其职能逐步完善,中央银行亦逐渐使用公债这一工具加大对债券市场...
  • 作者: 霍贺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10-220
    摘要: 作为民国思想文化史上重要的政论家、思想家、民族主义者的胡秋原(1910~2004),不仅几乎见证了20世纪中国重大历史事件,而且先后卷入相当多的文化论战之中,并扮演着“反潮流”的辩手角色,在...
  • 作者: 马长伟 马陵合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21-230
    摘要: 2016年10月14—16日,第四届中国近代交通社会史学术研讨会在安徽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安徽大学、《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安徽史...
  • 作者: 马俊亚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31-239
    摘要: 茅家琦先生乃南京大学资深教授,比之为南大史学领域的天枢岱岳,应无不当。耄耋之年的茅先生仍笔耕不辍,近来出版了综合性的历史研究著作《桑榆读史笔记》(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以下简称“茅著”,...
  • 作者: 李欣栩 池子华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40-245
    摘要: 所谓文官,《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文职官员”解释为“负有政府职责的公职官员,其职责包括法庭、立法或行政”;《辞源》中对“文官”的解释是“文职官吏”;《辞海》对“文官”进行了广义和狭义双重界...
  • 作者: 范国平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46-251
    摘要: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收录的所有照片均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其中绝大部分照片来自美军第164照相兵连在中缅印战区拍摄的照片,其余照片包括美国国家档案馆收录的美国、英国、法国...
  • 作者: 张敏 李玉 杨尚华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1期
    页码:  252-264
    摘要: 美国大使馆三等秘书致国务卿函第7号(总第626号)快件 主题:由查尔斯·里格斯申报的美国公民在1937~1938年中日战争期间的损失 尊敬的国务卿先生:根据国务院2月18号下午7点发给驻...
  • 作者: 侯杰 孙巍溥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14
    摘要: 《支那事变画报》既是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的主要舆论宣传工具之一,也是记录日本侵华罪行的直观铁证。炫耀武力进而鼓舞、提升日本官兵侵华的战斗意志是《画报》最为重要的宣传使命。《画报》极尽炫耀之能事...
  • 作者: 张仰亮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15-28
    摘要: 中条山根据地作为国民党首批游击根据地之一,其兴衰演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中条山根据地在创建之初,面临着军心涣散、防线不稳、物资匮乏、县政瘫痪和军民关系紧张等困境。为此,中条山军政各方多措并举,...
  • 作者: 梁远 王湘云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29-39
    摘要: 西方关于二战的史学研究成果颇丰,但近年才对中国在二战中做出的功绩予以重视,并将中国的抗战史纳入二战的整体史学研究中。作为西方新一代中国抗战史研究权威,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拉纳·米德教授...
  • 作者: 黄金宽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40-47
    摘要: 作为抗战初期国际联盟调解中日纠纷的重要举措,"李顿调查团"从成立起就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抗战史研究的升温以及有关资料的整理和应用,国内关于"李顿调查团"的研究不...
  • 作者: 王英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48-55
    摘要: 滇缅公路危机是海内外学界的一个关注热点。国内学者主要从厘清英国与危机关系、国民政府外交行为、中英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国外学者主要从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两国远东政策、日本战争决策等视角进行观察...
  • 作者: 张福运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56-66
    摘要: 从近代贾汪矿区的工业化进程来看,传统"小农"既没有被工业化大生产所"压碎",亦非被动卷入,而是表现出高度的自主灵活性。他们不仅能依据既有文化传统和行为逻辑、利用群体和地域优势主动挑战,以维护...
  • 作者: 许梦阳
    刊名: 民国研究
    发表期刊: 2017年2期
    页码:  67-78
    摘要: 一战爆发后,日本以出兵山东为契机大肆在华窃夺制钱牟利。随着欧战列强对铜资源需求量的激增,日本逐渐扩大走私规模,在华掠夺制钱与铜块数十万吨,造成中国铜材奇缺、币制紊乱。制钱走私是日本军、政、商...

民国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民国研究 主编 朱庆葆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国史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029 电子邮箱 jikan@ssap.cn
电话 网址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民国研究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民国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