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论丛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963
总下载数(次)
4

人文论丛

The Humanities Journal
《人文论丛》(半年刊),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综合性学术集刊(CSSCI刊源刊物),著名学者冯天瑜任主编,每年出版2集。本刊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个案研究与综合研究兼采,义理、考据、词章并重,设有人文探寻、历史文化语义学、中国哲学与思想文化、中国文学、明清经济社会文化、文史考证、出土文献研究、学术述评等栏目,涵盖文、史、哲... 更多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430072
地址: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出版文献量(篇)
963
总下载数(次)
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2
    摘要: 儒学的第三期发展,经过三代思想家的努力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五四”的哲人,面对西方启蒙心态的冲击,试图重建儒家传统的理论体系。以现代西方的普世价值:自由、人权、科学、民主为原则,汲取德国理...
  • 作者: 霍韬晦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2-68
    摘要: 一承大会嘱咐,要我谈谈我所开创的儒学事业。其实,到今天,我还不能说有什么的成就,只是办了一些书院、学校、山庄、书屋、出版社、杂志之类。尧舜事业,尚且只如浮云过太虚,我这些开创,算不了什么吧....
  • 作者: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96-105
    摘要: 一熊十力的哲学有许多特点及独特魅力,到目前为止,很多学者已有了丰富的介绍与论述。不过,笔者认为,他的哲学有什么意义与地位,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从这种观点来讲,熊十力在他的代表作《新唯识论》...
  • 作者: 李维武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15-124
    摘要: 熊十力对现代新儒学的开启,主要通过两个层面:一是从哲学的层面;二是从文化保守主义的层面。在这两个层面中,熊十力最有创见、最有影响的地方,在于哲学层面。可以说,熊十力之所以能对现代新儒学作出开...
  • 作者: 郭美华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44-152
    摘要: 熊十力新唯识论哲学思考的主题和核心,集中在如此表述上:“反之吾身,而即已得万物之本体。”~①这一论断,是将熊十力哲学归类为心学的主要根据之一。从心学的立场来看,熊十力心学哲学与阳明心学相比具...
  • 作者: 郭刚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53-160
    摘要: 熊十力的哲学集中体现于以《新唯识论》为核心的“新唯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时代之上的本体哲学。~①其哲学体大思精,宏阔深达,涵盖极广,涉及儒、佛、道诸家。熊十力虽然对道家多有批评,但容摄...
  • 作者: 陈来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61-173
    摘要: 不同的解读源自于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语境所形成的不同的理论视野,而且,不同的阅读个体对同一历史文本也会有不同的解读。从这点来看,在“理解”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注意获取可能激活文本的理论意义的新的...
  • 作者: 何仁富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182-191
    摘要: 一、钱穆、唐君毅与新亚书院之教育理想的确立在港台学术界有一种说法(据说这种说法是牟宗三先生的观点),新亚书院作为一所培养中国文化承续发扬之人才的学校,是靠钱穆的名望、唐君毅的理想、张丕介的实...
  • 作者: 郭齐勇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03-218
    摘要: 在中西哲学交流、互动的背景下产生的牟宗三哲学是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一个典范。首先,牟先生的哲学论述是现代性的哲学论述,是对中西双方传统中主流哲学思潮的批判与重建;所反映的仍然是中西古今的文化与...
  • 作者: 周博裕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275-282
    摘要: 一、前言个人曾发表过《新儒学对康德<判断力之批判>之消化与超越》~①及《“自然与名教,自由与道德”冲突之可能化解与超越》~②两文,因此,对康德《判断力之批判》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思考不免陷在...
  • 作者: 黄敏浩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01-313
    摘要: 一、前言笔者曾在去年(2004年)的一个学术会议上以《牟宗三先生早期学说的价值——以<王阳明致良知教>为例》为题发表文章,①认为牟先生(1909~1995年)的《心体与性体》(共四册)~②固...
  • 作者: 黄汉光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42-349
    摘要: 一、前言牟宗三先生在《才性与玄理》中,指《道德经》之实有形态之形上学只是一貌似之姿态,究其实,则只为一境界形态之形上学~①。而牟宗三在论述有关魏晋玄学的本质问题时,曾顺唐君毅先生关于魏晋玄学...
  • 作者: 黎斯华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377-385
    摘要: 一、引言唐君毅先生论哲学,不是要造一哲学系统,以涵盖一切哲学。他只是提供一道路、一桥梁,以通于其他哲学,使人皆能如实承认一切哲学之价值。唐先生主张“即哲学史以言哲学”,便是使一切哲学在历史之...
  • 作者: 李明辉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02-412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之初,余英时先生发表了《钱穆与新儒家》一文~①,反对将钱穆先生列入“现代新儒家”之列。此文一出,立刻在学界引起了关于如何界定“现代新儒家”(或“当代新儒家”)的热烈争论。在这...
  • 作者: 景海峰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40-447
    摘要: 作为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维明和刘述先近年来致力于国际间的文明对话,在与各大文明传统的代表性人物进行广泛交流和频密对谈的基础上,他们对儒学的当代境域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
  • 作者: 吴根友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55-462
    摘要: 1993年,亨廷顿在美国《外交事务》夏季号上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曾经引起世界政治学与政治哲学领域的巨大反响。同年,香港《二十一世纪》十月号以汉语发表该文的全文,又在汉语世界引起了广泛的...
  • 作者: 余怀彦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88-497
    摘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儒学遭遇了空前的厄难,这中间有世纪之初袁世凯的尊孔读经对它的嘲弄,也有1919年“打倒孔家店”和中国“文革”对它的大批判,但真正对它构成严重挑战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韦伯对它的...
  • 作者: 柴文华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498-505
    摘要: 早期现代新儒家指中国20世纪五四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30年间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精粹,融合西方近代文化精神,以创建中国新文化为目标的一种学术思潮或学术群落,...
  • 作者: 张晚林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28-534
    摘要: 人虽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但同时也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此即表明,对于人来说,如何维持其物质性的存在以延续人类的历史,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马克思才说:“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
  • 作者: 田文军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35-543
    摘要: 张载是美学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其独特的思想体系和学术地位,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历史上先贤大家对张载之学的推崇,除二程、朱熹外,以王船山最为典型。王船山推崇张载的缘由,与二程、朱熹有别...
  • 作者: 林月惠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54-572
    摘要: 一、前言:“良知是个真实的呈现”之古典表述——见在良知熟悉当代新儒家思想义蕴与发展的学者,大都会注意到熊十力(1885~1968年)与冯友兰先生(1895~1990年)有关“良知”讨论的一则...
  • 作者: 文碧方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73-580
    摘要: 当代宋明理学研究大家牟宗三先生曾在其《心体与性体》中一反传统学界把宋、明儒学分为程朱、陆王两系的做法,而将宋、明儒学重新分为三系,即五峰蕺山系,伊川朱子系,象山阳明系,并且,牟宗三先生还认为...
  • 作者: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581-593
    摘要: 一、序言在朝鲜时期,政治上和学术上均以性理学为主导思想,阳明学被打成异端邪说或斯文乱贼而判和排斥。韩国阳明学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受到批的断绝和延命等曲折的历程。在朝鲜时期,南彦经(1528~15...
  • 作者: 钟彩钧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22-633
    摘要: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福建安溪人。生于明崇祯十五年,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642~1718),享年七十七岁。李氏是清初朱学的领袖,康熙御纂《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周易折中》等书的实际...
  • 作者: 潘朝阳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634-647
    摘要: 一、前言原始儒家对于生存所依的自然环境,具有敏锐深契的观察和感应,特别是大自然重要存有现象——“水”,在《四书》中可以检证十分丰富的相关章句。在历代儒典中,水是重要的自然物,儒家依之而表达了...
  • 作者: 徐水生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724-732
    摘要: 自公元405年王仁携《论语》以来,儒学经过千余年的传播在德川时代(1603~1867年)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成为日本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明治时代(1868~1912年),...
  • 作者: 黎汉基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781-792
    摘要: 近代中国屡受西潮的冲撞,传统文化究竟有没有价值?有什么价值?假如有价值的话,有没有可以证明的论据,或足以服人的见证?这是世变以来困扰着许多知识分子的问题,其中不只涉及思辨的理论层面,更涉及实...
  • 作者: 林桂榛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793-797
    摘要: “世界”一词源于汉译佛经,本义同于“宇宙”。唐代转译的天竺《楞严经》第四卷说:“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先秦《尸子》佚文以及汉代蒙书《三苍》佚文皆说“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
  • 作者: 陈赟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828-835
    摘要: 将来中国政治若有出路,我敢断言,决不仅就在活动上,决不仅是在革命与组织上,也决不仅是在抄袭外国一套现成方式上,而必须触及政治的本质,必须有像孙中山式的为自己而创设的一套政治理想与政治意见出现...
  • 作者: 刘体胜
    刊名: 人文论丛
    发表期刊: 2006年1期
    页码:  841-847
    摘要: 为推进现当代新儒学的研究,进而研讨儒家传统的现代性与世界化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

人文论丛基本信息

刊名 人文论丛 主编 冯天瑜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430072 电子邮箱 ricpapers@126.com
电话 027-687569 网址
地址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人文论丛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人文论丛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