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学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20
总下载数(次)
1574
总被引数(次)
0

新宋学

《新宋学》(集刊)(年刊),主办单位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作为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刊,《新宋学》真诚期待学术界同道的支持。本刊并不限于文学领域,其他有关宋代的历史、哲学、语言、艺术、宗教等专题论文亦在本刊范围,期待大家的赐稿。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ISSN:
CN: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200433
地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版文献量(篇)
220
总下载数(次)
1574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鄧廣銘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7
    摘要: 1943年春初,陳寅恪先生為我的《<宋史·職官志>考正》寫了一篇序言,其中有一段話説道: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譬諸冬季之樹木,雖已凋落,而本根未...
  • 作者: 鄧廣銘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8-10
    摘要: 一宋代(960-1279)的文化,不論從其哲學思想方面看,或從其文學藝術方面看,或從其科學技術方面看,總之是從廣義的文化領域所達到的水平來説,不但為它以前的漢、唐所不能及,即它以後的元、明(...
  • 作者: 盧春紅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0-10
    摘要: 《中庸》第十二章曰:“君子之道費而隱。”這句話應如何理解,歷史上有諸多分歧,主要的意見大致有以下三種:一、漢代鄭玄的注為:“言可隱之節也。費,猶佹也。道不費則仕。”孔穎達疏為:“言君子之人,...
  • 作者: 李之亮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1-22
    摘要: 郡守的任免,是研究一代政治、歷史、文學無法回避的問題。宋代三百餘年間,三百州軍的郡守疊相易替,他們的行蹤,不僅在一定意義上反映着當代政局的變化,更使大量存在於文人作品中的“張許州”、“劉知府...
  • 作者: 魏倩瑋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3-29
    摘要: 唐宋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帶來了城市制度的一系列變革,城市格局逐漸由唐代的坊、市分離的封閉型轉變為宋代坊、市合一的開放型。具體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坊市制度的解體,及瓦肆、酒樓等娱樂場所的出現等方...
  • 作者: 趙雨樂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0-46
    摘要: 一、引言都市是人們社羣文明結聚的具體産物,都下的各種生活形態,至能反映社羣的活動傾向與文化價值。中國史上的都城源遠流長,政治、經濟、軍事以及交通人流等複雜因素,是各種城市賴以發展的基礎所在~...
  • 作者: 齋藤茂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46-47
    摘要: 楊萬里詩文集最流行的版本是《四部叢刊》、《四庫全書》等書中所收藏的《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本。但從楊萬里研究的角度來説,其裔孫楊振麟在乾隆六十年刊行的《楊文節公集》(詩集四十二卷、文集四十二卷...
  • 作者: 李德輝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48-61
    摘要: 一、唐宋望京樓的淵源與制度特徵唐宋時期,隨着地方的經濟文化的發展,南北各地相繼出現了一批名樓,蒲州鸛雀樓、洪州滕王閣、湖州銷暑樓、潤州芙蓉樓、岳州岳陽樓、桂州逍遥樓……都是“名與天壤齊”的“...
  • 作者: 董平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62-75
    摘要: 南宋永嘉之學術至陳傅良(字君舉,瑞安人,1137-1203)、葉適(字正則,永嘉人,1150-1223)而極其影響之廣大,然其淵源所自,實甚為悠遠。清全祖望云:慶曆之際,學統四起。齊、魯則有...
  • 作者: 裴汝誠 顧宏義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76-89
    摘要: 《宋史·道學傳》(以下簡稱《道學傳》),一般認為,它是源於朱熹《伊洛淵源録》(以下簡稱《淵源録》)。~①然我們卻發現元末史臣編撰《道學傳》時,除依傍《淵源録》外,還取材於宋代“舊國史”和宋理...
  • 作者: 方健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90-110
    摘要: 孔凡禮先生於蘇軾研究用力甚勤,繼完成蘇軾詩文集的點校整理後,又撰寫了近百萬字的《蘇軾年譜》(下簡稱孔譜),搜輯頗富,也訂正了前人的一些疏誤。由於蘇軾是學問極為廣博的享有世界聲譽的全能作家,其...
  • 作者: 孔凡禮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11-121
    摘要: 方健先生《蘇軾年譜(上册)辨證釋例》(以下簡稱“方文”)一文,指出了我的《蘇軾年譜》(以下簡稱《譜》)的一些錯誤,為我完善《譜》提供了很好的依據。我衷心感謝。這裏,畧作一點説明。方文的第三條...
  • 作者: 胡可先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22-168
    摘要: 韓元吉(1118-1187),字無咎,號南澗,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他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元吉本文獻世家,據其《跋尹焞手跡》,自稱門人,則距程子僅再傳。又與朱子最善,嘗舉以自代,其狀今...
  • 作者: 姚大勇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68-168
    摘要: 燕雲十六州被後晉石敬瑭賂於契丹,宋朝開國後未能收復,一直是宋人心中的隱痛。宣和二年(1120),宋廷遣趙良嗣出使金國,與金結海上之盟,相約夾攻契丹,以取燕雲之地。宣和四年(1122),童貫、...
  • 作者: 薛瑞生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169-204
    摘要: 不敏往歲曾撰《樂章集校注》~①,雖於柳永事跡有所發明,然終因所見未廣,創獲無多,且亦間有舛誤者。年來遊目於文史之域,覺文家務奇,史家求真,往往各言其所言,抵牾紛冗。柳永《宋史》無傳,宋人筆記...
  • 作者: 鄧小軍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05-228
    摘要: 關於陶淵明集版本,近人考述較多~①。筆者因教學之故,留心陶集宋代版本源流及版本系統,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偶有所獲,或可補前修之未及。今寫成此稿,祈方家指正。一、宋以前傳本陶淵明曾否自定集本,歷...
  • 作者: 聶巧平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29-242
    摘要: 一、杜詩在宋代的結集與宋代杜詩的集注本簡述唐代有關杜甫詩集的最早記載見於大曆年間樊晃《杜工部小集序》~①,曰“文集六十卷,行於江漢之南”。杜甫去世是在大曆五年(770),樊晃《小集》的編成在...
  • 作者: 楊國安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43-255
    摘要: 五代宋初,韓愈的文集並不為人所特别重視,隨着儒學的逐步發展和古文的日漸普及,韓文纔愈來愈顯出重要性來。韓集的校勘也經歷了這樣一個由冷而熱的過程。北宋初年,韓愈門前仍然一片冷落,慶曆前後由冷轉...
  • 作者: 東英壽 金育理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56-268
    摘要: 一、問題所在目前,歐陽修(1007-1072)的許多作品正基於周必大等人編纂的全集流傳着。周必大編纂本是以周必大(1126-1204)為主編纂的《歐陽文忠公集》,從南宋紹熙二年(1191)至...
  • 作者: 王次澄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69-279
    摘要: 引言《蘇軾文集》中共收録九篇詩文集敍:《范文正公文集敍》、《鳧繹先生詩集敍》、《樂全先生文集七》、《六一居士集敍》、《王定國詩集敍》、《晁君成詩集引》、《邵茂誠詩集敍》、《錢塘勤上人詩集敍》...
  • 作者: 王友勝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80-291
    摘要: 北宋末年以來,蘇詩注本日益增多,其中出現於南宋中期,題名為《王狀元集百家(諸家)注分類東坡先生詩》(下稱《分類注》)的書便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①,它與施元之、顧禧及施宿合編的《注東坡先生詩...
  • 作者: 包弼德 張璟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292-308
    摘要: 蘇軾在其一生中,以一個政治家和行政官員、一個文學天才和書法家以及一個學者和思想家的身份,贏得了聲譽。他的作品影響極大,以致於1102年新政的倡導者王安石在朝廷重新執政時即將其禁止(同時被禁止...
  • 作者: 林巖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09-330
    摘要: 北宋的科舉考試雖有多種科目,但以進士科最為重要,至有“焚香禮進士,撤幕待經生”的詩句~①。它一般分為發解試、省試和殿試三級,而以省試最為關鍵,所以又有“貢舉莫重於省試”的説法~②。根據祝尚書...
  • 作者: 曾棗莊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31-342
    摘要: 漢代大賦的特點是大,構思宏偉,辭藻華麗,文彩飛揚,狀景摹物窮妍極態,鋪陳排比氣勢磅礴,是我國文學作品與非文學作品脱離的重要標幟。明胡應麟《詩藪》卷一云:“騷與賦句語無甚相遠,體裁則大不同:騷...
  • 作者: 張高評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43-356
    摘要: 一、海棠題詠始於晚唐海棠,薔薇科,落葉喬木,春天二、三月開花。明王象晉《羣芳譜·海棠》稱:“海棠盛於蜀,而秦中次之。其株翛然出塵,俯視衆芳,有超羣絶類之勢。而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
  • 作者: 葉幫義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57-372
    摘要: 迄今為止,有關晏幾道小山詞的論述大多衹將其詞與其父晏殊詞及花間詞相聯繫,對它的評價不算高;間或將其與同時的秦觀《淮海詞》相比較,也多論其異處,兼因小山詞多用小令,與當時詞壇主流多用慢詞不同,...
  • 作者: 史偉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73-388
    摘要: 一、方回詩學理論的幾個問題總體説來,宋末元初江西詩派在創作上確已呈式微之勢,但在理論上卻頗有創獲,其代表人物為方回。方回詩學是江西詩派詩學理論,進而也是宋詩學的總結者、集成者,歷來論者於此涉...
  • 作者: 内山精也 益西拉姆 陳廣宏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389-408
    摘要: 一、引言本文所説的“八景現象”是指這樣一系列的文化現象:即將某一地域的八個乃至若干個風景勝地聚合起來,用以四個漢字為主的標題給這些景觀加以命名,並以詩歌和繪畫的形式對它們進行具體的描繪。所謂...
  • 作者: 王求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408-409
    摘要: 宋人黄公紹《在軒集》中有《詩集大成序》,曰:詩一而已,而體異焉。其間體同而病異,於是乎對同有法;事同而詞異,於是乎區别有類;本同而流異,於是乎繼承有派,善言詩者,廢一不可。鍾嵘發微於《詩品》...
  • 作者: 衣若芬
    刊名: 新宋学
    发表期刊: 2003年1期
    页码:  410-424
    摘要: 一、前言《洞天清禄集》是一部談論文房清供的書籍,作者為南宋宗室趙希鵠,全書敍述了古琴、古硯、古鐘鼎彝器、怪石、硯屏、筆格、水滴、古翰墨真跡、古今石刻、古畫等文物的收藏與鑒識,具體而微地呈現了...

新宋学基本信息

刊名 新宋学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200433 电子邮箱 thenewsong@foxmail.com
电话 网址
地址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中文系

新宋学评价信息

新宋学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