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论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中外文论

Research on Sinoforeign Literary & Arts Theories
曾用名: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

主办单位: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100000
地址:
北京市
出版文献量(篇)
55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马军英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35-248
    摘要: 刘勰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其生活年代大约是465—520年。巴赫金(1895—1975)是前苏联的文学理论家。他们生活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度,把他们相提并论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他们都把文...
  • 作者: 王金龙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49-258
    摘要: 一巴赫金与俄国形式主义的关系1915年在彼得堡以什克洛夫斯基(1893—1984)为首成立了诗语研究会,1916年在莫斯科以雅各布森(1896—1982)为首成立了莫斯科语言小组。他们的理论...
  • 作者: 李卫华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59-267
    摘要: 波兰美学家塔塔尔凯维奇(Wladyslaw Tatarkiewicz,1886—1980)曾指出:'形式'是西方美学最经久耐用的名词之一,而一个名词愈是经久,其意义因为累积的缘故,也就显出愈...
  • 作者: 宋晓琛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68-273
    摘要: 公共领域与公共性研究近年来在国内大有蔚然兴起之势。众所周知,国内公共领域研究理论依据多来自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2;英译本1989)一书,尽管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汪晖...
  • 作者: 苏永旭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74-280
    摘要: 现代主义从何时开始?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对于文本重读与文学史重构,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充分确立,进一步提升我国当下的文学创作的水平,向诺贝尔文学奖的巅峰高...
  • 作者: 牛月明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81-290
    摘要: '文学'与'想象'在中国文化中都成词较早,但并不相互解释,而它们之间的相互解释正是新文学观念转换的开端与关键。钱锺书曾认为:'至民国之新文学,渊源泰西;体制性德,绝非旧日之遗,为有意之创辟,...
  • 作者: 张叹凤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91-300
    摘要: 一2005年11月19日,在韩国的外国语大学校园里召开了一次'二十一世纪鲁迅研究研讨会'国际学术会议。与会代表,来自韩、中、日、澳、美等国家。其时我在韩国东国大学做访问学者,有幸受到邀请去参...
  • 作者: 顾祖钊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03-317
    摘要: 20世纪新时期以来,许多理论话题都是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成为过眼烟云。本世纪初,热闹非凡的关于文化诗学的讨论,几乎也是如此,近来已很少有人提起。其实,根据我的研究,文化诗学,特别是如何建构中...
  • 作者: 朱志荣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18-327
    摘要: 中国美学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国学者也应为建立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理论体系而努力。回顾过去,我们已经跟在西方人后面学习了100多年,虽然有对话与融合的过程,但主要是学习,今后还...
  • 作者: 范国英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28-333
    摘要: 艾森斯塔特在《反思现代性》中提出了'多元现代性'的观念,否定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流行的现代化经典理论和工业社会趋同观,甚至否定了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的古典社会学分析,但是,他在有关现代性的...
  • 作者: 靳大成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34-338
    摘要: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他们真是看上去充满矛盾的人。一个才气横溢却生命短暂的人,一个早年以革命排满而震惊全国但晚年却'身披华衮、俨然儒宗',成为令同时代人不愿意理解因而视之为落伍的人。刘师培,...
  • 作者: 王洪岳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39-347
    摘要: 一直以来学界把朱光潜的学术追求看做带有古典主义意味的研究,把其美学思想当成古典主义美学理论,即使朱光潜晚年提到他心仪的思想家和美学家是尼采,他们也往往从中读出某种古典的或希腊理性主义的意味。...
  • 作者: 王圣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48-357
    摘要: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重要概念'境界'的同时,也提出了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念——真。对此许多研究者注意到并且已经有了许多研究成果。笔者认为,'真'是贯穿王国维美学思想始终的核心概念,...
  • 作者: 唐明生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58-372
    摘要: 体制,指文体外在的形状、面貌、构架。是文体呈现出来的文本样式。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目录体批评作为一种独立的戏曲批评文本样式,是与序文体批评、评点体批评、曲话体批评等批评样式相区别而言的。它呈...
  • 作者: 黄石明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73-383
    摘要: 何心隐(1517—1579)原名梁汝元,字夫山,号柱乾,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瑶田梁坊人。其从小就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在江西省试获第一名,本可以入仕做官,但是他仰慕王艮...
  • 作者: 梁晓萍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84-393
    摘要: 戏曲品评以戏曲作品的创作、传播、消费与接受为存在基础,是戏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戏曲活动中一种引导性、动力性和建设性的因素,它既影响戏曲创作和戏曲理论的发展,又推动戏曲接受的发展。戏...
  • 作者: 李小贝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94-399
    摘要: 庄子出生于一个动荡喧嚣的时代,但他以睿智的目光审视社会,看穿了世态、洞察了万象,其思想表现出难得的宁静的光辉。他不回避乱世,不麻木自己,而是冷眼静观、淡然处之,以尊重万物的本性为出发点,以加...
  • 作者: 谷鹏飞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00-412
    摘要: 一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与限定在中国文学理论与知识分子关系的研究史上,知识分子'生产'文学理论,通过文学理论为社会'立法',以实现自我身份的认同,是最为悠久的一种模式。这一模...
  • 作者: 张保宁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13-416
    摘要: 纵观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推荐作品和获奖作品,关注当下的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占了多数,这折射出近年的文学创作,在经历了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之后,经过迷惘徘徊和艰难探索,又重新...
  • 作者: 晏杰雄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17-425
    摘要: 罗兰·巴特说,叙事作品是一个大句子,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长篇小说就是一个自由间接引语。如果说,直接引语还只是人物口头的外在对话,那么经由自由间接话语的中介,我们就很自然地进入了长篇小说的内在...
  • 作者: 欧阳友权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29-433
    摘要: 台湾网络写手痞子蔡曾把网络文学比作村野顽童'光着脚的奔跑',虽然姿态不太优雅,却让人感受到其通身的生机与活力。事实正是这样,汉语网络文学出身于业余草根,成长于技术丛林,经历十几年的'奔跑',...
  • 作者: 陈定家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34-443
    摘要: 从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看,文艺每一次大的变革和进步都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关。艺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总是如影随形。几乎每一种新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以某种新技术的问世为基础。印刷术的发明,使士大夫的诗文得...
  • 作者: 何林军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44-449
    摘要: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先有摄影,然后有电影、电视,再有电脑、手机、电子纸等等。可见,'新媒体'概念从来都是相对的,影视、电子广告等都曾经是...
  • 作者: 周才庶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50-457
    摘要: 媒体已然成为当今社会中突出的文化问题,它不仅是一个传播媒介,而且构成了巨大的文化场。很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通过媒体展示出来,这构筑了当今最真实的生活状况,同时也造就了最虚假的景观。在...
  • 作者: 王泽庆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58-465
    摘要: 黑格尔十九世纪初在海德堡的一次美学讲演中提出艺术终结论,在一个多世纪之后,艺术终结论被美国的学者阿瑟·丹托再次论及,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如外国学者米勒曾提出'全球化时代文学还会存在吗'的疑问。...
  • 作者: 沈玲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66-471
    摘要: 一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当代学术批评呈现出不少新的特征。首先,批评的传播媒介更加现代化。现代化的媒介包括专门进行学术批评的门户网站、大型门户网站下设的某个子栏目、个人博客等多种形式。前者如杨玉...
  • 作者: 李金来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72-477
    摘要: 当前,文艺理论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把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历史,简单地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以与各时期相对应的知识系统分别为之命名为神学时代、物理学时代和'生态学'时...
  • 作者: 张劲松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78-484
    摘要: 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自从2010年1月15日开播以来,影响日甚,曾连续12周夺得全国卫视周收视总冠军。据央视索福瑞71城市的收视率统计,收视率曾一度达到4.53%,仅次于央视一套《...
  • 作者: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87-489
    摘要:
  • 作者:
    刊名: 中外文论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90-492
    摘要: 一来稿须知1.《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主要收录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会参会学者所提交的会议论文,也接受学会会员及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国内外学者的平时投稿,学术论文、译文、评述、书评及有价值的研...

中外文论基本信息

刊名 中外文论 主编
曾用名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
主办单位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100000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北京市

中外文论评价信息

中外文论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