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

中国美学研究

《中国美学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07年,是以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编。本刊学术内容极为丰富,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美学与现实生活及人生等各大研究领域,包含中国美学、西方美学、审美意识、审美心理、艺术美学、实践美学、美学译文和书评等板块。本刊既有宏观体系的整体建构,又有对微观个案的具体分析;既... 更多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
ISSN:
CN:
出版周期:
半年刊
邮编:
200241
地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朱忠元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14
    摘要: 与道相通的'自然'的状态几乎成为中国艺术表达期望达到的最高境界,'自然'不仅被看作文学艺术的本体,还被视作文艺的根本之道,是衡量文艺的最高标准,体道的境界和方式决定了自然的境界和方式,对自然...
  • 作者: 赵欣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5-22
    摘要: 《淮南子》的'文''质'论是对中国传统文艺思想中'文'、'质'关系的传承与发展,他以'必有其质,乃为之文'为主张,区分了自然成'文'与刻意做'文'的不同;以'文情理通'为论述要点,实现了文质...
  • 作者: 王振复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3-28
    摘要: 本文以为,人类'知'问题,是美学研究一大重要课题。僧肇《般若无知论》,触及审美直观与般若之智幽微、深邃之关系。两者相通相契。僧肇所言'无知'之'美'即般若智境。无相有相、无知有知及般若中观与...
  • 作者: 潘国好 皮朝纲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9-40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采用'知人论世'式的批评方法,研究渐江大师,把他视为新安画派主将。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渐江身世论述的研究,大家可以发现,研究者所援引的证据,往往相互抵牾;所采取的论证,常常偏于...
  • 作者: 郭勇健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41-51
    摘要: 对王国维境界说的解读,可以借用现象学的眼光,开辟新的诠释途径。境界一词,源于佛教,然其实质乃是现象学的'意向性客体',它具有两个特点:其一,取决于意识与非实在性。其二,将境界概念从诗词领域解...
  • 作者: 杨明刚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52-66
    摘要: 百年中国审美意识发生学研究从'救亡图存'的治平初衷出发,以引进西学为起点;从'论争图立'的历史需求出发,以研习马列为进阶;从'对话图新'的时代风尚出发,以对话国际为手段;从'复兴图强'的民族...
  • 作者: 王怀义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67-75
    摘要: 汉代神话有两个特点:一方面,汉代人对原始神话进行了大规模的'重述',很多原始神话在汉代文献中被保存下来;另一方面,汉代的政治、哲学、宗教等思想观念大量渗透到原始神话中,进而形成对原始神话的'...
  • 作者: 李修建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76-87
    摘要: 清谈是魏晋名士最为热衷的文化活动之一,具有非常浓郁的审美性和娱乐性。魏晋士人率多痴迷此道,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清谈者需要具备很高的清谈能力,时人常以'诣'、'通'、'拔'、'微'等词语来...
  • 作者: 朱媛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88-99
    摘要: 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都城。它气势恢弘、威仪壮丽,又秀美明媚,艳丽动人,将两种极致的风格融为一体,刚柔并济,张弛有度。隋唐长安城在设计中,上依天象,将城池规划与星辰起落,四季运行,周...
  • 作者: 赵强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00-123
    摘要: 晚明士人群体的恋物、玩物行为是一种眩惑于生活之欲的物化审美,暗含着一种生活之欲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逻辑。物化审美风尚推动了生活化的博物学的兴起,并冲击了晚明社会的等级制度、文化格局。晚明士人挑...
  • 作者: 周正浩 赵伶俐 邓佳 陈本友 黄希庭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24-136
    摘要: 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姆霍兹正方形线条实验得出横宽竖窄,也就是横线条看上去显胖,竖线条看上去显瘦的视错觉效应;21世纪初英国心理学彼得-汤普森的旗袍形服饰实验却得出相反结论;而人们在在实际...
  • 作者: 丁峻 崔宁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37-153
    摘要: 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范畴,惆怅美在人类的艺术创作、审美鉴赏和情感历练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审美惆怅在艺术现象学上的体现,可以从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影视等多个领域里得到印证。惆怅美体现...
  • 作者: 李丕显 李英梅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54-180
    摘要: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特征,可以称之日'系统整体思维',它伴生而来的是思维的直观性、感悟性、含浑性之类特征,擅长于从世界的总体联系、有机构成、系统网络中加以整体的把握,猜测到了或者包孕着世界的...
  • 作者: 杜书瀛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81-191
    摘要: 关于服饰美学,李渔也有自己的理论建树,提出了不少相当精彩的观点,其中第一个须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与貌相宜',这是李渔服饰美学的核心思想;其次,在论述了'与貌相宜'的思想后,紧接着就谈用什么样的...
  • 作者: 罗筠筠 许江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192-201
    摘要: '广彩'是清康熙后发展起来的广州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织金彩瓷。本文通过对'广彩'的艺术特色、审美特点、文化内涵、商业价值的探索,以及当代'广彩'发展中的文化转型、未来展望等方面的分析,试图给这...
  • 作者: 陈元胜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02-213
    摘要: 美术原始,'泛指'具有美学涵义的'美术',与美学原本一家。鲁迅《美术略论》演讲稿佚;重读《儗播布美术意见书》,细辨可发现其实就是《美术略论》演讲'纲要'。鲁迅讲述'美术之类别',更关注'文章...
  • 作者: 张玉能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14-221
    摘要: 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美学,从实践转向的角度来看,其逻辑起点是人类社会实践,而人的存在只是美学的出发点。对应着实践结构的物质交换层,意识作用层,价值评...
  • 作者: 黄健云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22-231
    摘要: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为指导建设中国特色当代美学是从中国当代国情和中国当代美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必然抉择。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也必然是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指导思想。马克...
  • 作者: 曹俊峰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32-248
    摘要: 康德美学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学美学,它的发生、发展、演变、成熟都在人类学的范围之内。作为康德美学的终极根源或基础的'审美判断力'也是在人类学范围内提出与构建的。'审美判断力'是人的全部能力综合而...
  • 作者: 杨春时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49-264
    摘要: 现象学的根本问题是存在如何由不在场变成在场。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有两条:一条是缺席现象学,一条是审美现象学。缺席现象学认为本真的存在或他者不在场,因此不直接感知,但由于存在的缺席,必然造...
  • 作者: 陆扬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65-277
    摘要: 丹尼尔·贝尔早在20世纪70年就在描述'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判定它是由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领域组成。贝尔主张文化的形式可以在历史中不断改变,但是精神内涵应能与世长存。并以现代主义为后工业社会...
  • 作者: 陈丹(译) 韦斯特斯岱尔瑞金·戴思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78-285
    摘要: 荷兰人文主义者艾萨克·弗修斯(1618—1689)写作了欧洲第一篇为中国艺术作辩护的文章,这是当代早期唯一一篇推崇亚洲美学胜过西方美学的文章。当代学者着力研究弗修斯在《圣经》批评、史料编纂学...
  • 作者: 张晓慧(译) 蔡宗齐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286-307
    摘要: 王国维(1877—1927)是20世纪中国考古学、文字学、史学和西方美学的大家之一,也是首位把尼采、叔本华和康德的著作介绍到中国的学者,并由此开启了中西比较美学的研究。①虽然王国维是中国尼采...
  • 作者: 古风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308-312
    摘要: 胡经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古典美学丛编》初版于1988年1月,重版于2009年12月。这是一部思想性、学术性和工具性完美结合的好书,也是一个精心构筑的中国古典美学资料宝库。20多年来,该书对于中...
  • 25. 稿约
    作者: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1期
    页码:  313-313
    摘要: 《中国美学研究》是以研究中国古代美学为主,兼及心理美学、西方美学等著译的学术集刊,每年出版2期,分别于每年6月、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欢迎名家和中青年学者赐稿,对于青年...
  • 作者: 陈望衡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12
    摘要: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本文在总结陆九渊生平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陆九渊和朱熹等人的数次论争,将陆九渊心学的关键总结为客观的物与客观的理与...
  • 作者: 孙喜艳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13-21
    摘要: 《周易》日:'天地之大德日生',生命精神是《周易》的基本精神。《周易》的生命精神立足于宇宙生命,从空间的角度看,'生'具有普遍性;从时间的角度看,'生'具有绵延性。同时,《周易》是天人合一之...
  • 作者: 谭玉龙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22-32
    摘要: 想象是人的精神实践活动,是一种让不出场出场并与原来的不出场融合为一的能力,其成果是意象。审美意象则是审美活动中的想象活动的成果,它的创构必须以想象为核心。因为审美意象是主体基于在场物象,并将...
  • 作者: 王海涛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33-43
    摘要: 梁漱溟借助柏格森哲学对儒家生命美学作了独到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美学的现代演进。他阐释儒家美学思想特重其人生维度。'生'的观念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心,也是他自身思想的重心。儒家乐生美学思...
  • 作者: 陶水平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发表期刊: 2014年2期
    页码:  44-58
    摘要: 蒋孔阳先生作为当代中国一位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美学家,在实践论审美哲学、创造论文艺美学、西方美学史研究、中国美学史研究、文艺批评实践、美学新学科(如中西比较美学和人类学美学)研究、美学学术史和美...

中国美学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美学研究 主编 朱志荣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半年刊 语种
chi
ISSN CN
邮编 200241 电子邮箱 zgmxyj@163.com
电话 网址
地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中国美学研究评价信息

中国美学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