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87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063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紫禁城》是故宫博物院主办的文博与历史兼融的知识性、普及性刊物,创刊于1980年。2004年、2006年和2009年《紫禁城》杂志先后三次改版,实现学术问题趣味化、研究成果普及化和传统文化时尚化,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艺术和休闲需求,为社会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艺术的绚丽多彩,现有宫廷与文化、文物与艺术、建筑与营缮、掌故与资讯等板块,弘扬传统文化,追寻雅俗共赏。
主办单位:
故宫博物馆
ISSN:
1003-0328
CN:
11-1203/G2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009
地址:
北京市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
出版文献量(篇)
187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06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雅 森雅秀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96-111
    摘要: 近年来,曼荼罗频繁出现于各种图录或展览中,它们很多来自日本密教寺院,也有少数是不远万里从中国西藏请来。尽管知晓「曼荼罗」这一词汇的人已不在少数,但深解其意的人却并不多。图像说明文字中「诸佛的...
  • 作者: 吴美凤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12-129
    摘要: (接二○二○年第三期)和绅及其家人无朝年进单中的洋漆器用无朝年进单(清参见《紫禁城》二○二○年第一期第一四七-五一页表二)的项目跟表一(即表一:和珅暨母、妻、子等有关家具器玩类的进单,请参见...
  • 作者: 焦东华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30-145
    摘要: 章草是草书的一种,是隶书简化、快写并逐渐规范的产物,主要盛行于东汉时期。两晋书体变革,楷书、行书、今草产生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偶有善于章草的书家以及章草作品产生,但章草在书坛上总体趋于没...
  • 作者: 孔艳菊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46-155
    摘要: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组清乾隆时期的壁瓶,造型美观典雅,瓶内还插有兰花、菊花、茶花、月季、山楂等仿真花卉和果枝。其工艺复杂,涉及漆器、硬木、铜器。宝石等多种材质,因此修复过程也非常繁复——细到每一...
  • 作者: 罗涵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58-160,F0003
    摘要: 此对蜜蜡如意千字文号(一九二四年,清室善后委员会为厘清紫禁城内藏存物品进行了一次系统点查,并按《千字文》对物品进行编号排序)为「金四二三8」,原收藏于永寿宫正殿东间的小木箱中,清室善后委员会...
  • 作者: 崔月姣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2-3
    摘要: 农历五月,仲夏,《礼记•月令》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意思是说,农历五月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月份,阴气和阳气斗争激烈,生物半死半生。君子应当注...
  • 67. 卷首语
    作者: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5-5
    摘要: 四时流转,早已立夏。在升腾的暑气之中,大家都盼望得一丝清凉。对于古人而言,去湖边乘凉兼赏荷花,不失为优选。事实上,早在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等遗址中就出土过碳化的莲子,这提示远古时...
  • 作者: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10-11
    摘要: 此像以瓷土塑造一老人形象,老人头挽发髻,身穿大氅,足登云履,手持经卷(已残),身倚凭几,坐于山石之上。其双目微睁,呈俯视姿态,口略张,似在宣讲,面容苍古清癯,给人以端庄慈祥的感觉。人物姿态自...
  • 作者: 成敏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12-33
    摘要: 古人是爱极了荷的,以至于对荷的每一个部位都细命了名--“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尔雅·释草》)其花更是被赋予了净雅之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 作者: 洛梅笙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34-51
    摘要: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的生日,又称观莲节。到了这一天,江南地区的人们倾城出出,摇船入荷花荡,盛享佳节。夏日观荷本是很常见的行为,为何偏偏是六月的这一天被选定为荷花的生日呢?原来这还与大名鼎鼎...
  • 作者: 关雪玲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52-69
    摘要: 莲在清宫中被广泛使用,与宫廷生活有着不解之缘。它的根、果、花、叶等部位均可入馔,或直接生食解热,或用来熬粥做羹,或制成冰镇甜品、点心,还通过多种方式烹饪各色菜肴。除了食用,诸多清宫医案证实,...
  • 作者: 扬之水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70-83
    摘要: 金银器中莲荷纹样的广泛施用是在唐代,诗歌的百花苑里莲荷早是蔚然成景,造型与纹样的素材自可随手采撷。“碧叶喜翻风”--唐代金银器中的器盖、器足、承盘,便每取风翻荷叶之势,以见风中水中的摇漾之趣...
  • 作者: 陈克伦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84-99
    摘要: 瓷器上的莲花装饰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莲瓣纹为主要形式见于南方青青瓷。进入隋唐五代时期,饰有莲花纹样的瓷器逐渐遍及南、北方各地窑口。至宋代,莲花装饰在瓷器上的表现更加多样化,如定窑、耀州窑...
  • 作者: 刘思桐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100-115
    摘要: 故宫博物院藏有一类荷花题材的像生盆景在清宫陈设中独树一帜。其用料与制作的选择上以尽力模仿天然物象为基本原则,盆钵装饰亦简洁大方,且四面皆可观赏,展现出清雅自然风格的独特魅力。荷花的丰富内涵,...
  • 作者: 邢陆楠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116-131
    摘要: 荷莲以其丰富的画意成为历代花鸟画家所喜爱的表现题材。在文人心中,荷花具有卓荦不凡的气质,是“灼灼芙蓉姿”的美人,也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一幅幅墨荷、墨莲图,是明清时期的画家“聊以写胸中逸...
  • 作者: 曾诚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132-149
    摘要: 故宫博物院里有很多宝贝,各有价值,这些宝贝又各有各的故事,渊源有自。每次在紫禁城参观珍宝馆,总听见人们啧啧感叹这些宝物的珠光宝气、光彩夺目。也惊叹于造物者的聪明智慧与巧夺天工,同时也对每件宝...
  • 作者: 薛永年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150-155
    摘要: 《二进宫》本是京剧《龙凤阁》中的一出,演绎了明穆宗时所发生的宫廷变故,但在书画的鉴藏中,“二进宫”一词却常常另有所指,即本是清宫旧藏的作品,在清末散逸出宫后又重新进入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情况。元...
  • 作者: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6期
    页码:  158-160
    摘要: 一、历史背景:本件文物历史记载缺失。二、故宫博物院文物档案:文物名称: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故宫文物编号:故〇〇一〇〇八一一底账名称:菜玉描金御制詩長方插屏(對)年代:清代尺寸:长三一点...
  • 作者: 黄婵媛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2-3
    摘要: 农历六月又称季夏,是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夏秋之交也是大量瓜果时蔬成熟之时,茭白就是其中之一。茭白,古称为“菰”,是一种水生禾本科植物。李白有诗句:“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赠丹阳横山周处...
  • 80. 卷首语
    作者: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4-4
    摘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
  • 作者: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10-12
    摘要: 顾绣是指明代上海顾氏家族之刺绣。明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年),进士顾名世建露香园(顾氏筑园,穿池得一石,有元代赵孟頫手篆"露香池"三字,因以名园,故后世又称其家刺绣为"露香园绣")于上海(松...
  • 作者: 郁文韬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13-47
    摘要: 东坡作为享誉当世的文人士大夫,在世时诗文书画挥洒无数。然而倏忽千年,流传至今可谓稀如星凤,为历代珍赏;至后世,人们景仰东坡,历代又以东坡诗文、书画、事迹不断进行演绎创作,留下了众多的书画作品...
  • 作者: 周逸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48-73
    摘要: “(苏轼)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苏辙“...
  • 作者: 郭怀宇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74-91
    摘要: 苏轼在绘画史中的作用,不下于他在中国的文学史、书法史方面。作为“士夫画”理论的提出者,他使得中国绘画发展的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作为士大夫画家,苏轼擅长以水墨作枯木竹石,以写心中盘郁。世传...
  • 作者: 段莹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92-109
    摘要: 苏轼书法,名列"苏黄米蔡"之首,是北宋"尚意"书风的代表,对后世影响巨大。苏轼《三马图赞》本是为李公麟《三马图》所作跋赞,绘画、书法本为一卷,原为清宫旧藏,后流散出宫被人撕毁,仅存残卷两段,...
  • 作者: 许丹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110-125
    摘要: 苏轼作为文学家,其散文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诗与其徒黄庭坚并称“苏黄”,为元祐诗坛的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何绍基是晚清...
  • 作者: 聂崇正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126-129
    摘要: 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有一句唱词:“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使我引发出若干联想。联想的内容是什么呢?那就是《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究竟是站在什么地方来观察汴梁的街景的?...
  • 作者: 田少飞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130-145
    摘要: “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于二○一九年九月九日至十月十九日在故宫博物院太和门内东侧崇楼开幕,千年北方巨刹与近六百年紫禁城,在此刻相遇,两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融共生,吸引了众...
  • 作者: 杨占丽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146-149
    摘要: 朱耷与弘仁、石涛、髡残一同被归入到“清初四僧”之中,或称之“四僧画派”,但其实四人画风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其中尤以朱耷的水墨花鸟最为特别,无论是其笔墨的运用还是造型与布局,均独树...
  • 作者: 张军
    刊名: 紫禁城
    发表期刊: 2020年7期
    页码:  150-153
    摘要: 雕漆工艺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日常器具、文具、家具以及匾联边框装饰等方面都有应用。它是将笼罩漆(用优化处理的生漆按一定比例加入熟桐油调配而成的一种涂料)在器物上逐层髹涂累积,晾干后于其上进...

紫禁城基本信息

刊名 紫禁城 主编 刘辉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故宫博物馆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3-0328 CN 11-1203/G2
邮编 100009 电子邮箱 zjc@dpm.org.cn
电话 010-850078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景山前街4号故宫博物院内

紫禁城评价信息

紫禁城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