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99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甘肃民族研究

《甘肃民族研究》是由甘肃省民族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季刊。自1981年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和宗旨,立足甘肃,兼顾西北,面向全国,积极反映民族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在民族研究领域,尤其是对回族史、中国伊斯兰教及甘肃省裕固、东乡、保安三个特有民族方面的研究有鲜明的特色和重要成果。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本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日益扩大,受到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学术界... 更多
主办单位: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
ISSN:
CN: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730030
地址:
甘肃兰州市南滨河东路479号甘肃省民族研
出版文献量(篇)
99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世海 马通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2
    摘要: 编纂辞书,既是对已往学科知识的集大成和总结,又是对未来学科发展的奠基和促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宗教研究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一些民族宗教方面的大型辞书编纂工作也...
  • 作者: 李健 杨勇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6
    摘要: 一、基本情况 九甸峡水利枢纽引洮工程是甘肃省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早在1958年,甘肃省政府就曾开工引洮河水,解决中部干旱地区10个县百万人的饮水灌溉问题,但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
  • 作者: 杨须爱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7-17
    摘要: 少数民族经济是兰州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不仅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方便各族人民的生活,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兰州”的构建。本文拟在对改革...
  • 作者: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8-21
    摘要: 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八项重要举措。散杂居民族村社新农村建设尽管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但往往是一块比较难啃的硬骨头。面对各地新农村建...
  • 作者: 马应超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2-25
    摘要: 地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是我国基层干部队伍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对我国民族政策,特别是民族经济政策的认知程度,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路线、方针的具体执行程度和贯彻力度,也影响着基层...
  • 作者: 马梅英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6-33
    摘要: 城市化作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必然趋势以及催生人类文明的主要动力,它的得失成败与否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以及各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为...
  • 作者: 徐美莉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4-40
    摘要: 因为分裂、交战和逐鹿的形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之间的人员流动事件极多,各政权十分重视利用归附力量。北魏从一个边陲代国发展成为跨越大半个中国的泱泱大国,是利用归附力量的典范。北魏成功地融合了北...
  • 作者: 看召草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41-44
    摘要: 尼泊尔是中国西藏南缘的一个小国,因与中国西藏接壤,同处喜马拉雅山地区,地域的相近性使其具有了文化上的共性。因此,自古两地便有了频繁的来往。自7世纪时,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的赤尊公主为妃,并为其...
  • 作者: 杨富学 赵天英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45-48
    摘要: 钱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的兴衰、国力的强弱和人民生活的贫富,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 作者: 哈斯朝鲁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49-51
    摘要: 清代蒙古族地区比较大的藏传佛教寺庙,均设立各种扎仓(即拉省、学部、学院、学塾、僧院),这些扎仓是蒙古族喇嘛们学习经典的学校、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专业机构。通过这些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把印度、西藏...
  • 作者: 敏敬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52-56
    摘要: 从公元16世纪开始,欧洲逐步摆脱落后和愚昧状态,孕育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场声势浩大、影响深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全方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的变革,既是欧洲内部矛盾和生产力长...
  • 作者: 周耀明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57-65
    摘要: 《天方诗经》,原著为13世纪埃及诗人蒲绥里(Sharaf al—Din Muhammad B.Sa?id Hammad B.Muhsin al—Busiri,1212—1294/1296)创...
  • 作者: 杨东晨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66-71
    摘要: 全国人大周谷城副委员长在1991年5月10日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通常讲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说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女儿。炎黄二帝是我们民族的象征。研究和弘扬炎黄...
  • 作者: 杨玉凤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72-77
    摘要: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与秦岭山脉的过渡地带,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师祖伏羲就诞生在这里,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摆脱了洪荒时代的蒙昧,探索发明...
  • 作者: 周典恩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78-83
    摘要: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海域,与福建省隔海相望。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旧石器时代台湾岛上已有人类居住。这些原住民。是由亚洲大陆或南洋群岛泛舟渡海而来的。他们迁居台湾岛后,因海洋阻隔之故,与外界鲜有...
  • 作者: 范景鹏 马锦丹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84-89
    摘要: 大刀王五(1844-1900年),原名王正谊,字子斌,河北沧州人,回族。早年拜沧州六合门的双刀李凤岗(回族)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尤其善使单刀,因为排行第五,所以江湖人称“大刀王五。艺成后,...
  • 作者: 张文娟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90-92
    摘要: 中国文论是由汉族文论和少数民族文论共同构成的,少数民族文论具有独特的文论思想体系,不能为汉族文论所包容,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少数民族文论与汉族文论多元共存的研究格局中,方能真正...
  • 作者: 白关峰 窦瑞琳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93-98
    摘要: 在乡村社区中,少数民族乡村社区大多处于中国西部地区,处于一种迟发展的状态,而且相对于汉族社区来讲,少数民族社区在宗教,习俗,价值观等方面有不同之处,因此对少数民族乡村社区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少数...
  • 作者: 仓央拉姆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99-104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不仅培养出了一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优秀歌唱家,还有许多活跃在国内舞台、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民族歌手。这众多的民族歌手的频频亮相,不仅反映了民族声乐...
  • 作者: 田娜 薛冰 陈兴鹏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5
    摘要: 一、伊斯兰文化的主要表征及分布 1.伊斯兰文化的起源与内涵 伊斯兰文化是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是由宗教制度的演化而产生的新事物。同时,伊斯兰文化也是一种传播文明、推动文明、亟待完善和调整的...
  • 作者: 李小卫 谢小娜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6-12
    摘要: 一、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民族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过度,大学生态环境剧烈变化,使其具备了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个性化和民主化的特点,同时也...
  • 作者: 张吉庆 郭正清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3-34
    摘要: 好花儿唱红了兰州城,唱出了,大西北开发的激情; 扯开了嗓门放开了声,唱不尽,好花儿发展的前景。 这是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十年前来兰州参加一次花儿大型演唱会时,深情唱给兰州人民的一首花儿,他唱...
  • 作者: 米月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35-39
    摘要: 清真寺是伊斯兰建筑的首要样式,也是伊斯兰教的重要标志。清真寺的装饰艺术是伊斯兰文明的物化象征标志,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其形式、内容、色彩上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伊斯兰文化自传入中国以...
  • 作者: 张利军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40-45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内网络化发展程度加快,网民更是日益剧增,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
  • 作者: 张新民 董福寿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46-51
    摘要: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张掖实际,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成功处理了各种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为社会...
  • 作者: 徐美莉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52-56
    摘要: 作为从东汉以来的名门望族,弘农华阴杨氏受到学者关注,对于杨氏的世系、家族史的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使我们可以了解关中杨氏的世系传承,以及他们的家族史概况。只是,就杨播一系而言还有数事可考,一是...
  • 作者: 王艳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57-64
    摘要: 一、引言 杜维明把起源于中国的儒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作为意识形态被政治化的儒学,成为权力者的统治工具;作为一门学问的儒学,涉及复杂的阐释技巧和对儒学经典的注释、训诂;作为为人处世和基本意义...
  • 作者: 看召草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65-68
    摘要: 茶马古道在历史上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唐宋时期,它是政府军需马匹的重要来源通道;在民间交往中,它是农牧区、边境内地之间的商贸走廊;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它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分化与重组的大舞...
  • 作者: 彭博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69-73
    摘要: 汉族最先称作汉人,至晚近代,始以“族”相称。汉人称谓,因汉朝而得。秦朝时废封建为郡县,在今陕西汉中设汉中郡。刘邦与项羽灭秦后,刘邦到汉中任汉王。后刘邦打败项羽,定国名为汉。东、西汉时代,领土...
  • 作者: 吕玲玲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74-80
    摘要: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是卫藏的两大活佛转世系统。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由来已久。1578年俺答汗赠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从此,索南嘉措这一转世系统开始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号,索...

甘肃民族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甘肃民族研究 主编 张世海
曾用名
主办单位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ISSN CN
邮编 730030 电子邮箱
电话 0931-88281 网址
地址 甘肃兰州市南滨河东路479号甘肃省民族研

甘肃民族研究评价信息

甘肃民族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