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史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北京文史

《北京文史》杂志,每半年一期。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文史馆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同时为馆员的文史研究开辟一个发表个人著作的窗口。目前已联系了社会上一批知名作者队伍,办出了特色,深受各界人士的好评。
主办单位: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ISSN:
CN: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050
地址:
北京市宣武区万明路11号东方饭店1709
出版文献量(篇)
52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蒋兆和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3
    摘要: 《后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在深切缅怀蒋兆和、萧琼两位先生之际.现将仅存于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后流民图》影印件上蒋兆和先生亲笔手书的自序发表,以示对蒋兆和、萧琼两位先生一生热爱祖国...
  • 作者: 潘怡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7
    摘要: 刘一峰(1884—1974)原籍浙江省鄞县,他祖上是宁波人,世代行医,人称“岐黄世家”。其祖父刘永泉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受聘于京师久负盛名的育宁堂药铺董事,不久便被举荐到清室太...
  • 作者: 阎严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8-11
    摘要: 庄士敦(1874—1938),英国苏格兰人。牛津大学毕业后来中国,一住就是34年,不只通晓中文,对儒释道、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也有研究。编写的有关我国历史、文学、哲学著作不少。来华后先后任过英...
  • 作者: 章长炳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2-14
    摘要: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家,而且是跨越时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民主革命理论家。孙中山的思想理论是随着时代潮流的发展、中国国情的演变及其曲折的革命实践不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 作者: 孙志平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5-16
    摘要: 毛主席为《人民邮电》亲笔题名的日期,我记得清清楚楚,就是公元1948年12月31日上午,至今已经52年了。
  • 作者: 吴空 周苏琴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7-20
    摘要: 紫光阁位于中南海西岸迤北,金鳌玉蝀桥以南。以我国国家领导人经常在此会见外宾而名闻中外。作为一处有近五百年历史的古迹,研究它的建筑沿革变化,是件颇有意义的工作。
  • 作者: 启骧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1-22
    摘要: 很多朋友经常问一些清朝皇族的问题,现就我所知道的一些事情提供给大家,如有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指正。
  • 作者: 赵书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3-25
    摘要: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古老民族,也是在北京历史悠久、有谱系可查的世居民族之一。满族人在先秦时期称肃慎、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辽、宋、元、明时称女真。无论是叫肃慎也好,叫女真也好...
  • 作者: 姚保瑄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6-27
    摘要: 时间过得真快,特别是年岁大的人,越感到光阴易逝。前几天凑巧遇上马连良先生之子马崇仁,谈到今年是马连良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又让我回忆起有关马连良先生的事情。
  • 作者: 王克昌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8
    摘要: 2000年8月份大栅栏广德楼重新兴建,许多艺术家参加开工仪式,这是市政府恢复京城传统文化场所又一举措,令人振奋!广德楼兴建于清代嘉庆初年,是北京最古老的戏园之一,戏台坐东朝西,四方形。近代名...
  • 作者: 吴文彬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9-33
    摘要: 《北京文史》总第12期(1999年1期)上发表了台湾著名画家吴文彬先生的《岔曲采撷》,受到各界好评。现将隐喻锦类57首续完,以飨读者。
  • 12. 闲章
    作者: 钮隽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4-37
    摘要: 我们在生活中常见到印章及其钤痕。它们所起的作用是表示信用,使人信任,所谓“昭信”也。
  • 作者: 赵世咸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8
    摘要: 我学习传统工笔画,是从幼年喜看冬季窗上冻结的冰花,春季观赏千姿百态的花草开始的。那时候.我见到破墙皮也有风景画的感觉,就用铅笔描下来,作为练习。所以在学龄前已能画点儿小画。
  • 作者: 瀛生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9-43
    摘要: 现在人们身居北京,随时随处不难品尝到全国各地风味菜肴,川味儿、湘味儿、淮扬味儿、鲁味儿、此外还有粤味儿、闽味儿、晋味儿、豫味儿、鄂味儿……等等,可谓众味齐至,无味不有。有心人也不是没想过:北...
  • 作者: 李大鹏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4
    摘要: 京剧取名颇具文采,音节铿锵,色彩绚丽,斐然可观,撷其典雅和谐者百出,组缀成联,聊博同好一粲。
  • 作者: 张文起 张沛纶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5-47
    摘要: 京剧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与之紧密相关的戏台楹联又源远流长,其中妙联趣对数不胜数。从内容讲,或就戏说戏,或借古喻今、饱含哲理、警言醒世、蕴意深邃,起到了移风易俗、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形式上,其中...
  • 作者: 张沛纶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8-49
    摘要: 春节张贴对联,千百年来已成为我国民族的传统习俗。据《淮南子》载:古时每逢元旦,人们就将长七、八寸,宽寸许的桃木板钉在门首,称为“桃符”,作为“除旧迎新”、“驱邪祈福”的象征。在我国一般都认为...
  • 作者: 董宝光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0-52
    摘要: 对联系中国固有的文学形式,不仅对仗工整,言简意赅,且平仄和谐,音韵铿锵。它既有实用性,有文学性。老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对联,更是胡同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门对联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居民的思想情操、...
  • 作者: 王铭珍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3-54
    摘要: 北京紫禁城西华门外的北长街路西,有一座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的古刹.山门上有白色大理石匾额“敕建昭显庙”,供奉雷神,俗称雷神庙。“敕建”就是奉皇帝之命.由皇家出资修建的意思。山门座北朝...
  • 作者: 贺德起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5
    摘要: 野山峡位于延庆县城北海坨山前丁家堡村。西临松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东靠龙庆峡旅游区,风景壮美、饶有野趣。有京张公路相通。
  • 作者: 陈雷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6
    摘要: 琉璃工艺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琉璃制品以陶为胎,施以琉璃釉(主要成分是氧化铝)后,人窑烧制而成。北京的古建筑中琉璃制件随处可见,北京故宫的黄色琉璃大屋顶金光灿烂.恭王府的绿色琉璃瓦青翠欲滴...
  • 作者: 侯仁之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6
    摘要: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早在1955年就曾发表了以《北京都市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为题的论文,其间亦论及了古代北京运河的开凿及其衰落。现由他的学生朱祖希同志...
  • 作者: 傅崇兰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7-9
    摘要: 郭守敬奉诏疏凿通州至大都的运粮河。开始于至元二十九年(1293年)春,告成于至元三十年(1294年)秋,皇帝赐名曰:“通惠河”。通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编篱为城”的。篱城距乐岁、广储等仓甚...
  • 作者: 王永谦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0-13
    摘要: 元、明、清三朝建都北京,通州是左辅京师的东大门,是京畿仓储所在,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通州由潞河可达天津而人海,南循卫河(也称御河)可控江淮,陆路扼东北诸关塞,是水陆要冲、舟车辐辏的交通枢纽。...
  • 作者: 劳允兴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4-17
    摘要: 我国河流众多,水系庞大,皆东西流向,而水系之间又有分水岭相隔。但古代各天然河道冲积平原之间,有许多相互交错的港汉湖泊,可以南北开凿运河,沟通各水系及天然河道之间的联系,如在今河北、山东、江苏...
  • 作者: 王文续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8-20
    摘要: 我国古运河的开凿,最早记录于《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从邗城(今江苏省扬州西北五里)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末口(今淮安北五里)开挖“邗沟”,沟通江淮,后人称这条水道是我国最早的...
  • 作者: 于德源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1-24
    摘要: 北京通惠河自明代嘉靖七年(1528)吴仲修复以后,历明清两代始终通畅不废。公元1644年清军攻占北京,随即议立北京为京师以后,通惠河仍承担运输漕粮入京的任务。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
  • 作者: 朱仲玉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5-27
    摘要: 杨静亭名士安,字静亭,通州人,大约生活于清朝嘉道年间,曾供职于陕西榆林官署。因水土不服东归。由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长期潦倒京华,终日徜徉于都城大街小巷之间,所以他熟知北京市井风物、人情世...
  • 作者: 章长炳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8-29
    摘要: 清末,由于以慈禧为首的清朝腐朽顽固的统治阶级对外卖国投降,丧权失地,对内残酷镇压,敲骨吸髓,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清朝政府犹如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上,随时...
  • 作者: 瀛生
    刊名: 北京文史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0-33
    摘要: 通州是运河的北端,谈运河,必须谈通州;谈通州,也得谈运河。因此,谈满族与运河,也就是谈满族与通州。运河的北端点是通州,但此河还有一段延伸河体,最顶点应说是朝阳门外。这一段延伸河虽比主河较狭较...

北京文史基本信息

刊名 北京文史 主编 刘燕萌
曾用名
主办单位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ISSN CN
邮编 100050 电子邮箱 beijingwsh@126.com
电话 010-660623 网址
地址 北京市宣武区万明路11号东方饭店1709

北京文史评价信息

北京文史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