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3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主办单位: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ISSN:
1008-7613
CN:
41-1258/G4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453003
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出版文献量(篇)
23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叶厚隽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45-47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到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既要反对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的...
  • 作者: 张云霞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48-50
    摘要: 关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探索.从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思想,经过邓小平的初级阶段理论和江泽民的全面建设小...
  • 作者: 姚纪纲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51-54
    摘要: 人际关系是社会交往关系中最基本的层面,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人际日常交往关系总体上朝着良性方...
  • 作者: 李涤非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55-58
    摘要: 方法论构成了规范自然主义中最重要的一环.该理论认为,方法论规则应被看作是假言命令式,方法论规则与它要实现的认知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历史的考察,以此为基础我们就能对方法论做出取舍.因此,方法...
  • 作者: 郑宝霞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59-61
    摘要: 人们在创新认识上存在着三个误区,即把创新仅界定在当代,而不是社会的永恒话题;把创新和传统绝对地对立起来,而不是对传统进行扬弃;把创新障碍仅归结为个人原因,忽略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创新的制约作用....
  • 作者: 施坚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62-64
    摘要: 科学发展的主体是人,人的思想解放程度和思维方式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的内在因素.独尊儒术和文艺复兴在东西方人类思想解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截然不同的作用,对东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巨大影响...
  • 作者: 裘肖平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65-67
    摘要: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这三重关系的协调性去建构新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伟大而深刻的转折.从伦理的角度来看这三重关系就是需要我们爱自然、爱社会和爱人...
  • 作者: 张伟锋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68-70
    摘要: 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为工具,对西安市30名听觉障碍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测定,探讨了影响听觉障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并得出了以下结论:(1)听障男童在内外倾和掩饰性上显著高于正常男童;听障...
  • 作者: 陈旸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71-73
    摘要: 道德认同就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体系中诸多规范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道德认同的内涵主要有认同道德规范,认同道德原则,认同道德观念,认同道德行为等。其伦理意义为深化道德认知,加速道德内化,完善道德人...
  • 作者: 范明燕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74-76
    摘要: 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文化为“天人合一”观念的滋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民众相信,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并通过各种活动来达到“绝地天通”,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目的。四季和生命是合而为一的,而四季就是天地精...
  • 作者: 李德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77-79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的微妙变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以性心理和“网恋”心理为基础的“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条件...
  • 作者: 张春峰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80-82
    摘要: 通过探讨心理学的德育资源和德育功能,找到了二者结合的切入点.心理学的德育资源决定了其具有独特和潜在的导向、奠基、指导及提升等德育功能,心理学的德育功能需要借助多种途径和方式才能实现.
  • 作者: 杨曦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83-85
    摘要: 诚信是一切道德规范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们交往的基本行为准则.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弄虚作假和信用缺失两个方面.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社会、家庭、网络和高校...
  • 作者: 解志熙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86-93
    摘要: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的小说呈现出“分析性”叙事与“浪漫性”叙事并存互补的趋向。以鹿桥、徐讦和无名氏以及黄谷柳的小说为典型文本,对后一种趋向的不同表现——“情调”风格或“传奇”形态进行了具体...
  • 作者: 徐肖楠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94-97
    摘要: 文学叙事要使平庸的现实产生想象性和奇妙感,文学叙事中的现实与实际现实的不同,正是文学用想象来区别平庸现实与奇妙现实的地方.在市场化年代,我们用对个人生活的欲望想象来构筑文学平庸,用想象来表现...
  • 作者: 吴晓佳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98-102
    摘要: 新时期以来,萧红的《生死场》成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通过分析代表经典女性主义立场的《浮出历史地表》及站在反民族主义立场的《跨语际实践》同对《生死场》的解读来再解读《生死场》,揭示作品所蕴...
  • 作者: 赵江予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03-106
    摘要: 在男性中心的社会里,作为本体性、自主性存在的女性一直是缺席的,或者说女性始终是作为在场的他者而存在的,同时女性的历史也是男性的创造史、书写史.作为他者的女性形象是由男性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欲求构...
  • 作者: 徐有富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07-109
    摘要: 柘枝舞来源于唐代西域石国,即今新疆塔什干地区.以唐诗为依据,说明柘枝舞在唐代的宫廷、官府以及上层社会的家庭普遍受到欢迎,并论述了柘枝舞演员的服饰与演出情况.
  • 作者: 樊宇敏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10-113
    摘要: 《楚辞》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源头之一,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上都对后世各体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是散文发展中一个较为辉煌的时期,唐代的文论家们也同样无法回避《楚辞》的影响.或褒扬,或贬抑...
  • 作者: 王彦永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14-116
    摘要: 小品文的兴盛代表了晚明散文的时代特点,它摆脱了过去散文庄重古板、宗圣载道的传统,注重描写日常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品文往往从平常细琐之处下笔,"平"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平”并非平淡无味...
  • 作者: 连国义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17-119
    摘要: 李处权宣和中与朱敦儒俱以诗名,建炎末南渡,辗转于江西、福建、江苏、浙江等地,与当时许多诗人皆有交游及诗歌酬唱,今存有《崧庵集》六卷.对其籍贯、生平加以简要考述,并对其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加以初...
  • 作者: 尚洁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20-123
    摘要: 川端康成曾以《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作品成为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人们普遍对川端康成早、中期的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对其晚期作品争议颇多.以《千只鹤》为主...
  • 作者: 王玉珍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24-125
    摘要: 通过对茨威格作品的心理描绘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阐述了茨威格文学创作与心理学的渊源,提出了茨威格借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来深刻挖掘人物的心灵世界这一观点.
  • 作者: 张利敏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26-128
    摘要: 爱德嘉·爱伦·坡出众的文才和世人的鄙夷造成了他近似病态的心理,使得他的诗诡异冷艳.坡的诗中大量描写坟墓、鬼神和死亡,基调忧郁、凄美和感伤,令人刻骨铭心,呈现一种荒诞的美.
  • 作者: 许勤超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29-134
    摘要: 在20世纪末的批评话语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代表人物特里·伊格尔顿的身体政治批评话语犀利而独具一格.首先通过对身体的阐释,进而从政治的身体,身体的批评,身体、政治与性,身体伦理建构等方面...
  • 作者: 张小利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35-138
    摘要: 《弗洛伊德主义》一书中,巴赫金在哲学、心理学流派中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定位、概述,并对其进行了批判.该书对于文艺学的价值主要在于,巴赫金发现了语言在精神分析学中的核心地位,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
  • 作者: 马建华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39-141
    摘要: 在我国古代诗论中,“以形象喻诗风”是一大特点,从我国的构字特征、“象”式思维的传统和重感悟的儒释道文化特点这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 作者: 李雅林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42-144
    摘要: 朗诵历来为大众,尤其是为高校大学生所喜爱,但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搞不清楚朗诵艺术的关键所在,所以,朗诵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从理解、感受与再现三个角度谈一下朗诵艺术中关键的三...
  • 作者: 王广瑞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45-147
    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最为重要的经典之一,历来注解阐发者众多,又因时代和文体的特殊性,歧解也颇多。《论语·里仁》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
  • 作者: 刘明
    发表期刊: 2006年3期
    页码:  148-151
    摘要: 高校哲学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践行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没有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不仅能从宏观上揭示自然、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基本信息

刊名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主编 郭爱先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主管单位 河南省教育厅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ISSN 1008-7613 CN 41-1258/G4
邮编 453003 电子邮箱
电话 0373-36830 网址
地址 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评价信息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