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年鉴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事件,客观记录中国哲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乔清举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52-254
    摘要: “中国哲学”的概念与近代意义的中国哲学研究,首先出现于欧洲的法国、德国,其次出现于亚洲的日本、中国。“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则首先形成于日本。“中国哲学”概念在东亚的出现,语境与欧洲迥然不同...
  • 作者: 周炽成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54-255
    摘要: 以前学界运用以西释中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已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不过,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为了让她在世界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中评西”更值得我们关注。
  • 作者: 韩水法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56-257
    摘要: 与启蒙精神的对话,至今仍是思想界不能回避的挑战之一。特别对于中国学者来说,站在古与今、中与西的双重难题之间,既要探索启蒙本身历久弥新的价值,又要尝试回答这种价值对于当代中国思想与实践的意义何...
  • 作者: 丁耘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58-259
    摘要: 在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史的讨论语境中,“中国式启蒙”与“五四新文化运动”联系紧密,以至于被当作同义语使用。这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新文化运动”的某个面相,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五四运动与启蒙观...
  • 作者: 马德普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59-261
    摘要: 启蒙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命运问题,是一个重要而又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个问题又可以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问题:从应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蒙在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从实然的角度来讲,就是启...
  • 作者: 王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61-262
    摘要: 启蒙运动处于现代世纪的开端。启蒙精神及其所开辟的现代性,在其后的几百年间,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当代人继承着启蒙的丰富遗产,也置身于启蒙问题的阴影之中。启蒙背后的议题及其问题架构,因其特有的...
  • 作者: 先刚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63-265
    摘要: 在柏拉图哲学中,关于知识、智慧和名称的讨论,一直是国内外柏拉图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学界在柏拉图研究领域已经获得了长足的积累,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古典学在国内学界的兴起,...
  • 作者: 詹文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65-266
    摘要: 柏拉图主要在三个文本中讨论“知识”和“信念”的关系,这就是《美诺》、《泰阿泰德》和《理想国》。《美诺》和《泰阿泰德》的讨论比较接近,《理想国》中的讨论似乎与前两个文本形成明显的冲突。《美诺》...
  • 作者: 宋继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67-268
    摘要: 《克拉底鲁篇》可谓柏拉图著作中唯一与现代语言哲学直接相关的对话。它专注于考察“名称的正确性”问题。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一套“制名术”作为名称的正确性的根源:命名必定有某种人为设定的因素...
  • 作者: 张庆熊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69-271
    摘要: 如果说肇始自一个世纪以前的那场声势浩大的“现象学运动”已经风光不再的话,那么这与其说是一个时代或原理之终结的标志,不如说是作为一种“方法”或让·瓦尔所说的“现象学风格”的哲学遗产的确立。作为...
  • 作者: 马迎辉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1-272
    摘要: 与传统哲学对直观的感性理解不同,胡塞尔提出的范畴直观表明,范畴的客观形式能够通过客体化行为的综合功能构造自身,从而成为可直观把握的认识对象。但在阿多诺看来,范畴直观只是观念论的一种伪造,其根...
  • 作者: 江海全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3-274
    摘要: 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认为,真理有许多种。比如,“天空越来越黑,天要下雨了”和“在同一个圆中,所有半径都相等”是两个不同的真理,它们的区别在于:第一个是偶然真理,因为天空可以是蓝色的;它同...
  • 作者: 刘剑涛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4-275
    摘要: 舒茨的现象学始于对社会世界的探索,在现象学运动中以社会现象学为其标识。在舒茨那里,社会世界具有首要的理论关联性,分析和研究它对社会科学具有根本的理论意义。社会世界即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处的常识世...
  • 作者: 汪民安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6-278
    摘要: “微时代”一词主要是指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以高度碎片化为特征的新型语境,它的具名来自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积极把握与敏锐反应。近年来,在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下,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
  • 作者: 陈旭光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8-279
    摘要: “微时代”来临与媒介变革息息相关,它是以网络媒介的日常化为特征的全媒介时代的产物。微时代的命名是一种约定俗成,也是一种众望所归。与微时代相关的命名,最早可能与微软、微博、微电影等的深人人心相...
  • 作者: 周宪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79-281
    摘要: 我们今天正在遭遇一个微时代,微时代催生了微文化,微文化促发了微民主。我们知道,社会政治的变化有时是由一些看似简单的技术变革所引发的。有研究指出,如果电报早一些发明出来,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
  • 作者: 韩琛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1-282
    摘要: 20世纪以“世界大战”、“大革命”开始,而终结于革命失落、大国崩溃。至今各种大鸣大放虽然不绝于耳,但仍有无数细语微言藉现代媒介网络四处流散,终而蔚为风潮,成就了一个“微文化”流行的“微时代”...
  • 作者: 周志强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2-284
    摘要: 微博、微信的出现,令互联网的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纯就数字而言,近一半的中国人都在积极地进行着微话语的生产。事实上,微话语正是以其集群化的形态造就了微客政治意淫的幻觉。
  • 作者: 张颐武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4-285
    摘要: 当今中国的日常生活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正是以微博和微信为主体的两“微”存在为标志的,它们构成了我们“微生活”的底色。可以说,“小时代,微生活”构成当今时代的某种标记。
  • 作者: 郁振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6-287
    摘要: 行动哲学力图为人类作为理性动物所特有的行为提供一个说明。尽管相关的讨论至少可追溯到苏格拉底,但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它直到20世纪中叶才诞生。由于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或主题,例如意图、意向性、自...
  • 作者: 徐竹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8-289
    摘要: 知道一项行动从来不只是知道行动所寓于其中的物理事件,而且意味着知道行动的意义或意向性内涵。对于他人的行动,我们需要通过观察而知道其意义;对于自己的行动,我们则直接地、不由观察而得知其意义,因...
  • 作者: 王华平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89-291
    摘要: 行动者做他所做的理由是什么?这样的理由是行动者实际上据以作出某个行动的理由,即驱动性理由,以下简称行动的理由。自戴维森以来流行的看法是,行动的理由是作为行动者的心理状态的欲念和信念。这个观点...
  • 作者: 文贤庆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91-293
    摘要: 当我们把规范性关联于行动者时,我们就是在探讨有关行动的实践理由问题。一般来说,有关行动理由规范性的说明一方面要对行动的动机给予说明,另一方面要对行动理由的普遍客观性给予辩护。如果行动理由在根...
  • 作者: 张曦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93-294
    摘要: 以“应该”的语言来表达具有规范性的实践规则,并以此去引导行动,这是现代实践哲学的一个基础性思想。通常认为,在两个关键的指标上,道德意义上的“应该”不同于其他意义上的“应该”概念。这两个指标,...
  • 作者: 甘绍平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95-297
    摘要: 风险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源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对未来的不确定、未知的后果和影响。这种风险本质上是人为的风险,其对未来影响的严重性超出了以往思想家们最大的想象空间并挑战着...
  • 作者: 冯庆旭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97-299
    摘要: 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或多或少地伴随着风险。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风险社会风险的实质是人本身的风险,因为人是风险的制造者。但同时,由于风险的前因后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从而使责任的承担者很难...
  • 作者: 孙道进 郁乐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299-300
    摘要: 人们可以用不同概念来描述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风险社会即是其中之一。事实上,更深刻的描述现代社会的存在基础并揭示风险之来源概念的应该是技术社会。奠基于科学技术并被资本与市场所驱动的现代化进程,...
  • 作者: 陈昊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301-303
    摘要: “趣味”概念是近代美学的一个主导性概念,由其所引发的美学问题对近代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作为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启者,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曾对与“趣味”相关的美学问题进行了系统分...
  • 作者: 杨震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303-305
    摘要: 从古希腊起,哲学家们似乎就把“趣味”、“审美”的专属权赋予了视觉和听觉,把它排斥于味觉的范围之外。其因由首先在于,视昕两个感官是主要的认识器官,与心灵相关,因此在五官中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其...
  • 作者: 张春燕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5年1期
    页码:  305-306
    摘要: 在休谟那里,所有情感都属于次生印象或反省印象,亦即情感不是外在感官或肉体受外物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反应,而是源于心灵的反省或思想,虽然生理反应也许是任何情感的基础。

中国哲学年鉴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主编 张志强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zhexuenianjian@126.com
电话 010-851955 网址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年鉴评价信息

中国哲学年鉴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