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曾用名: 现代语文:初中版;现代语文:初中读写;现代语文:初中读写与考试

《现代语文》杂志为教育部所属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会刊,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曲阜师范大学主办,2006年,《现代语文》全面关注语言、文学及语文教学的最新发展,突出时代性、实用性和学术性特色,体现大语文观念,服务于母语教学及社会语言运用。
主办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ISSN:
1008-8024
CN:
37-1333/G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273165
地址: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出版文献量(篇)
126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聂国心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13-115
    摘要: 本文的立足点在于《随想录》的价值和意义。前半部分从作品的内容切入,分别阐释了作品中所批判的封建残权思想和充满的人道主义精神,传递了作家自我忏悔的意识。后一部分点到了作品形式本身的特点一一纯朴...
  • 作者: 余群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16-117
    摘要: 查清华先生的著作《明代唐诗接受史》对明代唐诗学做了深入和全面的论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纵线贯穿,分门别类;理论深刻,分析透彻;材料翔实,论述全面。该著作具有相当可观的学术价值。
  • 作者: 李建伟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18-119
    摘要: 客观现实世界是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最表层的一个外在世界,也是人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最容易把握到的一个层次,但如果要对作品做出完整系统的理解和阐释,就必须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认识把握丈学作品所蕴含的三...
  • 作者: 荀珍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0-121
    摘要: 诺贝尔文学奖“犹太情结”的出现体现了世界主流文学对犹太文学的独特价值的肯定。犹太文学中宗教因素的参与为犹太文学具有独立自足的品格提供了文化保障,又使得犹太文学在与世界文学的对话中得以固守犹太...
  • 作者: 朱彦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1-122
    摘要: 格式塔心理学中提出的心物场、同型论、图-底关系、从张力到平衡的理论运用到文学欣赏的过程中更有利于我们理解作品。
  • 作者: 郭小芳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3-124
    摘要: 本文翻译自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文学》论文集的第二集。在这篇名为《孔子与汉学》的文章中,阿氏对孔子研究的中外历史与现状做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提出在孔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的汉学研究及孔子研究...
  • 作者: 周建新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4-125
    摘要: 余光中和江枫对艾米莉·狄金森一首诗歌的翻译风格各不相同,一则古雅而诗意盎然,另一则贴切到位,但均体现出名译风范,都是成功的译例。
  • 作者: 徐翠萍 阎文英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6-127
    摘要: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认为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行文化交流,而这一目的地实现则必须借助特定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我们必须把归化和异化有效地...
  • 作者: 刘超鹏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7
    摘要: 重读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又有新的感触,这篇素雅恬静、韵味深长的教文之于我,就像那朵海棠花之于川端康成。文章向我们诉说了一种哀伤的美,而存这片哀伤之美的背后,也隐隐透出了沉沦在日常生活中人的...
  • 作者: 陈龙艳
    发表期刊: 2008年1期
    页码:  128
    摘要: 梅,岁暮冰雪而不枯,众芳摇落而独放,清香幽雅,风韵超脱,其幽贞之姿,凌寒之质,一向是我国诗人、画家所乐于歌咏、描绘的题材,在我国古代诗词当中,写梅花的作品不计其数。早在魏晋时代,梅花就被写入...
  • 作者: 陆尧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4-6
    摘要: 金庸有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千百年来,“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诫,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侠义精神始终感动着我们。任侠精神进入诗歌,当属汉魏之际。在继承前代任侠风格的...
  • 作者: 张芸 赵冬慧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7-8
    摘要: 魏晋六朝,涌现出了众多的游侠诗,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游侠形象。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游侠诗的出现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作者: 陈烨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8-9
    摘要: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长期影响着中国人的观念和行为,当然包括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中的时空观、人生观和死亡观对当时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很大影响,与此同时,东晋玄言诗派、晋宋山水诗派和梁陈宫体...
  • 作者: 束莉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0-11
    摘要: 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的写作时间可定于甘露五年,通过情境分析,认为阮籍写作此文并没有“被迫”的迹象;通过对该文文本与同类文章的比较,认为该文结构和用典也符合劝进文书的通常模式,没有体现出“似...
  • 作者: 赵平平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2-13
    摘要: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千古传颂的名篇,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更是脍炙人口,被人们所推崇。“见”字画龙点睛之笔,传神地刻画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然而关于“见”字的读音,似乎历...
  • 作者: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3
    摘要:
  • 作者: 巩固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4-15
    摘要: 按照现象学的观点,一个文本就是包容多层空间的统一体。透视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其酣美和谐的物理空间、浑然一体的意义空间、空灵静谧的审美空间、宁静淡泊的心理空间、黑暗污浊的社会空间共同展...
  • 作者: 王继甫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6-17
    摘要: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变衰的转折点。杜甫用他的诗歌既记录下了乱前唐王朝对外族政权的侵略,也记录下了乱后各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对唐王朝的侵扰——这些构成了杜甫“诗史”的核心点。
  • 作者: 张强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7-18
    摘要: 淮海词以哀伤幽戚、缠绵感伤为风,《八六子》一词,作者那种从心底发出的真挚深沉的情愫幽约而深婉,读来如愁袭己心,忧伤牵肠。
  • 作者: 兰芳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19-20
    摘要: 本文从词文化的角度论述了柳永词的新变化。内容上的开拓,引起抒情主人公、写作角度的变化;形式上盛用长调慢词;结构上的线型结构,表现为时空关系上的一次性转换或无转换。他用俗文学的力量使个人的创造...
  • 作者: 王丽娜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21-22
    摘要: 关汉卿的《窦娥冤》塑造了善良刚强的窦娥这一人物形象。对于窦娥身上的贞节观念,评价者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作者思想局限性所在。笔者不以为然,从故事的源流、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作者自身的思想三方面来...
  • 作者: 徐雪辉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23-25
    摘要: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任何的雷同与因袭都是艺术创作的大忌。但是,在元代主要艺术形式——杂剧中,我们却看到了太多的雷同和因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作者: 王海英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25-26
    摘要: 笔者认为,《拍案惊奇》涉及故事八十回,内容方方面面,错综复杂,因而对作者的创作思想进行探讨,有利于读者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理解;笔者认为,该书开始肯定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价值,试图通过小说来讽...
  • 作者: 张利民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27-28
    摘要: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小说,几经后人修改,有多个版本。“演义”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周党传》,罗贯中创作三国题材的小说时,便借用了“演义”这个词。本文就《三国演义》所演何“...
  • 作者: 沈宁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29-31
    摘要: 汤显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戏曲作家之一,“主情说”的代表人物。本文试从“情”,的内涵、“情”产生的原因、“情”的局限性和“晴”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述汤显祖的,情”。
  • 作者: 常海云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32-33
    摘要: 师陀的第一部散文集是《黄花苔》,作者用他的才情表现了他的家乡的人民的苦难生活。
  • 作者: 张景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34-35
    摘要: 朱自清先生的许多散文脍炙人口,广为传唱,但最能体现他作为丈夫对妻子的柔情眷意的散文——《给亡妇》却鲜为人知。虽然文章所写皆是生活琐碎之事,但所抒情感真挚动人,感天撼地,不失为一篇优美的散文。
  • 作者: 吴斌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35-36
    摘要: 《雷雨》中,曹禺在发泄愤懑、表达悲悯、展示恐惧的同时,也深情地赞颂着美好的人性。本文试图从周朴园的形象特征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 作者: 李艳芳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37
    摘要: 在悲剧《雷雨》中,作者却描写了十分丰富的“笑”,本文认为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本文意在通过对《雷雨》中不同人物的“笑”进行归类、比较,进而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的性格塑造,为我们解读...
  • 作者: 王雷
    发表期刊: 2008年2期
    页码:  38-39
    摘要: 宗教试图解决人生的痛苦以求解脱,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动力之一。作家白先勇并不信仰宗教,但他不排斥宗教,他选择了宗教情感的超越性,即俯视众生的悲悯情怀。文章以悲悯情怀为视角与切入,点,一方面从白...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主编 单承彬
曾用名 现代语文:初中版;现代语文:初中读写;现代语文:初中读写与考试
主办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ISSN 1008-8024 CN 37-1333/G4
邮编 273165 电子邮箱 xdyws@126.com
电话 0537-44582 网址
地址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1号行政办公楼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评价信息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