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9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06

中华遗产

Chinese Heritage

《中华遗产》(月刊)杂志于2004年创刊,最初由中华书局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协办,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行业类杂志。
主办单位: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ISSN:
1672-8971
CN:
11-5247/G2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100101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出版文献量(篇)
39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06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黄秀芳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6-6
    摘要: 战国时齐国人编撰的《考工记》,是论述先秦官方造物的集大成者,其中有一句名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 作者: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7-7
    摘要: 节气 立冬 蛰虫伏藏,草木凋零 古时天子出郊迎冬 而今百姓进补养生 积蓄能量,抵御寒气
  • 3. 声音
    作者: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8-9
    摘要: 公众所惋惜的残缺美,是源于欧洲的当代审美。——近期,保存了唐宋彩绘泥塑的山西晋城青莲寺,因涉嫌“破坏性修复”引起公众热议。比利时鲁汶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崔金泽通过比对修复前后的泥塑图片...
  • 作者: 盛文强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0-11
    摘要: 平民男子的最爱 在所有从海上漂浮而来的精怪中,螺女是最可爱的一位,同时也是世间平民男子的其同梦想。她的身影总是伴随着屋舍与炊烟。她还无比美丽,并能为贫苦之家带来无尽的财富。而她所真正代表的...
  • 作者: 张琰敏 朋朋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2-12
    摘要: 下面要说的寄生,是中国古代一种很特别的马具,流行于东晋十六同到唐朝初年,尤其以南北朝时最为盛行。在辽宁省博物馆,就展示着这样一件实物。
  • 作者: 莫大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3-13
    摘要: “快看!快看!江水里怎么有这么多碎木屑啊?”公元277年,驻守在东吴建平郡(今湖北秭归县南)长江岸边的士兵,在一向平静的水而上,发现一桩怪事:大量的碎木漂浮在江水中,一连几天,越积越多。
  • 作者: 冯方宇(摄影) 喻翔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4-21
    摘要: 强国之门 图为金陵机器制造局大门,一百多年前,这里汇集了中国最先进的军工设备和满怀报国热情的军事人才,也被寄予了中国摆脱落后挨打、自立自强的希望。从这里输送出去的枪炮,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
  • 作者: 李行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22-33
    摘要: 四川金沙遗址出土 玉戈 3000多年前,一位技艺炉火纯青的无名工匠制作了这件玉戈。戈为兵器,而这件玉戈通体莹润,光洁如新,可见并未上阵挥砍,应当是一件礼仪之器。
  • 作者: 莫贺延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34-39
    摘要: “上斩昏君,下斩佞臣”,尚方宝剑在坊间演义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正义。但究竟什么是尚方剑?手持尚方剑就真能惩恶除奸了吗?
  • 作者: 陶襄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40-41
    摘要: 兵器是各个历史时代生产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集中表现,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经历了从木石兵器到金属兵器再到冷热兵器并存的“三级跳”。
  • 作者: 顾志慧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42-57
    摘要: 以剑比德,以刀为诗。刀剑,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兵器。在古代战场中,究竟以谁为主?不同时期,答案截然不同。这背后的玄机是什么?
  • 作者: 朱子浩(摄影) 杨睿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58-71
    摘要: 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对里面名将的武器无不了如指掌: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蛇矛、吕布方天画戟,等等。名将和神兵似乎是“风借火势、火错风威”,融于一体,纵横杀伐在人们的脑海中。
  • 作者: 白马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72-81
    摘要: 秦琼的锏、敬德的鞭、李元霸的锤,在人们耳熟能详的隋唐演义故事里,这些兵器“打”出了李唐天下。可历史上,击打类兵器,却是实打实的小字辈,直到唐末五代,才开始在战场上发挥作用。这些沉甸甸的兵器背...
  • 作者: 周渝 邓青(摄影)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82-93
    摘要: 中国兵器在明代实现了飞跃性的发展,其标志就在于热武器制造与应用的突飞猛进。火器参战结束了单纯依靠冷兵器搏杀的时代,也体现了中西方科技的碰撞与交流。
  • 作者: 张悠慈 徐攀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94-101
    摘要: 镖是什么?暗器。清人爱用镖,上至王公贵族,下到民间异士,都打得一手好镖。甚至还出现了以“镖”为名的镖局。一支飞镖,一段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悄然逝去的江湖时代。
  • 作者: 梁石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02-105
    摘要: 对付非常之敌,当然要用非常之兵器。一些因鬼神方术而生的奇葩兵器,也曾在古代战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 作者: 白义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06-117
    摘要: 敌众我寡的军力,可以反败为胜;或强或弱的兵器,都可以变成“秘密武器”……军阵让士兵告别匹夫之勇,兵法让兵器取长补短,无往而不利。
  • 作者: 彦杰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18-131
    摘要: 一座平地而起的城墙,分开了敌我,也掀起了生死大战。为了攻城、守城,种种充满想象力的武器应运而生。
  • 作者: 皙扬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32-139
    摘要: 人们习惯用一句俗语来概括神州大地南北食俗的差异,也就是“南人食稻,北人食麦”。但若细察之,“南米北面”这个论断并不全面。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省会福州,便是这样的一个反例……
  • 作者: 王光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40-149
    摘要: 酷吏,一惯是千夫所指、让人脊背发凉的角色。殊不知,酷吏曾是汉武帝抗击匈奴的幕后功臣,也曾是百姓敬服的青天大老爷。是什么成就了酷吏,又毁了酷吏?
  • 作者: 佼佼(绘画) 王晓申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50-153
    摘要: 有着“纸寿千年、墨韵万变”之美誉的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时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得名宣纸,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 作者: 黄小蜂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54-157
    摘要: 1916年,美国收藏家弗利尔从上海古玩商手中买到一批古画,其中有一幅南宋大师李唐的作品。弗利尔常对古董商说:“别拿明代和晚期(宋元以后)的画来。”可是殊不知,这幅所谓“南宋四家”之首的李唐画...
  • 作者: 陈玉(绘画) 韩韬
    刊名: 中华遗产
    发表期刊: 2018年11期
    页码:  158-159
    摘要: 百忙当中翻看微信,群里正聊着臭气熏天的食物,如腌渍鲱鱼、臭鳜鱼、臭干子,一时感慨起来。老夫子说“臭恶不食”,但这没能阻止人们对异味发起挑战。

中华遗产基本信息

刊名 中华遗产 主编 黄秀芳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2-8971 CN 11-5247/G2
邮编 100101 电子邮箱 ch@cng.com.cn
电话 010-648685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中华遗产评价信息

中华遗产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