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524
总下载数(次)
3

光通信研究

Study on Optical Communications

影响因子 0.4284
本刊是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光通信专业刊物,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以高新技术光纤通信为内容的科技期刊。宗旨为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原则的前提下,活跃光通信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技术交流,促进我国光通信事业的发展。主要刊载光通信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的技术报告、工程设计技术方案、施工及维护经验,综述国内外光纤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有关理论及最新动态等。面向从事光纤通信工作以及相关学科的科研、设计、生产、施工... 更多
主办单位: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企管部
期刊荣誉:
多次获信息产业部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  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执行优秀期刊奖 
ISSN:
1005-8788
CN:
42-1266/TN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430074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524
总下载数(次)
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乔耀军 唐威 迟楠 陈树强 齐江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4,11
    摘要: 为了进一步满足接入网增加带宽的需求,同时考虑到WDM器件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WDM与现行的功率分束无源光网络(PS-PON)技术的新型光纤接入网络结构,并设计了IP数据报在PON中传送具...
  • 作者: 孙俊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11
    摘要: 综述了WDM光传送网的设计和操作问题.首先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然后给出了有关WDM光传送网设计的不同问题及其设计方法,最后描述了对WDM光传送网进行操作的一些算法.
  • 作者: 余重秀 程振杰 郑文萧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2-15,20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节点功率管理方案,即同时考虑同频串扰和自发辐射噪声的总功率管理.针对两种节点隔离原则,给出了其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同频串扰对WDM光网络的规模和光信号的质量都有...
  • 作者: 延凤平 江中澳 童治 简水生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6-20
    摘要: 介绍了DWDM网络的结构特点以及光纤光栅在其中的一些应用.
  • 作者: 余建国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1-23,27
    摘要: 提出了未来光网络与IP网络平行发展,长期共存的思想.分析了光交叉连接设备(OXC)和光分插复用设备(OADM)在未来光网络中的重要意义.并明确了光时分复用(OTDM)和光包交换(OPS)是未...
  • 作者: 叶培大 徐荣 纪越峰 龚倩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4-27
    摘要: 信息爆炸导致了对带宽的无限需求,而波分复用(WDM)系统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的同时还具有不可比拟的联网优势.文中着重研究了WDM光网络的关键技术.
  • 作者: 雷非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8-30,46
    摘要: 通过对DWDM合路光信号性能指标的特点与在线监测必要性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可调谐F-P干涉滤波器进行光谱监测的技术.通过实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实验数据,并实现了32×2.5 Gbit/s DW...
  • 作者: 罗方亮 陈新桥 陈纪东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1-35
    摘要: 描述了光包交换节点的结构,分析了网络的物理和逻辑的可行性.介绍了一个由40个网络节点组成的节点流量达160 Gbit/s的物理网络.网络能提供较好的服务质量(包丢失率和包传输延迟)并兼容多种...
  • 作者: 罗方亮 陈新桥 陈纪东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6-3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副载波的光标记交换的方案和标记交换的原理,它是解决电子交换瓶颈的有效方法,将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的成就解决低速标记交换的问题,同时保留了光包的高速和透明性不变.
  • 作者: 刘国驷 刘文东 周浩强 孙景波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8-40,51
    摘要: 对光CDMA编解码器在制造中的误差及其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对于时间编码系统和光谱编码系统,编解码器的误差都将引起系统信噪比的损失而导致误码率上升;光谱编码系统受误差的影响...
  • 作者: 徐大雄 程晓飞 纪越峰 罗来荣 顾畹仪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1-46
    摘要: 对带内前向纠错技术(FEC)的算法及其功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采用带内FEC技术的SDH帧结构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发展我国高速SDH系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 作者: 杨大伟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7-51
    摘要: 介绍SDH技术基本原理、SDH传输广播电视信号过程以及SDH技术在江苏广电光缆网中的应用.
  • 作者: 丁国庆 邓柱斌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2-55
    摘要: 改变2.5 Gbit/s光发射模块消光比(EX),对作为标准接收用的光接收机灵敏度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EX小于9.0时,光接收灵敏度较差;EX大于15.0时,由于眼图中交叉点偏低或光脉冲波...
  • 作者: 周春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6-57
    摘要: 适用于城域网的低成本、高速、大容量接入网的光纤,可满足将来系统设计的要求,WideLightTM光纤对于城域网的应用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新型光纤.
  • 作者: 王明华 赵旭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8-61
    摘要: 介绍了半导体全光开关的种类、特点和应用.根据其结构形式,半导体全光开关可分为平面型和波导型两种.根据其工作机理,波导型全光开关又可分为相移型和频移型两类.同时,在已经报道的100 Gbit/...
  • 作者: 张煦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3,7
    摘要: 首先说明通信设施使用多路技术的发展进程,从过去的频分多路(FDM)至数字的时分多路(TDM)到最近的波分多路(WDM).接着,叙述WDM在光纤传输线路中的应用,对加大传输容量非常有效.最后,...
  • 作者: 冯建和 管克俭 纪越峰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4-7
    摘要: 前向纠错(FEC)能够较好地提高光网络性能,如增加光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减少光端机发射功率,降低接收机灵敏度等.文中理论分析并比较了FEC在WDM光网络中两种应用形式(带内FEC和带外FEC...
  • 作者: 冯先成 胡煌球 韵湘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8-12
    摘要: 一种适用于中高速计算机通信的共享接入的新型PON系统,将使多个ONU公平共享一条高速宽带通道,从而提供经济有效的中高速Internet接入.
  • 作者: 刘辉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3-15
    摘要: 在数据业务即将成为主流业务的背景下,通过对比基于技术融合方式构造的几种新设备,阐述了下一代SDH传输设备的特性,该设备采用了统计复用与时分复用(TDM)结合的方式,既发挥时分复用的可靠性、实...
  • 作者: 林绵锋 罗来荣 顾畹仪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6-20
    摘要: 详细讨论了WDM环形网络中保护倒换条件的检测和撤消、保护倒换的协调以及故障条件的恢复检测问题,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最后我们建议使用自动保护倒换(APS)协议来实现网络的有效保护.
  • 作者: 余重秀 吴强 秦文彪 高泽华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1-24,28
    摘要: 研究了光正交码、EQC码和素数码与频率相结合构成的单跳频及多跳频二维地址码,并对它们的容量与采用波分复用系统时的容量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比采用跳频地址码容量更大的结论.
  • 作者: 胡伟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5-28
    摘要: 城域网(MAN)概念是由计算机网络演化而来,数据通信等电信新技术的发展赋予城域网新的内涵.DWDM应用于城域网时有一些不同的功能要求,包括Metro DWDM系统的结构、光纤技术、器件技术等...
  • 作者: 罗方亮 陈新桥 陈纪东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9-31
    摘要: 分析了MPLS在未来IP网络中的可能的应用前景,认为信息骨干网络可能由光的MPLS和电的MPLS两层网络组成,并完成骨干网上的IP路由,边缘路由器完成边缘的IP路由交换.着重提出了光的MPL...
  • 作者: 潘小龙 赵梓森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2-34
    摘要: 简要介绍了AWG模拟软件的研制,并将其应用到1×4和4×4 AWG的计算模拟,得到了比较好的模拟效果.
  • 作者: 方晓惠 李世忱 杨淑雯 蔡茂国 马君显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5-38,55
    摘要: 阐述了光码分多址(OCDMA)频域编/解码的主要技术:(1) 利用光栅-掩膜板;(2) 利用光纤光栅-环形器;(3) 利用阵列波导光栅;(4)利用Mach-Zehnder干涉仪链.详细介绍了...
  • 作者: 刘秀敏 张晓光 杨伯君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9-42
    摘要: 利用分步傅里叶变换求解在双折射光纤中的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数值计算了偏振模色散(PMD)对20 Gbit/s的非归零码(NRZ)和归零码(RZ)通信系统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发现采用一定脉冲...
  • 作者: 于丽 李朝阳 杨伯君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43-46
    摘要: 光纤中偏振模色散已成为高速光通信系统增容的主要障碍.文章对现有的各种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法进行了综合评述,认为用偏振控制器与保偏光纤构成的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系统是一种首选方案.
  • 作者: 张靖 郑彦升 黄龙波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47-50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型光缆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通过光耦合器对每根光纤的光信号取样,然后对其光功率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送到中央控制器进行计算、分析和处理,显示出测量数据,并根据处理结果控制光开...
  • 作者: 刘春阳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51-55
    摘要: 介绍了远程光纤监测系统(RFTS)的结构、测试方法及其与电信管理网(TMN)的结合情况,并列举出一些典型的RFTS系统以阐明其应用和发展趋势.同时,还讨论了影响光时域反射仪(OTDR)测试精...
  • 作者: 王晓锋
    刊名: 光通信研究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56-58
    摘要: 讨论了在光纤带生产过程中,影响光纤带平整度的几个重要因素,并着重讨论了固化炉结构对平整度的影响及其改进.

光通信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光通信研究 主编 毛谦
曾用名
主办单位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企管部  主管单位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5-8788 CN 42-1266/TN
邮编 430074 电子邮箱 bjb@wri.com.cn
电话 027-87691537 网址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邮科院路88号

光通信研究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多次获信息产业部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奖
2. 湖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3. 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执行优秀期刊奖

光通信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