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学刊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4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

国学学刊

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s of Chinese Culture

影响因子 0.0846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ISSN:
1674-6643
CN:
11-5854/C
出版周期:
季刊
邮编:
100872
地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出版文献量(篇)
4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章偉文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5-14
    摘要: 《周易參同契》素有“萬古丹經之王”的美譽.本文在前賢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周易參同契》的主體內容有可能完成於後漢時期,是漢易與當時流行的黃老之學、道教金丹術相結合的產物;今本《周易參同契》在內...
  • 作者: 程潔如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5-21
    摘要: 《子夏易傳》作爲較早的解易著作,涉及子夏之名,但自《七略》著錄以來,在版本和作者方面一直争議不斷.從歷代官、私目錄類文獻著錄《子夏易傳》的情况來看,《子夏易傳》在流傳過程中主要可以區分爲三個...
  • 作者: 陳欣雨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2-27
    摘要: 在法國耶穌會士白昔的易學研究中對伏羲的重視是不容忽視的內容.他通過對伏羲形象的异質文化解讀、伏羲文化身份的再定位以及伏羲歷史功績對西方世界的影響等方面,使得中西文化在伏羲的身上得到了調和與交...
  • 作者: 賴貴三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28-39
    摘要: 宋儒程顥(1032-1085)與程頤(1033-1107)都以“天理”爲其形上學的最高範疇.“天理”既指涉宇宙本原,又涵蘊萬事萬物的本質及其變化的規律,成爲宋明理學“道德形上學”的核心思想與...
  • 作者: 劉彬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40-44
    摘要: 帛書《二三子》載孔子釋《易》卦爻辭,言“理順五行”、“必順五行”,具有古代“時令”思想背景.其“五行”內涵,是以春爲木,以夏爲火,以秋爲金,以冬爲水,以土分布四時,佐助木、火、金、水,以化育...
  • 作者: 王國雨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45-52
    摘要: 孔子早年雖未將“天道”問題置於思考的中心位置,但他對“天道”始終有著豐富的體認.“晚而喜易”之後,孔子更加重視對“天道”和宇宙本體的探究.孔子“老而好《易》”重在“觀其德義”,就是注重從《周...
  • 作者: 張齊明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53-59
    摘要: 《乾鑿度》中所用曆法並非通常意義上的《殷曆》,其在一些計算上,取上元爲“甲寅元”,基本的推算方法雖采用了《四分》術中部份參數,但就卦、爻、策分配看,其所采用的曆法又相當的粗疏.因此,《乾鑿度...
  • 作者: 鄭萬耕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60-65
    摘要: 問題意識是學術研究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有所深化的內在動力和思想基礎.此種問題意識,在朱伯崑先生的《易學哲學史》研究中表現得尤其突出.這主要表現在:講哲學史何以不談易學?中國哲學是出於道德體驗...
  • 作者: 施議對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66-76
    摘要: 唐詩讀法,其法無窮.二元對立定律,乃基本大法,亦高端大法.既爲人類思維的基本模式,亦爲當代西方結構主義的構成原理.以之解讀唐詩,一法對萬法.既使於入門,亦有助探知其內在意蘊.本文包括三個部份...
  • 作者: 王德明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77-82
    摘要: 中國古代詩法學成熟於宋,其主要標誌是“詩法”概念的誕生,並由此形成了一系列詩法學概念;詩法成爲著作中獨立的類別;對於詩法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有了獨立的認識;對具體詩法的研究全面深入,遠超前代.詩...
  • 作者: 曾祥波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83-97
    摘要: 高崇蘭編劉辰翁評點《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首次將杜詩黃鶴繫年呈現爲文本編次形態,從而成爲第一次融合了宋人兩大杜集編次系統(魯訔編次與黃鶴繫年)的杜集本,此點尚未被研究者注意所及.因此,高崇蘭本...
  • 作者: 吳華峰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98-108
    摘要: 厲鶚秉持著“唐宋兼宗”的開明詩學觀,並在創作中積極給予實踐.以“唐宋兼宗”的視角重新審視厲鶉的詩歌淵源,可以發現杜甫、賈島、孟郊、蘇軾等人都曾是他學習仿效的對象,這完全能够打破歷來對厲鶉詩歌...
  • 作者: 王利民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09-121
    摘要: 佛禪詩影響理學詩主要體現在運用詩體形式闡述義理方面.這種影響是和玄言詩共同發生作用的.單就文學史的淵源而言,佛禪詩影響理學詩的具體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佛典術語、燈錄語錄語彙以及與佛教...
  • 作者: 王開春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22-128
    摘要: 范成大留存有近二百首五言古詩.其風格多樣,且呈階段性變化.早期作品,既有追溯漢魏之作,也有學習江西詩風的作品.但其主流是對中唐以來“體長而充暢”的新變五古的繼承.紀行是其五言古詩的重要題材,...
  • 作者: 張巍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29-134
    摘要: 《全宋詞》中黃庭堅、秦觀、周邦彥三人名下有三首詞作内容相同,但詞調均不同.通過文獻考察,可知此詞原係黃庭堅所作,調名爲《憶帝京》.後在宋傳奇小說集《綠窗新話》所引《古今詞話》中,被誤認爲是秦...
  • 作者: 吳根友 李寒麗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35-140
    摘要: “博徒”一詞在《文心雕龍》中共出現兩次,一在《辨騷》篇,二在《知音》篇.關於《辨騷》篇中“博徒”一詞的解釋關係著劉勰對《楚辭》的價值評價的傾向性,尤爲重要.現行《文心雕龍》注本大多將“博徒”...
  • 作者: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1期
    页码:  141-144
    摘要:
  • 作者: 陳静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5-11
    摘要: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在相當抽象的層次言純一到繁多的演變,漢代卻聯繫“氣化”理論,對其進行了宇宙生成論的新解讀。解讀的方式有兩種:一是“分化說”,二是“呈明說”。《淮...
  • 作者: 李若暉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2-15
    摘要: 今天,如欲建構新道家思想,不但必須重新闡發道論,而且更應該基于道論而闡揚其治術,構造新道家之治道,恢復道家的行動能力。我們今天所應當做的,不是站在老子思想之外指手畫脚,說“道”是這是那,而是...
  • 作者: 宋洪兵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6-26
    摘要: “道家”概念爲司馬談所創,“黄老”概念最初爲司馬遷所使用。司馬談“道家”具有“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內涵,實爲《莊子·天下篇》“內聖外王之道”的繼承,是司馬談的一種理想表達...
  • 作者: 郭梨華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27-32
    摘要: 《文子》因爲1973年河北定縣竹簡之出土,重燃《文子》在道家哲學之探究。《文子》也因著與《淮南子》之是否重應問題,成爲學界卻步之因素。本文即在兩方面之考慮下,對《文子》與黄老道家之關係予以探...
  • 作者: 林光華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33-41
    摘要: 《老子》最鮮明的語言特點是否定式言說,具體可分爲正言否定,反言否定、假言否定與連言否定,從而避免静態地理解其以道爲核心的諸多觀念,提示人們因“時”而動,具體把握。以“道”爲例,它不是主客二元...
  • 作者: 朱小略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42-49
    摘要: 對傳統政治思想的研究,既有思想史研究的角度,又應當有政治哲學的研究角度。尤其對于先秦時期注重形而上學與政治理念結合的黄老道家而言,政治哲學的研究角度將進一步揭示其理論貢獻和對後世的深遠影響。...
  • 作者: 李笑岩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50-58
    摘要: “內聖治心”是先秦“內聖外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先秦黄老之學的重要理論之一。黄老之學的心治方式不同于其他諸子學派,體現出“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學術旨歸,從形神兩方面對人君進行要求,身體方...
  • 作者: 王曉波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59-64
    摘要: 中國的法家之治起源于子産,而子産的思想又與當時的社會經濟息息相關。春秋末期,井田制瓦解而私田制快速發展,同時,一部份面臨生存危機的人成爲國人,給國都政治帶來混亂。爲了“救世”,子産“鑄刑書”...
  • 作者: 陳麗桂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65-76
    摘要: 漢代因秦政治體制,雖先以道家清静無爲治世,後以儒家的經制治世,法家思想卻從來不曾斷絶過。從西漢第一儒者陸賈,到漢末思想家崔實,其間不論法家、道家、還是儒家、財經家,思想理論都無法排除對法家思...
  • 作者: 徐克謙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77-82
    摘要: “禮”和“法”最初並不是對立的,古代的“禮”裏面就含有“法”,“法”本來就是爲了維護“禮”。二者都具有社會控制的功能。只是當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壞法亂紀”的局面出現之後,舊的“禮法”...
  • 作者: 王威威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83-88
    摘要: 爲了使法的權威能够在人的內心樹立起來,韓非提出了“無書簡之文,以法爲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爲師”的主張。“無書簡之文,以法爲教”要求禁絶對書簡之文的研習和傳播,而將教化的內容限制在法律條文。“...
  • 作者: 詹康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89-104
    摘要: 本文從認識論的角度研究韓非哲學中的相關議題,包括知識與感情的分際與互相作用,不同認識對象的特性,四種認識的方法與知識的判準等。韓非的政治問題可以從認識論的角度重新詮釋,政治改革與治國工程的成...
  • 作者: 侯雅文
    刊名: 国学学刊
    发表期刊: 2016年2期
    页码:  105-119
    摘要: 劉辰翁的唐詩評點,是明清文人閱讀、評說唐代詩人的重要參考。然而,現今可見元代到明代,載録刊刻劉辰翁詩歌評點的各種版本,在內容上卻出現不少差异。本文優先藉這段時期刊刻、選録王維詩所附的劉辰翁評...

国学学刊基本信息

刊名 国学学刊 主编 冯其庸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出版周期 季刊 语种
chi
ISSN 1674-6643 CN 11-5854/C
邮编 100872 电子邮箱 guoxue.2020@163.com
电话 010-62515652,62514977 网址 www.zlzx.org
地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国学学刊评价信息

国学学刊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