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强激光与粒子束

High Power Laser and Particle Beams

CACSCDJSTSACSTPCD

影响因子 0.429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四川核学会主办,1989年创刊,1999年改为双月刊,2003年改为月刊。主要报道我国高能激光与粒子束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实验与应用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内容涉及高功率激光及高功率微波与粒子束的产生、传输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加速器及高功率脉冲功率技术。被《EI》(100%)、《SA》、《CA》等收录,物理类、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2002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独立...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核学会 四川核学会
期刊荣誉: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全国光学期刊二等奖  国家"双效"期刊 
ISSN:
1001-4322
CN:
51-1311/O4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621900
地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983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66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文双春 范滇元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57-660
    摘要: 利用无像差自聚焦理论研究了梯度折射率非线性Kerr介质中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得到了高斯光束光斑半径和波面曲率半径的表达式.解析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衍射、自聚焦以及梯度折射率效应之间的竞争对高斯光...
  • 作者: 张蓉竹 杨春林 蔡邦维 许乔 顾元元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61-664
    摘要: 采用功率谱密度PSD(Power Spectral Density)作为大尺寸光学元件表面质量的评价标准,对其定义及计算普适公式及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导,给出了被测样品的计算结果,并就在不...
  • 作者: 李有宽 杜祥琬 陈栋泉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65-669
    摘要: 在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中,实现全场补偿的关键步骤之一是使得变形镜2上主激光的振幅分布具有信标光振幅分布.根据Y-G波场恢复理论,编制了波前恢复程序,研究了实现振幅和相位校正湍流问题.研究表...
  • 作者: 张彬 楚晓亮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70-672
    摘要: 分析了以模式间相互独立的厄米-高斯光束为基底的部分相干高斯光束.导出了部分相干高斯光束的模系数、权重因子和M2因子的表达式,并讨论了各模式权重因子与M2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只需要由实验...
  • 作者: 丁有义 吴延烈 唐淳 杨成龙 江孝国 王婉丽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73-676
    摘要: 根据康普顿散射原理,建立了康普顿散射导致发光玻璃屏模糊的简化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转换屏厚度对屏空间分辨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与12 MeV 加速器上发光玻璃屏空间分辨率的实验测量值...
  • 作者: 范滇元 高艳霞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77-680
    摘要: 主要介绍了一种对位相畸变光倍频的描述方法,具体从统计光学观点出发,针对高斯型随机位相畸变,在薄晶体近似下,分析位相畸变光束的倍频转换过程,给出了基波、倍频波随位相畸变特征量变化的理论模型和数...
  • 作者: 杜少军 舒柏宏 陆启生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81-684
    摘要: 分析了球壳激光窗口附加相移产生的原因:窗口本身光路长度不等、窗口材料的热和弹光效应引起的折射率和应变分布不均.用差分法计算了光波阵面附加相移的分布,结果表明,窗口参数的选择对光束位相分布影响...
  • 作者: 于天燕 楼祺洪 范滇元 董景星 雷博 魏运荣 黄峰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85-688
    摘要: 用表面纹理化的热模型,分析了固体表面的熔化和重固化的物理过程,计算了在纹理化过程中的表面温度、穿透深度、熔化深度、相面移动速度等物理量,提出了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形成周期化...
  • 作者: 曾交龙 袁建民 赵增秀 陆启生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89-693
    摘要: 使用R-矩阵方法,对CII基态的光电离截面进行了六态和十态的密耦计算,得到了入射光子能量从1.8Ry 到4.3Ry的总光电离截面,长度与速度表示符合很好.计算得到的截面包含了复杂的共振结构....
  • 作者: 安·弗·韧戈维奇 弗·尼·特罗宁 米·阿·普希金 维·伊·特拉扬 赖新春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94-698
    摘要: 介绍了采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等技术研究脉冲激光沉积在Ni、Mo 、C、NaCl(100)表面的Cu、Au原子团簇的电子状态;结合Cu2p3/2X射线光电子谱峰和 Cu L3M4,5M4...
  • 作者: 冯庭桂 许琰 赖东显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699-702
    摘要: 提供一种解析方法来研究激光加热黑腔所产生的平面辐射场的不均匀度与平面靶大小和位置的关系,解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的曲线形状基本一致,辐照不均匀度最小值的位置也是一致的.并用此方...
  • 作者: 何多慧 王文生 邱爱慈 黑东炜 龚建成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03-706
    摘要: 介绍了高温等离子体中用滤波荧光法测量X射线能谱、用散射法测量X射线总剂量的原理,建立了X射线能谱、总剂量的数据处理方法,成功获得了实验结果, 测点处总的辐照剂量不确定度为±23%.
  • 作者: 冯杰 成金秀 杨向东 滕浩 郑志坚 陈加斌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07-710
    摘要: 介绍了Fresnel波带板编码成像原理,并设计出高空间分辨率的Fresnel波带板编码相机,用双孔可见光源对编码相机的成像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该编码相机可以真实地还原源区的空间大小和形状.
  • 作者: 初巧妹 李波 林波 游丹 魏芸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11-714
    摘要: 研究了一步乳化法制备初始粒子的过程中相比及搅拌强度对初始粒子直径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干凝胶炉内成球过程中,炉温、炉内气氛、压力等对聚苯乙烯(P S)空心微球产率及同心度的影响.以分子量为22万...
  • 作者: 俞昌旋 刘万东 刘永刚 向勇 徐冰 白波 蒋小华 袁晓东 赵春茁 郑坚 郑志坚 陈铭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15-718
    摘要: 在"星光II"装置上进行了相干Thomson散射实验.实验中以0.35μm激光为作用束,以0.53μm激光作为探针光束,散射光采用反射式收光系统配光谱仪、条纹相机和CCD记录,得到较高时间和...
  • 作者: 姚军 杜惊雷 粟敬钦 蔡海涛 袁静 郭永康 高峰 高福华 魏晓峰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19-722
    摘要: 基于标量衍射理论,在傅立叶光学基础上,推导出了谐波分离器衍射效率与其结构参量的关系式;系统地分析了制作误差对衍射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
  • 作者: 丁永坤 丁耀南 崔明启 张文海 曹磊峰 朱佩平 杨国洪 杨家敏 王耀梅 赵屹东 郑志坚 黎刚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23-726
    摘要: 透射光栅广泛应用于X光能谱测量,为获得定量的X光能谱,首先在北京同步辐射源上对透射光栅的衍射效率在多个入射X光能量点进行了实验标定,获得了透射光栅衍射效率的实验结果.为模拟透射光栅衍射效率实...
  • 作者: 唐渝兴 张保澄 杨希 赵夔 郝建奎 陈佳洱 黄森林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27-731
    摘要: 为了实现高增益FEL,对其关键部件光阴极微波电子枪进行了优化设计,还就发射度补偿技术进行了较详细的考虑,并用PARMELA程序进行了粒子动力学的模拟,初步给出了为降低初始电子束团横向发射度的...
  • 作者: 孟萃 王建国 陈雨生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32-736
    摘要: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及数值方法研究了瞬态电磁场对开有多个孔洞的长方体的耦合规律.分别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向、不同入射方向及不同带宽的瞬态电磁场的耦合效应.入射波极化方向与孔洞的短边平...
  • 作者: 刘志强 李正红 杨茂容 胡克松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37-740
    摘要: 光阴极注入器要求驱动激光器的激光时间抖动小、脉冲宽度窄、激光波长短和脉冲功率高. 从原理和实验上介绍光阴极注入器的驱动激光器,包括连续波锁模振荡腔、时间同步、激光脉冲功率放大等;该激光器输出...
  • 作者: 刘锡三 卢和平 张之福 李伟峰 杨兴繁 甘孔银 蔡公和 许州 邓仁培 黄孙仁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41-744
    摘要: 报导了一种采用新型结构热阴极4+1/2腔微波电子枪的设计思想、束流动力学计算和调试结果.在微波功率3.2MW时,获得宏脉冲电流1A,电子束脉宽5μs, 重复频率200Hz,平均束流功率1~2...
  • 作者: 刘国治 宋志敏 范菊平 陈昌华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45-748
    摘要: 对引导磁场大小对相对论返波管(RBWO)微波功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利用KARAT软件对RBWO进行了全电磁PIC数值模拟,发现当磁场降低时,TE模与TM01模的竞争导致微波功率降低...
  • 作者: 刘顺坤 周辉 孙蓓云 郑振兴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49-752
    摘要: 介绍了基于电压积分方程的矩量法计算具有圆形截面多导体传输线电容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三例屏蔽单芯或多芯电缆电容参数的计算结果,计算结果显示SYVZ-9电缆相邻导线间存在电容耦合,不相邻导线间几乎...
  • 作者: 何小平 张嘉生 石磊 邱爱慈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53-755
    摘要: 分析了偏压法拉第筒测量强流脉冲离子束的原理和影响测量准确度的主要因素,研制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偏压离子法拉第筒阵列,利用该装置测量了200kV小型强流脉冲离子束源的束流密度分布,束流中心密度最大...
  • 作者: 何小平 吴祖堂 张嘉生 石磊 邱爱慈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56-758
    摘要: 给出了箍缩反射离子二极管中绝缘环厚度的选择原则,并从实验上给出了200kV箍缩反射离子二极管的绝缘环厚度对离子束和二极管电参数的影响,当绝缘环厚度为2~3mm时,二极管总电流峰值和离子束流峰...
  • 作者: 唐靖宇 李智慧 王胜利 黄廷泽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59-762
    摘要: 在利用MAFIA程序计算得到的新B1聚束器腔体表面电流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新B1聚束器的冷却方案,并计算了水流及水管表面的电流分布,得到了冷却所需要的流量.最后估计了由于工作温度的升高所引起...
  • 作者: 张开志 林郁正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63-766
    摘要: 束腔相互作用导致的束流崩溃不稳定性(BBU)将严重地恶化束品质 ,而加速腔横向阻抗反映了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弱.用MAFIA程序对三种不同的感应加速的腔横向阻抗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采用脉冲...
  • 作者: 李三全 秦国勇 赖启基 赵明华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67-770
    摘要: 简要叙述了HM-J16加速器的设计思想和设计特点.设计了一台采用射频功率反馈的射线能量范围为6~16MeV的双光子电子直线加速器.其最大辐射野为40cm×40cm,双光子剂量率均大于360c...
  • 作者: V. V. PARKHOMCHUK 杨晓东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71-775
    摘要: 以400MeV/u的238U91+为例,用电子冷却模拟程序计算了冷却时间随冷却段长度、冷却段磁感应强度、磁场平行度、电子密度、电子束半径、电子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影响冷却时间的因素,获得...
  • 作者: 万敏 张卫 苏毅
    发表期刊: 2000年6期
    页码:  776-778
    摘要: 计算了由于大气色散效应造成的信标光与发射主激光的实际天顶角之间的角间距,其中考虑了天气条件、地理位置、发射天顶角和信标波长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发射天顶角和信标波长对信标偏离角间距的影响较大...

强激光与粒子束基本信息

刊名 强激光与粒子束 主编 杜祥琬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核学会 四川核学会  主管单位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1-4322 CN 51-1311/O4
邮编 621900 电子邮箱 hplpb@caep.ac.cn
电话 0816-2485753 网址 www.hplpb.com.cn
地址 四川绵阳919-805信箱

强激光与粒子束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2. 全国光学期刊二等奖
3. 国家"双效"期刊

强激光与粒子束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