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文化研究)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Shanghai Culture Cultural Studes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ISSN:
1005-989X
CN:
31-1655/G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200235
地址:
上海中山西路1610号2号楼934
出版文献量(篇)
2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尤西林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5-14,123
    摘要: 家庭是伦理的人类学存在.时间作为生命的意义结构,"母亲时间"与"父亲时间"是家庭伦理的哲学人类学抽象.由受精卵和母爱开端的母亲时间,是人类生命情感化的意义模式亦即"情本体"的人类学根源.母爱...
  • 作者: 张诗敏 段吉方 特里·伊格尔顿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5-25,82
    摘要: 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文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成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批评就是这几种理论成分相互关联、作用的过程,其中审美意识形态...
  • 作者: 潘知常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26-34
    摘要: 从审美逍遥向审美救赎的转换,是中国美学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中国美学的困惑所在.它亟待生命的"根本转换"或者"化蛹为蝶",亟待对于生命"边缘情境"的"无缘无故"的清醒觉察.可是,我们在中国美学...
  • 作者: 陶国山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35-44
    摘要: 新时期初兴起的"美学热"是中国当代思想史上重要也是较为成功的一次美学预演,引领了其后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及新世纪美学再次复兴的话题.它是在改革开放的国家话语中迅速生成的,其本质在于借助马克思《1...
  • 作者: 曹谦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45-51
    摘要: 《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革命——兼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是一部系统阐发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体系的新著,该著再次证明:尽管实践存在论美学受到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启发,但是它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 作者: 江飞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52-56
    摘要: 实践存在论美学是接续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发展,顺应中国实践美学变革创新的必然结果,已成为新世纪中国美学多元化发展格局中的一种新理论,既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的...
  • 作者: 张宝贵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57-62
    摘要: 实践存在论美学产生于当代中国的现代性生活语境之下,是对其问题的一种解答.作为这种解答,实践存在论美学首先在理论上反拨了传统认识论美学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让美学走出抽象体系,指向人的生活现实,...
  • 作者: 毕旭玲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63-70
    摘要: 本文在中华创世神话研究的背景下,关注水神话演进的早期轨迹.水神话是创世神话中最早产生的一种系列神话,起源于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随着先民思维的进步,水神完成了从自然形态向人形神的转变.早期中华...
  • 作者: 张学海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71-82
    摘要: 聂赤赞普被认为是吐蕃王朝的前身西藏山南雅隆部落悉补野第一代赞普.本文从西藏史书上关于聂赤赞普记载分析入手,揭示了聂赤赞普叙述的神话传说特点;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解读了西藏史前时期丰富的太...
  • 作者: 周韧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83-92
    摘要: 邮票作为典型的平面设计类型,已经成为当今承载国家文化、艺术的方寸"百科全书",其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风格也更趋丰富多元.但从邮票历史发展来看,虽然与中国平面设计史几乎完全同步,其审美风格发展却...
  • 作者: 俞兆平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93-100,127
    摘要: 在鲁迅著作中,辫子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从国人的辫子到阿Q的辫子,其内涵既有叠印,又有变异.阿Q"用竹筷盘上他的辫子"这一意象的细节特征,标示着阿Q对革命的投机,亦差点滑入"以人血染红顶子"之列...
  • 作者: 单世联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01-110
    摘要: 在20世纪有关《红楼梦》的评论中,王国维、蔡元培、毛泽东的论述始终比较重要.他们均非专业意义上的红学家,但对红学、文学研究以及文化思想影响极大,涉及理论与文本、中国与西方、文学与政治等诸多方...
  • 作者: 席格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11-119
    摘要: 艺术作品史和艺术理论史,是目前从艺术维度向历史提问的两种主要范式.刘成纪教授的《先秦两汉艺术观念史》,基于对艺术概念的本土转化、对艺术史观的反思和对"三重证据法"的运用所形成的艺术观念史范式...
  • 作者: 郑端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20-123
    摘要: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9年1期
    页码:  124-127
    摘要:
  • 作者: 殷国明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5-19,79
    摘要: 就中国20世纪文学批评来说,自杜亚泉提出"思想战"以来,文化意识形态场域的思想斗争就愈演愈烈,络绎不绝.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围绕着中国前途和命运、中国向何...
  • 作者: 李伟 李志宏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0-26
    摘要: 认知神经美学提出了与本体论美学全然不同的论点,以新的学说形成了新的学派.美学的基本问题、初始问题应是"美的事物从何而来",而"美是什么"则是在这一初始问题基础上衍生出的次级问题.一个物体之所...
  • 作者: 赵耀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27-33
    摘要: 21世纪以来,中国本土原创的认知神经美学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新学派,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哲学依托,以现代认知神经科学为实证根据,重启了由康德开辟的美学研究路径,扎实推进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新进...
  • 作者: 胡俊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34-41
    摘要: 音乐神经美学已成为一个明确的研究领域,其主要目的是研究与音乐审美相关的人脑神经活动机制.本文依据音乐审美实验的数据,阐明了布如特克等神经美学家们对于产生音乐审美愉悦的两大神经机制的推测和具体...
  • 作者: 班易文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42-48
    摘要: 21世纪中西方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彼此之间的交融越来越深刻,全球化的图景时刻投射在大众文化中,而科幻类型,无论是作为一种小说类型还是电影类型,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业已成为大众文化中不可...
  • 作者: 冯鸽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49-55
    摘要: 来自西方的科幻小说,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极具时代特色,即早期的科学狂想性和随后的科普性.狂想性来自于科学的不发达,科普性来自于欲发达科学之期望,均为精英化的文学表达立场,然而却缺乏理性实证的科学...
  • 作者: 杨向荣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56-62
    摘要: 本雅明注重在微小而琐碎的现代生活中捕捉现代性城市中的流动时光与生活细节.他通过对拱廊街上游荡的游手好闲者、拾垃圾者和妓女等形象的关注,缔造了资本主义商业大都市中流动、奇幻和充满活力的"蒙太奇...
  • 作者: 王守雪 胡晓明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63-79
    摘要: 王元化的学术成就有三个重要方面:(1)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坚持现实主义文学的精神,追求文学真实,坚持思想艺术统一的批评标准,标举人性、人格力量,高扬文学的主体性;不畏强权,维护文学与学术的尊严...
  • 作者: 谢忠强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80-85,96
    摘要: 近代上海慈善家王一亭笃信佛教,在其慈善活动中也体现出鲜明的佛教色彩.鉴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震、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所造成的巨大灾难,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能爆发而带来的战火威胁,王一...
  • 作者: 杨晓林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86-91
    摘要: 19世纪末期是上海由乡村向都市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市民文化的形成是核心的要素,只有诞生现代性的城市市民及形成相应的市民意识,才能成功建立现代性都市.在上海市民文化的早期形成过...
  • 作者: 王涌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92-96
    摘要: 现代美术引发现代平面设计诞生的事实往往使人忽略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但关注这个区别并不是要在两者之间制造壁垒,而是为了看清各自在现代视觉中的位置.实际情况是:两者虽有本质上的区别,但彼此的关联...
  • 作者: 张方白 王春杰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97-100
    摘要: 对画家来说,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张方白在作画的过程中,倾注的精力并不在具体形象上,每张画所构成的黑白图像——黑白结构才是他关注的核心.每幅画里面所包含的黑白,动态,每根线的走向,...
  • 作者: 方汉文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01-105
    摘要: 日本伊藤滋先生新发现王羲之《十七帖》无尘书屋本并撰文称其可能与三井本是"一石同刻".但其"敕"书页的"僧权"字排列并行,与已有"全本"和"半损本"比较,与三井、上野、上图、安思远馆本异行不同...
  • 作者: 单世联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06-123,127
    摘要: 在20世纪有关《红楼梦》的评论中,王国维、蔡元培、毛泽东的论述始终比较重要.他们均非专业意义上的红学家,但对红学、文学研究以及文化思想影响极大,涉及理论与文本、中国与西方、文学与政治等诸多方...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9年2期
    页码:  124-127
    摘要: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基本信息

刊名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 主编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  主管单位 上海市作家协会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5-989X CN 31-1655/G0
邮编 200235 电子邮箱
电话 网址
地址 上海中山西路1610号2号楼934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评价信息

上海文化(文化研究)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