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ACSCDEIJSTAJSCICSTPCD

影响因子 4.1902
本刊1974年创刊,为国家级技术类科技期刊,1992年获全国第一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1996年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本刊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界著名专业技术期刊,聘请权威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以促进石油勘探、开发科学技术发展为办刊宗旨,以传播、交流最新石油科研信息为办刊目的,侧重于报道石油勘探地持、油藏工程及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刊出论文注重创新性、学术性...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期刊荣誉:
优秀石油科技期刊奖  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一届)  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96第二届) 
ISSN:
1000-0747
CN:
11-2360/TE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83
地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吴永平 杨池银 王喜双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4
    摘要: 渤海湾盆地大港和华北探区近年连续在千米桥等奥陶系潜山获得重要勘探突破,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根据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划分出5类成藏组合:潜山埋藏型,构造反转型,...
  • 作者: 吴向阳 曾海东 罗祥毅 金兴国 钱存武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5-7
    摘要: 下扬子苏南地区对中生界、古生界的油气勘探已进行了四十多年,在地质认识和地震勘探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一直未能取得发现油气藏的实质性突破,致使勘探仍停留在早期阶段.从SK1井钻探的基本情...
  • 作者: 刘太成 刘小平 蒋礼宏 顾芙蓉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8-11
    摘要: 黄口凹陷是南华北盆地的油气远景区之一.平衡剖面研究成果表明其具有复合叠加盆地结构,太古界-早元古界结晶基底和古生界克拉通盆地沉积构成盆地的双层基底,中、新生界是盆地的主要沉积盖层.凹陷的形成...
  • 作者: 李永林 赵得力 陈文学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2-15
    摘要: 焉耆盆地是我国西部众多中新生代小型含煤盆地之一.1993年开始进行规模性勘探,先后探明了宝浪油气田和本布图油田.该盆地油气藏圈闭成因类型主要为与逆断层有关的背斜、断背斜油气藏;油气具有典型煤...
  • 作者: 田世澄 谭丽娟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6-18
    摘要: 详细分析南堡凹陷油气运聚特征,划分出下第三系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排烃门限较深,处于成油门限之下的第一个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值骤减的深度即为本区油气大量初次运移的主排烃门限.对...
  • 作者: 夏新宇 张文正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22-26
    摘要: 建立了有机质成烃恒温热压模拟实验的总包一级反应、连串一级反应和平行一级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标定出烃源岩的化学动力学参数:干酪根成气的表观活化能为48.8~114.3kJ/mol,视频率因子为...
  • 作者: 张文龙 田立 秦建中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27-31
    摘要: 通过冀中地区晋县凹陷下第三系沙四段至孔一段14口井30块样品的色谱质谱分析,鉴定出15个系列182个生物标志物.研究不同沉积环境下生物标志物的组合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讨论该层段盐湖相烃源岩甾烷...
  • 作者: 林壬子 汪双清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36-39
    摘要: 非烃化合物作为石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藏地球化学研究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在辽河油田冷43块北部雷家场地区、牛心坨油田茨榆坨地区、高升油田高Ⅰ区和高Ⅲ区的沙一段到沙四段10个稠油样品中,酸性馏...
  • 作者: 瞿辉 赵文智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40-43
    摘要: 层序地层学以层序为单位研究盆地充填样式、充填结构、沉积体系以及岩相在三维空间的展布,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预测形成油气藏的地质要素分布规律的层序格架,在这个格架中油气的分布有一定规律...
  • 作者: 操应长 邱隆伟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44-46,55
    摘要: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火成岩储集层根据储集空间形态特征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复合型三大类,其中每种类型又按储集空间的成因划分出若干亚类.分析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火成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发展,认...
  • 作者: 崔勇 栾瑞乐 赵澄林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47-49
    摘要: 欧利坨子地区火山岩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以粗面岩为主,储集层的储集空间由构造裂缝、风化裂缝、各种溶蚀孔洞和气孔组成.储集层的性质与裂缝的发育程度密切相关,与裂缝相连通的气孔和半充填的杏仁孔才可能成...
  • 作者: 王红军 蔡迎春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50-52
    摘要: 在储集层成岩过程中,胶结物和次生矿物形成时常常会有流体被包裹在其内,形成储集层中的流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在储集层中的种类、含量、分布等常规特征以及它们与成岩矿物的结构关系可以用来分析油气运移...
  • 作者: 宋继梅 邓平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53-55
    摘要: 在分析取自全国各大油气田不同类型油气样品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油气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天然气或凝析气的特征峰出现于Ex268nm/Em322nm处,凝析油或轻质油的特征峰在Ex284nm/Em...
  • 作者: 彭长水 李正科 高文君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56-60
    摘要: 针对目前水驱特征曲线理论研究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通用推导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方法.该方法主要从油、水两相渗流特征曲线出发,充分考虑到油田一般都有无水采收期,利用定积分导出了不同油、水两相渗流特...
  • 作者: 尹天放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61-62
    摘要: 构造模型、岩石物性参数模型和流体模型是油藏数值模拟所使用的三维地质模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应用油藏地球物理学方法,可以提高所建地质模型网络节点参数的准确程度.文中给出一些实例,利用地震均...
  • 作者: 李淑静 王爱香 邓爱居 郑秀娟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63-65
    摘要: 留楚构造带位于冀中坳陷饶阳凹陷中南部,是华北油田1998至1999年的重点滚动勘探开发区块.该区生储盖层配套,纵向上多层系、平面上普遍含油,构造两翼含油层位老且单一,核部含油层位新且多,断层...
  • 作者: 方孝林 李红 柳常青 王培荣 邓胜华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69-71,75
    摘要: 润湿性是控制油藏中流体的位置、流动和分布的主要因素,原油中的非烃化合物对油藏润湿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其中影响润湿性的主要因素至今尚未确定.作者对塔里木盆地的海相和陆相两类原油进行组分分离,利用...
  • 作者: 伦增珉 孙焕泉 房会春 曲岩涛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72-75
    摘要: 通过50个油田1800余块样品的敏感性试验研究,运用胜利油区Ng、Es1、Es2、Es3、Es4等5个砂层组的储集层敏感性室内实验资料,结合各油田储集层特征,总结胜利油区不同层位、不同埋深砂...
  • 作者: 何鲁平 别爱芳 方宏长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76-79
    摘要: 影响挥发油藏蒸发混相驱采收率的因素大致分为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两类.地质因素主要是油藏纵向非均质性和油层厚度,其中前者的影响十分显著.油藏纵向非均质用韵律、垂向渗透率对数正态分布均值和变异系数...
  • 作者: 张欣 梁官忠 赵小军 赵捧 阳文生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80-83
    摘要: 为揭示注水开发中后期油藏水淹状况及潜力分布,探索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运用毗邻的开发早期系统油基泥浆取心井与注水开发中后期的密闭取心井的分析化验及动态等资料,研究了阿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纵向及层...
  • 作者: 刘存辉 张秀敏 王术珍 王胜刚 赵连水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84-86
    摘要: 大港油田港东一区一断块为港东油田的主力断块,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受发育后期曲流河沉积的影响,地层非均质严重,加上长期注水开发,使断块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油层水淹加剧,剩余油分散,...
  • 作者: 刘新福 宋鹏瑞 杨志斌 杨晓蓓 胡常忠 陈□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87-89
    摘要: 稠油出砂冷采技术是国外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稠油开采新方法.该技术对各类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它通过大量砂子的产出和泡沫油的形成,获得较高的原油产量,是降低稠油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利用...
  • 作者: Coste Jean-Paul Zaitoun A 白宝君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93-97,101
    摘要: 重点介绍法国石油研究院的堵水技术(IFP堵水技术),开发的堵水剂都是相对渗透率改善剂(Relative Permeability Modifiers,又称Disproportionate P...
  • 作者: 伍增贵 杨寨 栾志安 赵军凯 鞠斌山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98-101
    摘要: 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带沉淀造成的堵塞是稠油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油田动态资料分析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可以提高解除此类堵塞的成功率,降低有机溶剂解堵(特别是在海上油井作...
  • 作者: 倪晋仁 王光谦 王随继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02-105
    摘要: 从古代河流沉积体系中识别出了河型随时间演化的6种模式:辫状体系→曲流体系,曲流体系→辫状体系,辫状体系→网状体系,网状体系→辫状体系,网状体系→曲流体系,曲流体系→网状体系.依据具体实例讨论...
  • 作者: 唐国海 姜国庆 孙新波 李东传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12-114
    摘要: 聚能射孔弹射孔后产生射孔孔道,同时形成射孔压实带,压实带是射孔损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严重影响油井产能.用实验手段对压实带进行了研究,实验用靶为标准贝雷砂岩靶,在API RP43(第五版)标准...
  • 作者: 姜英昆 孙小平 石玉江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15-118
    摘要: 长庆气田上古生界发育致密砂岩型气藏,其测井评价受低信噪比、储集层伤害及非均质性强等多种因素制约."四性"关系研究表明,储集层岩石组分特征对其孔隙结构、物性和含气性具有决定性控制作用.一般石英...
  • 作者: 张占松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19-121
    摘要: 测井资料层序识别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之一.在测井曲线上,准层序、体系域和层序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准层序界面表现为测井值、岩层厚度或岩性发生了突变.体系域的识别取决于准层序的叠加样式,在自然伽...
  • 作者: 周新桂 孙宏斌 孙宝珊 谭成轩 郑荣植 马常星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127-131
    摘要: 简要介绍了断层封闭性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方法,阐述了油田现今地应力作用方向、大小对断层封闭性的影响,即在某一应力大小的条件下,现今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与断层走向的交角越大,断层封堵油气的可能性越大...
  • 作者:
    发表期刊: 2000年5期
    页码:  插9
    摘要:

石油勘探与开发基本信息

刊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主编 戴金星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管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0-0747 CN 11-2360/TE
邮编 100083 电子邮箱 skykeg@Petrochina.com.cn
电话 010-83593349;8884;8167;7424 网址
地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石油勘探与开发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优秀石油科技期刊奖
2. 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一届)
3. 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96第二届)

石油勘探与开发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