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石油勘探与开发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ACSCDEIJSTAJSCICSTPCD

影响因子 4.1902
本刊1974年创刊,为国家级技术类科技期刊,1992年获全国第一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1996年获全国第二届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本刊是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界著名专业技术期刊,聘请权威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以促进石油勘探、开发科学技术发展为办刊宗旨,以传播、交流最新石油科研信息为办刊目的,侧重于报道石油勘探地持、油藏工程及相关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刊出论文注重创新性、学术性...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期刊荣誉:
优秀石油科技期刊奖  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一届)  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96第二届) 
ISSN:
1000-0747
CN:
11-2360/TE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83
地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任战利 赵重远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1-4
    摘要: 应用多种古地温研究方法恢复了中国北方各盆地中生代晚期的古地温及古地热梯度。以阿尔金断裂为界,东部盆地与西部盆地地热梯度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盆地以断陷型盆地为主,地壳明显减薄,岩浆活动强烈,表明...
  • 作者: 任继红 周静 李洪香 马建英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5-8
    摘要: 根据黄骅坳陷勘探研究成果,总结深部自源封闭成藏系统超压油气藏的油藏特征,详尽分析现今异常高孔隙流体压力及其历史演化;分析高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演化与泥岩黏土矿物演化、烃演化、高异常孔隙演化的关系...
  • 作者: 李元奎 王铁成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12-15
    摘要: 狮子沟构造位于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的狮子沟-油砂山构造带,中深层上干柴沟组-路乐河组没有明确的烃源层与储集层之分,裂缝性油藏为自生自储类型,产能差异大,其主要储集层是裂缝-孔隙型或孔隙-裂缝型...
  • 作者: 刘宝柱 王永春 黄志龙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16-19
    摘要: 油气系统划分是油气系统特征描述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在明确油气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一个盆地有几套成熟烃源岩就有几个油气系统的划分原则,根据松辽盆地南部有效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油气分布和油气源...
  • 作者: 李爱国 汪福勇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20-22
    摘要: 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中首次引入聚气系统的概念,认为渝东石柱古隆起-斜坡地质背景上发育的圈闭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区,石柱古隆起为低势区,与高势区(西侧的垫江、东北侧的万县凹陷和东侧的湘鄂西凹陷区...
  • 作者: 何忠华 国建英 王东良 秦建中 陈建平 魏志彬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23-27
    摘要: 从有机地球化学方面深入研究了银根-额济纳旗盆地查干凹陷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沉积时为一箕状断陷,沉积地层和烃源岩厚度变化大,主要烃源岩发育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和苏红图组下段,厚...
  • 作者: 张文才 成洪文 李会军 程文艳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28-31
    摘要: 依据《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黄骅坳陷板桥凹陷根据古地温、孢粉颜色、TAI、Ro、泥岩中黏土矿物演化等各项指标所划分的成岩阶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吻合现象。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板桥凹陷普遍存在...
  • 作者: 杨式升 罗平 苏丽萍 马龙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32-33
    摘要: 酒西盆地青西坳陷下白垩统下沟组的纹层状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已被证实勘探前景良好。这套储集岩的颗粒细小,岩性致密,基质孔隙度低,实验分析表明,其泥质物中的主要成分是泥级斜长石。详细的岩石学研...
  • 作者: 况军 姚根顺 寿建峰 朱国华 王鑫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34-37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储集层以岩屑砂岩为主,具有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高和填隙物含量低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颗粒溶孔。与八道湾组、西山窑组储集层相...
  • 作者: 王大锐 白玉雷 贾承造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38-41
    摘要: 塔里木盆地西部巴楚地区发育有良好的石炭系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对地表与井下的地层剖面进行的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本区的无化石或少化石的灰岩层系可以进行地表与井下剖面的精确化学地层学划分与...
  • 作者: 侯建国 包建平 毛凤鸣 王培荣 王文军 马安来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42-44
    摘要: 盐城凹陷天然气藏的发现是苏北盆地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但对天然气成因还有不同认识。利用天然气的化学组成、稳定碳同位素、苯及甲苯碳同位素、在线同位素质谱和流体包裹体技术,比较系统研究了盐城凹陷天...
  • 作者: 张光亚 王红军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50-52
    摘要: 塔里木克拉通盆地具有海相多旋回发展的特征。相应地,油气藏的形成宜具有多期性。对于这类复杂盆地的油气勘探,必须有一套合适的勘探对策,它取决于对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程度。通过对塔中、塔北、哈得逊、...
  • 作者: 曹兰柱 赵力民 郎晓玲 金凤鸣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53-55
    摘要: 在现代油气勘探中,利用各种地震信息进行油气预测是地质家们一直探索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与地层构造、岩性圈闭或储集层有关的地震信息寻找孤立砂岩体、河道砂体、沙坝...
  • 作者: 张宇 杨杰 王巍 胡菊芳 赵菊英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56-59
    摘要: OFA系列石油荧光分析仪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与上海三科仪器有限公司合作研制开发,既能检测轻质油、凝析油、煤成油, 反映各种原油样品的二维荧光全貌,又能实现较准确定量和排除钻井液添加剂...
  • 作者: 赵庆飞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60-63
    摘要: 储采比是油气产量保证程度的一种指标,是石油工业内部一个重要的比例关系。在国外已被用于分析、判断油气田建设规模、生产形式、稳产形势和合理开发方案;国内也有很多学者、专家对这一重要油气田参数进行...
  • 作者: 宋新民 杨思玉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64-67
    摘要: 合理的井网型式对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大量低渗透油田的开发实践表明:传统的正方形反九点井网及三角形井网对于中、高渗油田比较适用,而对于低渗透油田局限性显著。通过一些科学的抽象,将储...
  • 作者: 杜志敏 王自明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68-72
    摘要: 基于流固耦合力学理论和热力学理论,建立了变温条件下弹塑性油藏中多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假设油藏中岩石固相骨架是可变形的,孔隙流体压力、温度场的变化将导致油藏内有效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岩石骨架变...
  • 作者: 孙彦达 王永卓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73-76
    摘要: 根据裘皮公式的基本原理,认为探井试油阶段和开发稳产阶段的产量关系不具有相关性,而产能(比采油指数)的相关性极好。以此为基础,根据大庆外围低-特低渗透油田7个开发区块的探井、开发井比采油指数资...
  • 作者: 彭苏萍 黎洪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77-79
    摘要: 确定气井产能有回压试井、等时试井与修正等时试井,这些方法所需的试井时间长,增加勘探成本且浪费资源。为此研究了利用不稳定试井资料确定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的新方法,并以KL203井为例,比较了计算气...
  • 作者: 李凤华 李秀娈 王静 祁凯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80-81
    摘要: 目前辽河油田的中深层稠油油藏大多数主力区块已进入蒸汽吞吐的中后期,蒸汽驱是蒸汽吞吐后提高采收率最有效的接替技术。对于不适合转蒸汽驱的稠油油藏如何提高采收率,在曙光油田杜66块曙43-530井...
  • 作者: 何文祥 刘逸 李才学 王培荣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82-83
    摘要: 传统的指纹法以指纹比值为参数,需要大量配比试验,原油气相色谱绝对定量法以指纹绝对浓度作参数,既可节省工作量,又可提高分析精度。可用于测定混采井产液剖面的气相色谱指纹法近年快速发展。具体方法是...
  • 作者: 付国强 刘迎贵 唐伟 张国栋 翟瑞国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84-86
    摘要: 针对河流相储集层薄、纵横向变化大、连续性差和泥质干扰严重等特点,从储集层追踪、储集层特征参数的提取与结构重建等方面入手,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波阻抗技术、地质统计学和多元统计等对河流相储集...
  • 作者: 张传宝 李殊丽 杨卫东 赵爱武 陈蓉 马葵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87-88
    摘要: 二连盆地吉和油田位于马尼特坳陷阿南凹陷阿南斜坡带的吉和北鼻状构造,已探明含油区块2个:Ha76井断块和Ha78井断块,共上交石油地质储量437×104t,其中Ha76井断块已投入开发。油田储...
  • 作者: 冯京海 王富华 邱正松 陈永浩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89-91
    摘要: 有效选取代表储集层特性的圆柱状岩心是利用岩心流动实验进行油气层损害机理研究的前提。胶结强度较弱的疏松砂岩油藏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获得成形岩心,给油气层保护技术研究造成很大困难。研制了一种岩心封固...
  • 作者: 严启团 刘素民 郭和坤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92-93
    摘要: 环境扫描电镜是国际上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在常规扫描电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应用ESEM2020型环境扫描电镜常温环境台的功能,通过观察水蒸气在样品表面凝结速度的快慢和凝结水滴与样品表...
  • 作者: 于会宇 刘波 赵翰卿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94-96
    摘要: 针对油田开发中基础而关键的储集层精细划分对比问题,研究并比较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与储集层精细描述技术在理论、原理、方法、应用及概念上的异同。这两种储集层精细划分方法的理论精髓皆为旋回(自旋回...
  • 作者: 兰玉波 王松波 王秀娟 赵永胜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97-98
    摘要: 通过对"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判断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发展历程的回顾,从理论上指出该数学模型实质是将概念简单化外延的结果,即将基于厚壁筒理论的用以确定井壁处初始的与垂向应力无关的垂直裂隙需要的最小...
  • 作者: 张同兴 林莉 苏茂森 范玉林 闫东育 黄国平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99-100
    摘要: 根据东濮凹陷文留地区L1238测线、L1476测线、L1585测线具有盐丘地震反射的大部分特征,结合过测线的文19井、文69井、文64井、文218井的实钻沙三段盐岩资料,认为东濮凹陷存在盐丘...
  • 作者: 冯建辉 张亚敏 王婧韫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101-103
    摘要: 中非右行走滑断裂东端南侧形成苏丹的M盆地等一系列走滑型盆地。FL凹陷位于M盆地东北端,为典型的张扭性凹陷,基底为前寒武系变质岩系,沉积盖层主要是白垩系。下白垩统阿布加布拉(Abu Gab...
  • 作者: 张清 徐旺 石宝珩
    发表期刊: 2001年6期
    页码:  104-110
    摘要: 就发表于天津《今晚报》的何建明《"中国石油之父"与大庆油田》涉及的九则史实澄清事实。一则:黄汲清先生是我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石油普查方面的卓越工作为大庆油田的发现打下了基础,...

石油勘探与开发基本信息

刊名 石油勘探与开发 主编 戴金星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  主管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0-0747 CN 11-2360/TE
邮编 100083 电子邮箱 skykeg@Petrochina.com.cn
电话 010-83593349;8884;8167;7424 网址
地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石油勘探与开发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优秀石油科技期刊奖
2. 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第一届)
3. 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96第二届)

石油勘探与开发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