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实验地质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石油实验地质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eriment

CACSCDJSTAJCSTPCD

影响因子 1.9505
本刊是一份报道我国油气普查、勘探及开发成果,反映我国石油地质研究水平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它创办于1963年,现为双月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化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承办。 本刊遵循"双百"方针,提倡学术民主,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发展我国石油科技事业和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率服务。本刊紧密结合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战略,以石油...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ISSN:
1001-6112
CN:
32-1151/TE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214126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07
总下载数(次)
1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吴根耀 朱德丰 杨建国 梁兴 梁江平 里群 陈方鸿 马力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9
    摘要: 研究继承性构造与新生构造并存的时空发育特征是"盆""山"耦合理论指导油气勘探的一个切入点.文章从超大陆旋回,成盆动力学和含油气构造带研究3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寻根溯源",在具体分析每一阶段的...
  • 作者: 何秀彬 李书兵 李志奎 罗啸泉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0-14
    摘要: 在对国内外推覆带油气研究现状调研的基础上,从构造形变、盖层及油水与油气保存关系等方面,对龙门山逆冲推覆带油气保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在区带评价的基础上,指出江油-都江堰断裂以...
  • 作者: 张文才 徐德军 李艳军 杜秀娟 苏瑜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5-18,23
    摘要: 伊朗Y油田含油层系Sarvak组油气储集层主要为富含蛤类化石的白垩质灰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孔隙和洞,为中孔低渗-特低渗型储层.沉积环境为浅海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斜坡及礁边缘相.储层层内相对均质...
  • 作者: 刘廷海 刘明玲 姚长华 徐长贵 李慧勇 邓津辉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9-23
    摘要: 渤海海域辽东湾地区中南部近2年发现了一系列薄层泥岩作为有效盖层的油气藏.文章较全面地总结了薄层泥岩盖层特征及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薄层泥岩盖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 作者: 何金海 李群 王保才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24-27
    摘要: 通过对岩心、钻/测井及地震资料进行层序分析,将2套储油层合并到层序1的低位体系域中,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中部MXZ地区隐蔽油气藏成因模式.对层序1界面追踪发现,在坡折带附近低位域前积现象明显,沉...
  • 作者: 于水 康洪全 聂志勐 许晓明 骆宗强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28-34
    摘要: 坎波斯盆地、尼日尔三角洲和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这3个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既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点,其不同之处表现在:①坎波斯盆地和尼日尔三角洲均只有一期裂谷,西北大陆架各盆地均有多期裂谷,这种...
  • 作者: 冯子辉 梁江平 赵波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35-40,45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相标志和测井相研究表明,松辽盆地安达地区泉头组四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2种亚相,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决口扇、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和席状砂6种微相...
  • 作者: 姜福杰 李霞 武丽 马中振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41-45
    摘要: 柴北缘南八仙油田有近50年的开发历史,储层的综合评价对于剩余油的挖潜具有重要的意义.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碎屑成分中杂基、胶结物含量较高;孔隙类型主要为原...
  • 作者: 姜磊 李开开 蔡春芳 蔡镠璐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46-51
    摘要: S88及TS1井是塔河油田钻遇下古生界巨厚白云岩地层的典型钻井.对这2口井的岩样进行岩心观察、矿物鉴定、流体包裹体测温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S88井奥陶系蓬莱坝组及TS1井寒武系下丘里塔格组白...
  • 作者: 刘光祥 彭金宁 管宏林 罗开平 邓模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52-57,63
    摘要: 对湖北长阳地区上震旦统-下三叠统系统的镜质体(沥青)反射率和伊利石结晶度测试分析表明,在二叠系-志留系上部和志留系底部-下寒武统上部存在2个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和伊利石结晶度异常带.综合分析认为...
  • 作者: 吕剑虹 周新科 朱建辉 王保华 胡宗全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58-63
    摘要: 建立在盆地叠加改造分析基础上的TSM盆地模拟,揭示了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多套不同类型烃源岩的生烃演化.济阳、临清坳陷上古生界烃源岩在中三叠世末之前大体进入生烃门限,印支运动造成区域性生烃停滞,...
  • 作者: 李姝 王广利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64-66,70
    摘要: 24-降胆甾烷是出现在原油和沉积有机质中的一类重要分子化石,其在地层中的分布与地质时代、古气候和沉积相等有关.国内外研究表明,硅藻是24-降胆甾烷的重要生源.通过研究发现,在缺少硅藻化石的渤...
  • 作者: 张志荣 张渠 秦建中 蒋启贵 饶丹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67-70
    摘要: 单体油气包裹体有机成分分析技术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与难题.将显微激光系统与色谱质谱分析系统通过进样、富集系统进行连接,研发出单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仪,并利用激光剥蚀技术打开单体包裹体,对有机质先...
  • 作者: 张大江 张水昌 杨爱迪 王汇彤 魏彩云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71-75
    摘要: 首次对不同120型号的国产Y型分子筛对生物标记化合物甾烷和藿烷等的柱层析吸附-脱附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发现:USY,DNSY和DASY分子筛对甾烷、藿烷具有相同的吸附,不能用于甾烷、霍烷...
  • 作者: 卢丽 宁丽荣 李武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76-82
    摘要: 针对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分析油田水中常量离子的缺点,开展了油田水离子色谱分析技术研究,并应用到泌阳凹陷安棚油田的油田水分析中,为油田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数据.研究成果表明安棚油田储层条件较差,不...
  • 作者: 李峰 杨敏 窦之林 陆正元 鲁新便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83-86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致密碳酸盐岩缝洞油藏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天然裂缝和酸压裂缝沟通大型管道状洞穴构成的复杂系统.塔河油田四区TK461,TK435,TK455和TK432等4口相互连通的油井见水开发过...
  • 作者: 朱德丰 李忠权 杭文燕 王雪峰 蒙启安 陈均亮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87-92
    摘要: 视频率是地震资料解释参考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地震剖面视频率和构造演化、构造控制沉积、构造抬升剥蚀、不同期构造作用强烈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因素是影响地震剖面视频率变化的一...
  • 作者: 孙卫 王瑞飞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93-97
    摘要: 通过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透砂岩微观模型水驱油实验,探讨了驱油效率的控制因素.研究发现,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过程中,润湿性不同,驱替机理不同.水湿储层表现为驱替机理和剥蚀机理;油湿储层表...
  • 作者: 刘文汇 孙冬胜 孟庆强 金之钧 陶成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98-100
    摘要: 利用饱和食盐水进样测试微量氢的同位素组成时,水蒸气对氢同位素组成具有较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对色谱柱进行除水时,浓度为0.1%的氢,其6次的同位素组成测试值的标准偏差为17.15,表明尽管...
  • 作者: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1期
    页码:  100,封3
    摘要:
  • 作者: 何争光 刘永涛 刘池洋 赵俊峰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01-107,114
    摘要: 南华北是我国油气勘探久攻未克的地区之一,客观评价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及其作用过程,是该地区勘探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对600余组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并结合其它古温标的分析,较全面评价了该地区古...
  • 作者: 丁勇 云金表 何治亮 夏东领 张涛 彭守涛 汲生珍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08-114
    摘要: 通过对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30多口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地球物理等第一手资料系统分析,结合岩心、薄片观察和地化分析等研究,认为区内奥陶系一间房组储层基质孔隙度较低,溶蚀孔、洞、缝和构造缝是主要...
  • 作者: 王德喜 陆建林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15-119
    摘要: 长岭断陷火山岩是天然气勘探新领域,通过对长岭断陷火山岩岩性、岩相进行系统分析,结合构造旋回演化及火山喷发强度的变化,对火山活动旋回进行了系统划分,将营城组划分了三级及四级旋回;对长岭东部地区...
  • 作者: 周文 宋荣彩 晏宁平 王辛 谢润成 赵安坤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20-123,128
    摘要: 靖边气田盒8段砂岩地层成藏条件优越,是重要的产能接替层位.但该套砂岩致密,物性较差.通过岩石学、沉积相、成岩作用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盒8段砂岩岩性特征、物性特征,表明盒8段砂岩整体上为低孔、特...
  • 作者: 季汉成 张琴 朱筱敏 王勋杰 蒋永福 陈祥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24-129
    摘要: 依据岩心及钻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南华北盆地周口坳陷谭庄凹陷下白垩统储集体成因类型及物性特征进行_r研究.谭庄凹陷在早白垩世存在南、北两大物源,南部以发育来自南部物源的扇三角洲为主,北部以...
  • 作者: 王恕一 管宏林 蒋小琼 鲍云杰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30-135
    摘要: 普光气田和建南气田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两气田的主力产层二叠系长兴组、三叠系飞仙关组均为礁滩沉积,但储层规模、储集性却差异很大.普光气田储层厚度大、物性好,以中孔中渗、高孔高渗的大套溶孔白云岩...
  • 作者: 张道伟 欧成华 王明筏 薛建勤 路俊刚 陈世加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36-139,146
    摘要: 干柴沟地区位于柴西南区向柴西北区的过渡地带,南部紧邻狮子沟富油凹陷,是柴达木盆地勘探热点地区,但目前还没有获得突破.在综合分析源岩、储层抽提物地化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干柴沟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和...
  • 作者: 任延广 刘文龙 吴朝东 罗佳强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40-146
    摘要: 徐家围子断陷是一个构造格局呈西断东超、地层厚度西厚东薄的箕状断陷盆地,在沉积上具有多沉积中心、多物源和近物源的特征,北部安达地区火山是主要物源区.通过对研究区20多口井的岩心观察、以及测井、...
  • 作者: 丁晓琪 向雷 张哨楠 段杰 黄擎宇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47-153,158
    摘要: 基于岩石薄片的系统鉴定,将钻井岩心和地表露头样品相结合,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组白云岩主要由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组成.准...
  • 作者: 云金表 牟琨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发表期刊: 2010年2期
    页码:  154-158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现今处于前陆盆地坳陷中.侏罗纪车莫古隆起的发育,一方面为早期成藏提供了构造背景,另一方面古隆起控制了河流三角洲砂体发育,不整合、地层超覆的分布.故本区形成了地层、岩性、断层三者...

石油实验地质基本信息

刊名 石油实验地质 主编 叶德燎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管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1-6112 CN 32-1151/TE
邮编 214126 电子邮箱 sysydz.syky@sinopec.com;sysd@chinajournal.net.cn
电话 0510-68787203,68787204 网址 www.sysydz.net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2060号

石油实验地质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