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Oil & Gas Geology

CACSCDEIJSTAJCSTPCD

影响因子 2.1658
本刊是一份刊载我国石油勘探、科研最新成果,反映我国石油地质研究水平的学术性刊物,大16开本,双月刊。自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以学术水平和学术导向作为期刊的特色。《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为我国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并被相关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及管理部门认定为学位、职称和评奖的重要的标志性期刊。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 更多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期刊荣誉: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期刊一等奖(01)  全国优秀期刊三等奖(96)  湖北省优秀期刊奖(95、99、01) 
ISSN:
0253-9985
CN:
11-4820/TE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083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出版文献量(篇)
26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06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石广仁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10
    摘要: 对于定量模拟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首先简要讨论初次运移(排烃),然后主要重点放在二次运移(烃类运移聚集).关于初次运移,建议采用简单但争议少的方法计算排烃,其正确性由二次运移的模拟结果是否接近勘...
  • 作者: 周廷全 张水昌 程付启 金强 马凤良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1-16,25
    摘要: 柴达木盆地东部涩北一号气田由7个纵向叠置的气藏组成,各气藏中生物气的富集程度相差悬殊.为了查明生物气富集的控制因素,首先以单储系数、储量丰度和试气产量为依据,将7个气藏划分为高富集与低富集两...
  • 作者: 刘惠民 李兆奇 李纯泉 蔡李梅 郝雪峰 陈红汉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7-25
    摘要: 通过对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砂岩储层中376块流体包裹体样品的系统分析,将研究区的油气充注划分为3个期次,并确定出3期油气充注发生的时间.运用流体包裹体PVT热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获得了3个充注期...
  • 作者: 李本亮 李选 杨庚 王晓波 石昕 管树巍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26-32
    摘要: 根据地面地质调查资料、卫星遥感影像地质解译成果、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最新解释以及地震剖面资料综合研究,认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斜向挤压构造是由该区发育的达拉布特左行走滑断裂、西北缘...
  • 作者: 吴光华 林会喜 汪生好 王红亮 高小鹏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33-40
    摘要: 在岩心、钻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古近系在营组发育有较深水湖 -浊积扇、扇三角洲 -滑塌浊积扇、辫状三角洲、低弯度河 -泛滥平原等沉积体系,并分析了其沉积相构...
  • 作者: 任景伦 刘华 蒋有录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41-46
    摘要: 东营凹陷现河庄油田河31区块输导体系特征及其与中浅层油气藏成藏规律的关系表明,对油气运移起重要作用的输导体系主要有断层和砂体,油气的富集不单独受控于砂体和断层的分布,断 -砂时空配置关系决定...
  • 作者: 刘杰 狄永军 王成 肖勇 赵海玲 黄微 齐井顺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47-52,58
    摘要: 岩相学研究表明火山岩中玻璃的脱玻化作用可以产生相当数量的微孔隙,所观察到的微孔隙为脱玻化孔和脱玻化形成的矿物与流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孔隙之和,统称为脱玻化孔.球粒流纹岩、熔结凝灰岩中脱玻化孔...
  • 作者: 刘建军 刘建锋 刘金库 彭军 汪彦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53-58
    摘要: 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川中 -川南过渡带荷包场、界市场地区(简称包界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砂岩储层中绿泥石环边胶结物的产状、形成条件及其对储层孔隙的保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 作者: 于炳松 刘永顺 杨永恒 聂保锋 许哲平 阳效法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59-67,73
    摘要: 通过对塔中 -巴楚地区奥陶系钻遇侵入体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等的详细研究,探讨了其热效应及对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塔中 -巴楚地区碳酸盐岩中的层状侵入体为紫苏辉长岩和...
  • 作者: 张水昌 王晓梅 米敬奎 陶士振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68-73
    摘要: 对松辽盆地高含CO2气藏储层包裹体及其气体组分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储层中CO2包裹体不发育,包裹体中CO2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气藏中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有比较大的差别,包裹体中的CO2显示有机...
  • 作者: 姚素平 张科 房洪峰 焦堃 胡文瑄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74-84,89
    摘要: 根据沉积有机相基本的有机岩石成分组成,结合三叠系延长组地层的沉积相和富集及分散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煤和烃源岩划分为陆地森林(沼泽)有机相(A)、湿地森林(沼泽)有...
  • 作者: 林腊梅 王力 王娟 王婷婷 王秀红 胡晓庆 金强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85-89
    摘要: 济阳坳陷民丰地区天然气存在源岩热解和原油裂解成因的争议,利用古近系沙四段烃源岩、原油样品的热模拟实验与地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源岩热解气和原油裂解气的鉴别标志.源岩热解气以甲烷的快速生成...
  • 作者: 宋成鹏 张晓宝 徐子远 汪立群 马立协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90-96
    摘要: 测试并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9个油气田(圈闭构造)第三系和白垩系35个天然气样品的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建立了柴北缘天然气成因类型的判识指标,划分其热演化阶段,并进行了气源判识.研究结果表明:1...
  • 作者: 柳少波 洪峰 王兆宏 魏立春 鲁雪松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97-101,107
    摘要: 运用CO2碳同位素、3He/4He和CO2/3He比值判断松辽盆地高含量的CO2皆为幔源成因.松辽盆地CO2的分布具有极大的不均匀性,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CO2在含量上具有"两端元"的分布...
  • 作者: 王军 赵良金 黄新文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02-107
    摘要: 对文东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油藏利用岩心、薄片观察、压力恢复试井研究了天然裂缝的存在.通过凯塞效应、波速各向异性、古地磁、井孔崩落掉块等方法研究了地应力特征.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大断层...
  • 作者: 侯连华 匡立春 王京红 邹才能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08-115
    摘要: 根据富油气凹陷油气分布特征及剩余油气资源量分布规律,提出富油气凹陷中的有利区带是下一步勘探重点,主力勘探层系及上、下层系是精细勘探重点层位.在分析制约老油气区勘探关键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老...
  • 作者: 崔海峰 张年春 滕团余 郑多明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16-121
    摘要: 塔里木盆地牙哈断裂构造带寒武系潜山地层剥蚀严重,由上寒武统、中寒武统和下寒武统白云岩组成.寒武系潜山储层主要分布在潜山风化壳,厚度不超过100 m,总体上属于裂缝 -孔洞型复合型储层,储层孔...
  • 作者: 张烈辉 普艳伟 王健 袁迎中
    发表期刊: 2009年1期
    页码:  122-126
    摘要: 水平井是开发低渗透气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低渗透气藏存在着启动压力梯度效应以及高速非达西渗流时的紊流效应.通过建立和求解包含水平气井井身结构参数、近井区高速非达西渗流条件下气体紊流因素以及启...
  • 作者: 云金表 周波 金之钧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27-135
    摘要: 根据斜坡带的形成和演化特点,将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斜坡带划分为3类,即同沉积古斜坡、构造斜坡和叠合斜坡.按照沉积物的补偿特征,斜坡又可分为上斜坡和下斜坡.前者是台地的的延伸,后者是盆地区的延伸....
  • 作者: 寿建峰 张惠良 张荣虎 沈扬 赵力彬 马玉杰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36-142
    摘要: 库车坳陷东部山前复杂构造区储层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埋深及构造应力等多种因素控制,有效储层分布预测难度大.通过综合研究,首次建立起库车东部白垩系对比关系,明确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在库车东部广泛分...
  • 作者: 云露 何发岐 盛湘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43-148
    摘要: 塔河油田石炭系卡拉沙依组油层主要分布在卡三段和卡四段的砂泥岩互层中,根据钙质含量引起的电阻率和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变化和旋回特征将卡三、四段进一步自上而下分为Ⅰ,Ⅱ,Ⅲ,Ⅳ,Ⅴ油组.各油组厚度一...
  • 作者: 惠宽洋 李仲东 李良 过敏 郝蜀民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49-155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泥岩压实资料、孔隙演化、压力成因、气水分布、天然气运移和成藏特征等分析研究,结合前人的成果资料,对上古生界气藏与典型深盆气藏特征进行了详细对比.研究认为,如果仅从...
  • 作者: 刘新社 李士祥 邓秀芹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56-161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机理,在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基础上,明确了钠长石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的早期充注过程中,石英加大边中包裹体形...
  • 作者: 何国贤 刘忠群 沈昭国 董昭雄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62-167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二叠系山1段主要发育河床滞留、分流河道、河道砂坝、心滩、天然堤、决口扇、河间洼地和河漫沼泽8种沉积微相,储层主要发育在分流河道和心滩沉积微相.储层综合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
  • 作者: 刘建清 朱忠发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68-176
    摘要: 从构造作用最重要的沉积记录入手,结合大量玄武岩成线状、面状喷溢,同生断层发育,表层褶皱、断裂构造形迹体系与台地断块间存在相互制约关系等进行研究,发现上扬子台地从形成到结束历经3次大落大起、无...
  • 作者: 汪新伟 沃玉进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77-187
    摘要: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野外构造剖面、地震-地质解释、钻井资料等,总结出中、上扬子地区发育单层、双层和三层结构等3大类共计11小类的地质结构类型,分5个区带剖析了区内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分带性...
  • 作者: 刘乐 李春霞 杨明慧 郑晓凤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88-194,222
    摘要: 在岩心、薄片及FMI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和地震相干体切片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辽西低凸起太古界变质岩潜山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垂向成像测井响应特征、含油层段物性特征及裂缝发育带平面分...
  • 作者: 张慧婷 朱蓉 李梅 楼章华 田炜卓 金爱民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195-202
    摘要: 通过对松辽盆地油田地下水的深入研究,发现多数影响因素对地下水化学性质的影响随着埋深的增加发生阶段性的变化,从而导致油田水化学的垂直分带性.根据地下水矿化度和Cl-浓度变化特征,从浅到深可以划...
  • 作者: 付广 卢双舫 王民 薛海涛 郭晓博 陈勇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203-209
    摘要: 根据天然气扩散原理、物质平衡原理和烃浓度封闭机理建立了多套源岩天然气扩散损失评价模型.选取松辽盆地北部浅层多套生物气源岩为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4个层位现今累积生气量达385.7×10...
  • 作者: 唐跃刚 房新娜 石胜群 苏永进
    发表期刊: 2009年2期
    页码:  210-214
    摘要: 在区域构造演化、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重点开展了储集层、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研究,建立起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涠洲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基本信息

刊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主编 何治亮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主管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0253-9985 CN 11-4820/TE
邮编 100083 电子邮箱 ogg.syky@sinopec.com
电话 010-82312164;82312320 网址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67号北京奥运大厦中石化1206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期刊一等奖(01)
2. 全国优秀期刊三等奖(96)
3. 湖北省优秀期刊奖(95、99、0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