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科学与艺术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8351
总下载数(次)
2

陶瓷科学与艺术

Ceramics Science & Art
曾用名: 陶瓷工程(1965-2000)|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至今)

CA

影响因子 0.0857
主办单位:
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ISSN:
1671-7643
CN:
43-1375/TS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412007
地址: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文献量(篇)
8351
总下载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畅维臻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54-57
    摘要:
  • 作者: 王新会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58-60
    摘要: 我国陶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对促进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瓷器是我国人类的伟大发明,外国人最早认识中国是从瓷器开始的。瓷器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世界各地,“瓷器”英文就是中国“China”。“陶艺”...
  • 作者: 滕召阳 邹幸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61-62
    摘要: 2012年3月19日上午,陕西省西安财经学院文艺系沈奇教授来醴陵作题为《当代陶瓷艺术发展散论——兼谈釉下五彩瓷创作》的学术讲座。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63-65
    摘要: 《隐形青花瓷》画种 《东风巨龙朝牡丹》16*骨瓷日光盘陈设摆件作品现为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中国陶瓷馆研究员,世界华人优秀艺术家,罗秋泉设计创作作品。
  • 作者: 周豪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66-66
    摘要: 紫砂陶刻是紫砂壶最主要的装饰方法。由于紫砂陶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故易于在紫砂陶上进行雕刻,它汇集文学、书法、绘画、全石篆刻诸艺术于一体,形成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装饰工艺。
  • 作者: 董彩芬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67-67
    摘要: 宜兴紫砂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和较深文化底蕴的民间工艺,它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宜兴紫砂的艺术特色,在于一个“独”字。即独具风貌、独具匠心、独领风骚,它经历代艺人的创作逐趋完善,但又在继承之中不断...
  • 作者: 柯俊峰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68-68
    摘要: 陶刻,是紫砂艺术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紫砂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集书法、绘画、金石、文学修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 作者: 沈更轶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69-69
    摘要: 紫砂,即紫砂陶、紫砂器,其代表器即紫砂壶。紫砂质地古朴纯厚,不艳不俗,表里一致;造型稳重大方,潇洒飘逸,凝重雅致,色泽如铁如石,似金似玉,耐人寻味。
  • 作者: 许亦晖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0-70
    摘要: 宜兴紫砂初创于明代正德年问,其制作技艺在明清两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艺的精湛,方中矩,圆中规,集天下万物之美于一壶,艺术上的高度概括使紫砂器集形的简练与技的精到于一身,由于文人的参与给紫砂壶...
  • 作者: 姚华君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1-71
    摘要: 紫砂,即紫砂陶、紫砂器,其代表器即紫砂壶。紫砂质地古朴纯厚,不艳不俗,表里一致;造型稳重大方,潇洒飘逸,凝重雅致,色泽如铁如石,似全似玉,耐人寻味。
  • 作者: 周青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2-72
    摘要: 纵观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熔炼、升华的壶艺文化独树一帜并流传至今。
  • 作者: 周敏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3-73
    摘要: 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于是,紫砂壶也就应运而生,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
  • 作者: 程琦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4-75
    摘要: 宜兴地处苏浙皖三省的交界,宁沪杭三角地带的中心。东临太湖,西频口湖,南峙群山,北通运河,交通十分方便。由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尤其是南部的山区,更富于紫砂矿产和竹木资源。这...
  • 作者: 鲍伯年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5-75
    摘要: 在中国陶艺中。紫砂特殊的品种。它具有与众不同的性能与用途和艺术风格。它是一种实用与艺术高度和谐又妙不可言的特种手工艺品。俗话说的好。“外类紫玉,内如碧云。赏其内彩。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紫...
  • 作者: 顾燕萍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6-76
    摘要: 陶都宜兴坐落于太湖之摈,这里不仅有着江南水乡的秀丽,更以它壶艺的独特艺术魅力而闻名海内,这便是有着“富贵土”传说的紫砂艺术。
  • 作者: 顾正芳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7-77
    摘要: 宜兴市位于江苏省的南部,与浙江、安徽两省交界,又处沪宁杭三角中心,是太湖西岸的重要城镇。因丰富的陶土资源、悠久的制陶历史、庞大的陶瓷产业、杰出的陶艺人才、灿烂的紫砂文化而成为著名的世界陶都。
  • 作者: 陆仕兴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8-78
    摘要: 历代宜兴陶工以他们的勤劳智慧和敢于创造的精神,把大自然赐予的紫砂泥,在他们灵巧的双手雕琢下使其五彩的神韵发挥的淋漓尽致,也使紫砂壶在世界陶瓷史上独树一帜。当今,融日用、观赏、收藏为一体的紫砂...
  • 作者: 钱鸣正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79-79
    摘要: 所谓材质美是决定工艺美术物品审美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质艺术的重要特色之一。古人十分强调工艺物品材质之美,《考工记》中认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为良。材...
  • 作者: 王洪星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80-80
    摘要: 紫砂属于陶瓷范围中的一个奇异门类,利用紫砂泥为原料进行成型的方式无外乎:全手工成型、借用模型制坯辅以手工成型、注浆成型等。而其中全手工成型又包括了一些陶艺门类中通用的盘泥条、围泥片、辘轳拉坯...
  • 作者: 董建平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81-81
    摘要: 在紫砂壶上镌刻书画,当从元代末年伊始,孙道明在订制的茶壶上刻“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陶刻词句。明代天启年间,陈用卿在紫砂大壶上镌刻“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清代制壶名家...
  • 作者: 俞智能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82-82
    摘要: 紫砂光器位居紫砂三大造型之一,它的演变发展过程历经了数百年,可以说它的艺术体系已经初步完善。但是作为艺术必然需要融入时代的特色,而现代紫砂艺术更多的是调节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因此传统光器的大气...
  • 作者: 吴益春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83-83
    摘要: 创作“枫情茶具”,源于在苏州光福浏览时所见。光福山水秀丽,风景宜人,有闻名遐迩的香雪海,无尽的梅树,花光溶溶,溪水清清,令人流连忘返。在光福山,有海上画派著名画僧虚谷之墓。与虚谷同时的海上画...
  • 作者: 周琴
    发表期刊: 2012年2期
    页码:  84-84
    摘要: 宜兴的制陶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考古对宜兴古窑的发掘证实: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阳羡人的祖先就能制陶,到了汉代则大量生产日用陶器,发达的陶艺工业标志着历史上宜兴的繁华。紫砂的原产地...
  • 84. 感恩
    作者: 紫云芳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1-1
    摘要: 初夏的季节,空气中夹杂着少许潮热的湿气。偶尔一阵暴雨落下,顿时清新了整个城市,舒缓了人们的心灵。一颗流浪的心忽然间想到了一个可以安歇的去处一一家。有多久没回家看看,听听家人的倾诉?有多久没看...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2-3
    摘要: 郭韵华,号梅湾村人,1975年出生于湖南涟源,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杨国平、王金石、曾晓浒诸先生。现为青岛农业科技大学传媒学院讲师。居上海。
  • 作者: 刘培全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4-6
    摘要: 三年来,在景德镇看到近百位陶瓷界教授、国大师、省大师和高级工艺美术师等的绘画艺术瓷,主流素质较十年前有相当好的升华,可喜可贺,令人欣慰。高兴中也发现有不少名人的画道功力和作品质性表现实况,引...
  • 作者: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4-4
    摘要: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国瓷研究所——其前身是由曾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先生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至今已逾百年。培养了彭筱琴、张晓耕、吴寿祺等一代陶瓷艺术宗师,独创了举世闻名的醴...
  • 作者: 滕召阳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7-8
    摘要: 现代陶艺的起始就是以强调陶瓷特性及材料审美为主要手段,因而充分发挥陶瓷材料的“泥性”一直为很多陶艺家关注。本文从正面分析“泥性”的重要性,并从其它角度讨论过分追求“泥性”的弊端。
  • 作者: 罗伟文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9-9,41
    摘要: 当这样一种感觉的颜色绘制到瓷胎上,然后上一层透明的釉,再经过烈火烧制,蓝白相配,出来的效果,想必最初另我们的祖先也肯定着实惊艳了很久。难怪古人说:“五彩过于华丽,殊鲜逸气,而青花则较五彩隽逸...
  • 作者: 胡晓洁
    发表期刊: 2012年3期
    页码:  10-12
    摘要: 我国的陶艺教育的发展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从传统到现代,对于作品的形式感的要求日益增强,就我国高校的艺术类课程的安排,将构成学的内容导入到陶艺课程的教学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既强化了学生在构成...

陶瓷科学与艺术基本信息

刊名 陶瓷科学与艺术 主编 邹明林
曾用名 陶瓷工程(1965-2000)|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至今)
主办单位 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1671-7643 CN 43-1375/TS
邮编 412007 电子邮箱 sacm@xcsa.com;sacm111@126.com
电话 0733-22660096 网址 www.xcsa.com
地址 湖南株洲高新区珠江南路248号湖南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

陶瓷科学与艺术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陶瓷科学与艺术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