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炭材料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787
总下载数(次)
3

新型炭材料

New Carbon Materials
曾用名: 新型碳材料

CACSCDEIJSTAJSASCICSTPCD

影响因子 0.8688
本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季刊)。刊载内容为有关炭材料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与炭材料有关的边缘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设有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综述、专论、学术活动信息等栏目。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与炭材料的研究、制造、应用、教学有关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期刊荣誉:
1999年、2000、2001年连续三年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入选2001年度科技部组织的“中国期刊方阵”  荣获中科院2000年优秀期刊三等奖 
ISSN:
1007-8827
CN:
14-1116/TQ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030001
地址:
太原市165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1787
总下载数(次)
3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沈曾民 赵东林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4
    摘要: 用竖式炉流动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外径40nm~70nm,内径7nm~10nm,长度50μm~1000μm,呈直线型,用化学镀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上了一层均匀的金属镍。碳纳米管吸波涂层在...
  • 作者: 刘朗 宋进仁 智林杰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9
    摘要: 以实现人工控制高残炭率浸渍剂性能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沥青组成设计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改性沥青族组成分布与沥青性能之间以及工艺参数与沥青族组成分布之间的关系,通过适当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得到改性沥青工...
  • 作者: 朱文涛 邱新平 黄宇晴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0-14
    摘要: 通过利用Pt(IV)-GICs和Pt(IV)乙炔黑层间化合物来制备应用于甲醇电氧化石墨和乙炔黑载铂催化剂。具体过程如下:在惰性气氛下,利用H2PtCl6与石墨和乙炔黑反应制备层间化合物,再将...
  • 作者: 乔文明 凌立成 刘春林 刘朗 吕春祥 吴东 李开喜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5-18
    摘要: 研究了溶剂处理时间、温度等条件对石油沥青球和煤沥青球的收率、氧化破损率及氧化稳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下用烷烃类浸泡沥青球,可以有效地除去沥青球中的萘和轻组份,打通氧气向内扩散的通道...
  • 作者: 李崇俊 金志浩 马伯信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19-24
    摘要: 以二维渐开线型C/C扩张段为应用背景,比较了硼酚醛与其它耐烧蚀酚醛(钡酚醛、氨酚醛等)的主要理化性能,分析了硼酚醛树脂固化、裂解过程,探讨了炭布/硼酚醛复合材料的固化、后固化、炭化工艺,并以...
  • 作者: 刘占军 刘朗 张光晋 要立中 郭全贵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5-28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掺杂石墨并研究了其导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同条件下制得的纯石墨相比,掺杂石墨的导热系数均有较大的提高。掺杂钛组元可使石墨材料的导热性能有所提高,而硅组元的加入可大大提高石墨材...
  • 作者: 常维璞 沈曾民 田艳红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29-32
    摘要: 选用日本东邦THA-3K型炭纤维经过硼化物溶液浸渍,然后在1900℃~2500℃温度范围内进行高温热处理。采用X-ray衍射技术测定了渗硼前后炭纤维晶格参数和取向指数的变化。研究了渗硼对炭纤...
  • 作者: 周序科 巴力学 徐红军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33-39,32
    摘要: 采用超细石油焦粉为主要成分,添加复合氧化物陶瓷粉末,制备一种高强、耐磨的炭石墨基体;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控制石墨化程度;采用热等静压浸银新方法达到密实增补强度。M209G浸银炭石墨复合材料具...
  • 作者: 刘朗 宋进仁 张丽芳 要立中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0-43
    摘要: 以吡啶硼烷为添加剂对煤焦油沥青进行改性,考察了工艺条件(硼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改性沥青软化点、残炭值及其族组成的影响。发现吡啶硼烷参与并促进了沥青分子的反应,其结果是随着硼添加量的...
  • 作者: 刘守新 张世润 李海潮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3-62
    摘要: 主要研究了以流化床再生法对污水处理用粉状活性炭进行再生的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再生温度、再生活化气组分、水分含量、滞留时间、进料速率等对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及再生减量的影响。在本研究范围内,确定了...
  • 作者: 荣海琴 郑经堂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4-48
    摘要: 聚丙烯腈(PAN-polyacrylonitrile)活性炭纤维(ACF-Activatedcarbonfiber)经浸渍处理后,通过低温氮气吸附法测定了其吸附等温线,并通过BET方法计算了...
  • 作者: 周绍建 崔红 李瑞珍 苏君明 苏哲安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49-52
    摘要: 研究了密度为0.86g/cm3的整体毡C/C坯体(CVD致密后)随着浸渍致密次数的增加,C/C复合材料的密度、开孔率、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针刺整体毡C/C复合材料随树...
  • 作者: 康飞宇 沈万慈 顾家琳 高勇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53-57
    摘要: 测量了不同密度柔性石墨板的拉伸强度、压缩率和回弹率等力学性能。研究了可膨胀石墨膨化倍率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认为柔性石墨的抗拉强度主要来自于膨胀石墨解理表面起伏之间相互锁合的机械力——一种内部...
  • 作者: 刘明国 河村博之 谢剑 赵彤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63-66
    摘要: 由于炭布种类繁多,其力学性能差别也较大。在炭布用于实际工程之前,应有一套合理的测试方法,用以测定炭布的拉伸强度及弹性模量等有关的力学性能指标。参照日本的有关试验方法,对国内外的多种炭布和粘接...
  • 作者: 刘畅 成会明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67-71
    摘要: 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电弧放电法、激光烧蚀法和有机物催化热解法。首先综述了近年来应用电弧放电方法制备纳米碳管的研究进展,然后概述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普通电弧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
  • 作者: 刘春燕 唐致远 徐国祥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72-75,71
    摘要: 对五种掺杂型炭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嵌入机理作一综述。同时提出,除了炭材料的改性以外,硼、硅、磷和矾等四种元素在炭材料中的掺杂也将是未来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方向。
  • 作者: 李国希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76-79
    摘要: 根据实测高精度氮气吸附等温线详细介绍了活性炭纤维微孔结构的分析方法如DR图、t图和αs图。由这三种分析方法获得的活性炭纤维的微孔容量相同,由t图和αs图获得的微孔结构参数也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 18. 核石墨
    作者: 徐世江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1期
    页码:  80,62
    摘要:
  • 作者: 乔文明 光来要三 前田岳志 堀雄一 持田力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7,13
    摘要: 以煤焦油基活性炭(TAC)和椰子壳活性炭(CAC)为原料,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为粘接剂,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增塑剂,通过混合、成型、硬化及炭化处理,最终制得固体活性炭。详细地...
  • 作者: 刘振宇 吴卫泽 朱珍平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8-13
    摘要: 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以浓硫酸和浓硝酸为氧化剂,可得到易溶于碱性水溶液的水性中间相沥青。详细考察了沥青氧化条件对水性中间相沥青收率的影响,以及水性中间相沥青的元素和官能团组成。结果发现,反应温...
  • 作者: 吴明铂 张玉贞 李兆丰 查庆芳 郭燕生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4-18
    摘要: 考察了大直径中间相沥青纤维熔纺过程中中间相沥青在喷丝板微孔区内的流动特性及剪切速率。随熔纺温度及挤出流量的增加,中间相沥青在喷丝板微孔区内的剪切速率相应增加。熔纺时控制了挤出流量和牵伸速率的...
  • 作者: 刘朗 史景利 宋进仁 张东卿 智林杰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19-23
    摘要: 通过采用常压热缩聚、压力热缩聚、硫氧化等常规工艺和以呋喃树脂、均四甲苯和石油沥青为共炭化剂进行共炭化的方法对煤沥青改性,比较了不同工艺和不同共炭化剂对改善沥青浸渍剂综合性能的效果,希望提高沥...
  • 作者: 何少龙 沈建其 王新庆 王淼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4-26,65
    摘要: 在将单壁纳米碳管当作巨正则系综的基础上,定义了两个序参量,对其储氢机制作了研究。认为纳米碳管之所以能大量储氢的原因是由于解离的氢分子、原子之间形成关联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中空管内压力下降,气体凝...
  • 作者: 单玲 李铁虎 林起浪 陈彦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27-31
    摘要: 首次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对煤沥青进行了改性研究,同时对改性后的煤沥青进行显微结构和耐热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煤沥青不仅出现大量的中间相小球,而且耐热性优良,可作...
  • 作者: 刘先龙 宋怀河 毛义良 陈晓红 高燕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2-35
    摘要: 通过控制吡啶的抽提次数得到一系列不同β树脂含量的沥青中间相炭微球,并在SEM下观察其微观形态,结果表明随着抽提次数的增加,β树脂含量越来越低,并且微球分散越均匀。用这样得到的中间相炭微球在一...
  • 作者: 刘洪波 张红波 谢学华 陈刚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36-39,56
    摘要: 通过考察添加剂加入量与煤沥青的甲苯不溶物含量、软化点、析焦量以及所得沥青焦的抗氧化性和石墨化活性的关系,探讨了添加剂对煤沥青的改性作用及其对沥青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煤沥青中加入适当...
  • 作者: 刘朗 宋进仁 张丽芳 要立中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40-44
    摘要: 以三种不同的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分别与吡啶硼烷反应制备了硼取代中间相沥青。比较了它们的软化点、残炭值、四氢呋喃不溶物(THFI)以及中间相的偏光显微结构。发现煤焦油沥青不同所得结果有显著差别:...
  • 作者: 巩前明 张福勤 陈腾飞 黄伯云 黄启忠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45-48
    摘要: 研究了五种具有二维及准二维结构的炭/炭复合材料在不同石墨化度下各自的电阻率的变化,分析了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石墨化度范围内,随着石墨化度的升高,材料的电阻率都呈下降的趋势...
  • 作者: 凌立成 刘春林 吕春祥 张怀平 李开喜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49-53
    摘要: 无喹啉不溶物煤焦油在300?℃空气吹扫氧化2?h~12?h制备了一系列氧化沥青,氧化沥青的化学结构通过1H-NMR,13C-NMR,FT-IR,元素分析和族组成分析进行,结果表明:空气吹扫可...
  • 作者: 袁存乔 谢自立 郭坤敏 马兰
    刊名: 新型炭材料
    发表期刊: 2001年2期
    页码:  54-56
    摘要: 在半导体领域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过程中,排出含有剧毒AsH3和PH3的氢气,必须经过治理达标才能放空。为此,在从瑞典引进的MOCVD装置VP50-RP中,配套使用了德国Dr...

新型炭材料基本信息

刊名 新型炭材料 主编 成会明
曾用名 新型碳材料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7-8827 CN 14-1116/TQ
邮编 030001 电子邮箱 tcl@sxicc.ac.cn
电话 0351-2025254 网址
地址 太原市165信箱

新型炭材料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1999年、2000、2001年连续三年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
2. 入选2001年度科技部组织的“中国期刊方阵”
3. 荣获中科院2000年优秀期刊三等奖

新型炭材料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