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炎黄地理

YanHuang Geography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030006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李华磊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75-77
    摘要: 如果将一个民族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文化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地理外貌如何变化,文化都记录着城市的前进足迹,京杭大运河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历经了数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
  • 作者: 李鹏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78-80
    摘要: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拥有着丰...
  • 作者: 李鹏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78-80
    摘要: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首批5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拥有着丰...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81-83
    摘要: 明十三陵是北京地区较为著名的历史景点之一,其在历史、人文、社会、地理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更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靓丽瑰宝,炎黄底蕴最主要的体现. 明十三陵的名字由来 明十三陵,顾...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81-83
    摘要: 明十三陵是北京地区较为著名的历史景点之一,其在历史、人文、社会、地理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非同小可,更是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靓丽瑰宝,炎黄底蕴最主要的体现。明十三陵的名字由来明十三陵,顾名思义,...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84-86
    摘要: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太姥山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于2010年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84-86
    摘要: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地带,挺立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背山,主峰海拔917.3米。太姥山是国内唯一的花岗岩丘陵地形上发育的峰林地貌,于2010年列入世界地质公园...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87-89
    摘要: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山体呈双层次式结构,底部为红色燕山时期的花岗岩,顶部为白色的巨石.白石山山体为白色的大理石,大理石是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组成,有透光性.白石山整体...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87-89
    摘要: 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滦源县,山体呈双层次式结构,底部为红色燕山时期的花岗岩,顶部为白色的巨石。白石山山体为白色的大理石,大理石是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石组成,有透光性。白石山整体...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0-92
    摘要: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的象泉河流域,海拔约为37004500米.此地地质复杂,孕育出美轮美奂的自然奇景——古格地貌.古格地貌是地球演变的直接证据,基底岩石是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该层位固结和半固...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0-92
    摘要: 札达盆地位于西藏的象泉河流域,海拔约为3700-4500米。此地地质复杂,孕育出美轮美奂的自然奇景一古格地貌。古格地貌是地球演变的直接证据,基底岩石是侏罗纪灰岩、砂岩和板岩,该层位固结和半固...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3-95
    摘要: 缙云仙都地处浙江境内,是数百万年之前的火山喷发区域.历经多次的火山喷发堆积而成的火山岩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颇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且不同时期的火山活动使得火山岩的形态构成更具特色,形成了一副...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3-95
    摘要: 缙云仙都地处浙江境内,是数百万年之前的火山喷发区域。历经多次的火山喷发堆积而成的火山岩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颇具特色的自然风光。而且不同时期的火山活动使得火山岩的形态构成更具特色,形成了一副...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6-98
    摘要: 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人类留下了无数宝藏,这些宝藏就是各不相同的地形地貌,而这些地形地貌的形成使得我们的土地上出现了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因为不同的原因以及地域性的差异,这些地貌又各自拥有着自...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6-98
    摘要: 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人类留下了无数宝藏,这些宝藏就是各不相同的地形地貌,而这些地形地貌的形成使得我们的土地上出现了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因为不同的原因以及地域性的差异,这些地貌又各自拥有着自...
  • 作者: 刘义菡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9-101
    摘要: 旅游资源是一种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财富,而发展生态旅游保护形式的旅游不仅仅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当地景区环境,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海南地处我国最南部,具有丰富...
  • 作者: 刘义茵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99-101
    摘要: 旅游资源是一种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财富,而发展生态旅游保护形式的旅游不仅仅是对现有资源的一种合理开发和利用,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当地景区环境,提升整体经济效益。海南地处我国最南部,具有丰富...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02-104
    摘要: 张家界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厚.在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乡村智慧旅游也成为了当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02-104
    摘要: 张家界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厚。在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乡村智慧旅游也成为了当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05-108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去各地旅游,而拥有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人文因素的苏、徽州两地则成为了国内旅游的热门选择地.现在许多地区越来越注重旅游文化的发展宣传,本文将从苏...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3期
    页码:  105-108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去各地旅游,而拥有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人文因素的苏、徽州两地则成为了国内旅游的热门选择地。现在许多地区越来越注重旅游文化的发展宣传,本文将从苏...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6-9
    摘要: 茶叶起源于南方,在大运河时代发展 茶文化起源于南方地区.茶文化在南方由来已久,最初北方的饮茶文化尚不普及,所以便有"南人好饮之(茶),北人初不多饮"流传.其实这也实属正常,南方气候潮湿雨水...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6-9
    摘要: 南北方在饮食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南方人喜食米饭,而北方大多偏爱于面食,南方趋咸,北方嗜甜,南方饮茶,北方亦饮茶,只不过北方的茶文化是从南方由京杭大运河带往北方,以此为北方茶文化的开端。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0-13
    摘要: 从历史角度来看京杭大运河游船旅游发展的可实施性 京杭大运河的设立初衷是为了将当时江南的粮食更方便地向北方调取.而在运河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以发现,京杭大运河不仅实现了南粮北运,也给河道旁...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0-13
    摘要: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代表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作为中国三项伟大工程之一,京杭大运河既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工程量最大的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贯通中国五大水系,途经中...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4-17
    摘要: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公元前486年始建,距离今天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经历了几个朝代的通力合作,才在隋朝时期得以完成.自此,京杭大运河在我国...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4-17
    摘要: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全程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现今已经被认证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中国历史以及世界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京杭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经浙江、江苏、河北、天津...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8-22
    摘要: 京杭大运河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沿线的城市通过历史底蕴与城市文化的有效融合可以在展示其文化价值的同时推动当地旅游创新点的构建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18-22
    摘要: 京杭大运河其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沿线的城市通过历史底蕴与城市文化的有效融合可以在展示其文化价值的同时推动当地旅游创新点的构建与经济效益的提升。...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4期
    页码:  23-25
    摘要: 世界遗产 两千多年以来,京杭大运河不仅了哺育和滋养了京杭大运河的两岸人民,同时也为整个中国人民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悠久历史文化和遗迹,目前已经在国家文物部门注册和正式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

炎黄地理基本信息

刊名 炎黄地理 主编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主管单位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邮编 030006 电子邮箱 yanhuangdili@vip.163.com
电话 0351-6080302 网址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炎黄地理评价信息

炎黄地理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