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地理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炎黄地理

YanHuang Geography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出版周期:
月刊
邮编:
030006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出版文献量(篇)
54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张伟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6-8
    摘要: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沿革 京杭大运河的建设起源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工程历时约一千八百多年,从公元前5世纪初开始兴建,经过朝代更迭直到13世纪末才正式完工,其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
  • 作者: 赵力冬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9-12
    摘要: 京杭大运河的建造历史 京杭大运河在历史上有三次大的修建过程.第一次是在隋唐时期开始修建,最终经过人工开凿运河的方式逐渐形成了洛阳、北京、杭州三地相互连接的运河;第二次是在宋朝时期,在当时以...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3-16
    摘要: 京杭大运河以时代见证者的身姿,看见朝堂上波涛诡谲,朝堂下百姓生活的种种,两千多年的时间厚重了它的文化底蕴,多少文学才子、研究专员踏遍两岸,留下关于他的传奇写作;又有多少海外人士,感叹他的神奇...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7-20
    摘要: "文化线路"的发展背景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拥有悠长历史的国家.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古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资源就显得弥足珍贵,大运河凭借其悠久性、文化价值高、典型性的特点,当选...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17-20
    摘要: 文化线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遗珠,是由于人类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丰富、发展,从中发现的新的文化遗产新思路。这种将文化线路作为基点的遗产保护是一种特有的文化资源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及非物...
  • 作者: 姚瑶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21-23
    摘要: 提高对保护的重视 开发活动的基础就是保护,如果不加强保护,开发就会失去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甚至会对整体的风貌产生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遗产带来负性影响.就该项目而言,江苏段全长683千米,南北...
  • 作者: 姚瑶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21-23
    摘要: 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世界级文化遗产项目,其自身具备着较强的关键性和重要性,产业化开发也需要循规蹈矩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为关键、最为核心一部分就是产业化开发,这部分内容具备着一定...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24-27
    摘要: 作为历史上航行时间最长、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从开始修建到封建社会结束,一直扮演着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它坐看运河两岸百姓生活的万千姿态,也以自身的能量带动周边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 大...
  • 作者: 王锐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28-31
    摘要: 常州段大运河承载的历史文化内容 文化遗产是由历史的演变遗留下来的精神或者物质上的财富,它是在历史长河中反映时代文化、艺术以及科学发展的直接载体.运河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变化紧密相连,其中知识...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32-36
    摘要: 大运河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在古代的时候它就推动了沿线城市的发展,到了近现代大运河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依然能够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并形成沿线的文化品牌. 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品牌建设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37-41
    摘要: 运河文化在我国已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对东部大部分的城市都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以天津杨柳青古镇为例,该镇从明朝正式确立和发展,在五百年的风雨中,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颓败,数百年的风风雨雨使得这个城市...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42-47
    摘要: 京杭大运河从春秋时代开挖,在隋唐时期得以应用,到元朝的时候疏通改造,最后成型于清朝时期.大运河沿岸的城市因为运河资源而发展,其中最典型的城市就是天津.天津因为和北京接邻,所以具有得天独厚的政...
  • 作者: 徐皓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48-51
    摘要: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可以称为古代最珍贵的艺术结晶之一.关于秦始皇陵的传说故事还在不断流传,正是因为它的神秘感人们急切地盼望有朝一日可以一睹全景,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
  • 作者: 支艳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52-56
    摘要: 以南海为中心的航路,即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广州通海夷道"舟楫往来频繁,这是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命名.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远达东非和红海,标志着...
  • 作者: 支艳杰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52-56
    摘要: 以南海为中心的航路,即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广州通海夷道”舟楫往来频繁,这是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命名。明代,郑和七下西洋,远达东非和红海,标志着...
  • 作者: 廖姜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57-59
    摘要: 刘震云和吴仕民两位作家,在不同的地域文学作品中都有以宗族为中心,以村民对权力崇拜为主的书写,然而作者对权力的态度上却同中有异.本文试图通过解读二者两部小说家族关系中的"权力游戏",旨从两部小...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60-63
    摘要: 人类文明的信仰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红旗渠的精神远远不止是那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它代表的是中国现时代文化的精神要求,是中国精神的伟大呈现,也是一种伟大而浩瀚的精神食粮.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60-63
    摘要: 红旗渠精神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一面永恒的旗帜,它的存在维系着数代人的信仰,孕育着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如今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水利工程,更是一个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红旗渠的修筑诠释了中国共产...
  • 作者: 何涛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64-67
    摘要: 中国石雕狮子形象具有独特的文化象征和艺术表现形式,堪称中华文化一绝,无论在巍峨的宫殿、尊贵的府邸、庄严的寺庙、肃穆的陵墓,还是在秀丽的园林、寻常的大院,我们几乎都能看到石雕狮子姿态万千的身影...
  • 作者: 刘景浩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68-71
    摘要: 城市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对于旧城改造和历史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部分的历史文化古城在改造的过程中对大批的历史遗迹和古建筑进行了拆除,使得改造后的城...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72-75
    摘要: 台骀庙是人们祭祀汾河之神和祈求风调雨顺的主要场所,其不仅是古代人们克服自然难题的象征,也涵盖着浓浓的区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古代时期人们可以依靠自身的智慧,治理汾河常发的自然灾害,而为了祭奠汾河...
  • 作者: 王军伟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72-75
    摘要: 台骀庙是人们祭祀汾河之神和祈求风调雨顺的主要场所,其不仅是古代人们克服自然难题的象征,也涵盖着浓浓的区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古代时期人们可以依靠自身的智慧,治理汾河常发的自然灾害,而为了祭奠汾河...
  • 作者: 王婷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76-79
    摘要: 牡丹因洛阳而闻名于世,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称,洛阳因此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这里有著名大唐帝国第一、第二高楼的"天堂"和"明堂"遗址,构成了神都洛阳城最恢弘壮丽的天际线,代表了大唐...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80-83
    摘要: 景观特色 八台山分布的寒武纪、二叠纪、三叠纪系碳酸盐岩,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重要地质基础.而多断层和褶皱使得岩石的倾斜程度增加,有的甚至趋于直立,加之岩石裂缝随着时间也在不断发生着侵蚀,这就...
  • 作者: 董肖肖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80-83
    摘要: 八台山位于四川、陕西和重庆三地的交界处,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绝美的绝壁峡谷遗迹,且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本文对四川八台山绝壁峡谷遗迹的特色进行了简单阐...
  • 作者: 林若枫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84-88
    摘要: 横断山脉的介绍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横断山脉的范围很广,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横断山脉究竟有多少条山脉,关...
  • 作者: 寿佳琦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89-92
    摘要: 唐崖州开元寺(观)是唐玄宗时期,由皇帝敕令建立的官寺(观).官寺(观)是唐代通过皇帝诏令在全国诸州统一设立、制度整齐划一、承担若干特殊功能的宗教场所. 唐代,国家设立宗教官寺(寺)是一项重...
  • 作者: 寿佳琦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89-92
    摘要: 唐开元寺(观)是唐崖州的官方寺(观)。玄宗皇帝推行其宗教政策,需要专门的道场进行特殊宗教活动。据此,崖州官员依敕修建开元寺(观)顺理成章。天宝年间,鉴真主持重修崖州开元寺的事迹也佐证了崖州开...
  • 作者: 孟凡晶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93-95
    摘要: 在开发使用土地资源之前,需要借助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在绘制出目标土地附近地形图的基础上,为土地开发使用数量计算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影响下,传统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方式在效率及...
  • 作者: 李今岑 杨建美
    刊名: 炎黄地理
    发表期刊: 2020年5期
    页码:  96-100
    摘要: 文化场馆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场馆,主要有纪念馆、博物馆、图书馆、陈列馆、文化馆和名人馆等类型.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城市文化空间打...

炎黄地理基本信息

刊名 炎黄地理 主编
曾用名 太行山(-2013)
主办单位 山西文化艺术传媒中心  主管单位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出版周期 月刊 语种
chi
ISSN 2096-6185 CN 14-1368/K
邮编 030006 电子邮箱 yanhuangdili@vip.163.com
电话 0351-6080302 网址
地址 太原市小店区党校路11号

炎黄地理评价信息

炎黄地理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