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CSSCI

影响因子 0.4086
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他有关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方面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姜广辉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5-10
    摘要: 竹书文献解读的基础工作是古文字释读,在此基础上,根据竹书文献的性质而有进一步的文献解读或思想史诠释.由于术业有专攻,相关的学术研究是由对应的学术专家来从事的.
  • 作者: 邢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1-18
    摘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诗论>,不仅是先秦孔子诗学的重要原始文献,而且也包含了先秦天道观与宇宙论思想的材料与线索.对于这些材料的考察,一方面是正确解读楚简<诗论>的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也是解决...
  • 作者: 汤斐琼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9-28
    摘要: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由马承源先生等整理、命名,发表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
  • 作者: 王春华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29-31
    摘要: <君子为礼>,是<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五册中的一篇,共16支简,前半部分内容主要是孔子与其弟子颜回的问答.其中第1、2支简文字连贯,无缺文,有完整的内容,我们权称之为首章.
  • 作者: 马德邻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2-38
    摘要: 对语词的考察是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之一,对中国早期哲学的研究,语词考察的重要性尤为显著.<老子>哲学中方位名词"上",以及以"上"所组词语的运用,表达了老子哲学深刻的形上意蕴,彰显出<老子>哲...
  • 作者: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8,55,62,81,96
    摘要:
  • 作者: 江向东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39-48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之"知识理论"维度的缺失导致了二千多年来人们在对先秦名家理解上的严重不足.有鉴于此,我将主要循着"知识理论"这样一个问题视角,尝试对<公孙龙子>作出新的诠释,而本文仅限于对其<...
  • 作者: 徐克谦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49-55
    摘要: "中"或"中道"是先秦儒家哲学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精髓,是儒家"道统"的核心精神.荀子对"中道"的哲学原理及其实践意义有透彻的领会和阐发,并且将"中道"精神贯彻在其整个学说体系中.本文对荀子的"...
  • 作者: 干春松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56-62
    摘要: 近代以来,儒家已经被特殊主义化了.这种特殊主义化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西方的现代性叙述体系中的传统与现代的两分,因此在将西方定义为"现代"后,中国文化则被视为"传统"的.在这个语境中,现代被描述...
  • 作者: 谢茂松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63-75
    摘要: 为应对佛、老的高妙一直以来对于士大夫人心的征服的困境,儒学到宋代道学那里终于也提出一套心性之学来与之对抗,以重新挽回士人之心.
  • 作者: 唐文明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76-81
    摘要: 一、宪法与政治 我们常说,宪法足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仅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一点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其他任何法规、条例及更广义的规范(norms)都必须奉宪法为最高圭臬,就是说,作为在等级上低于...
  • 作者: 丁为祥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82-90
    摘要: 儒佛关系是宋明理学中一种最重要的关系.不理解儒佛关系,就无法真正理解宋明理学的崛起.因而理学家的思想创造,不仅表现在其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诠释上,同时也表现在其对佛老的批评中.在这方面,张载与...
  • 作者: 方旭东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91-96
    摘要: 与所周知,朱子对<太极图说>非常重视,亲自整理并为做注.朱子的注虽然不乏争议,但对后世理解<太极图说>影响至巨,直到今天,这些解都附在传世本<太极图说>后,以一种连体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 作者: 赵法生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97-106
    摘要: 在历来关于<大学>之亲民与新民的争论中,朱王两家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朱子改"亲"为"新"的主要动机在于适应将<大学>义理理学化的需要,但其对于经文的诠释并不符合<大学>文本的思想内容;王阳明...
  • 作者: 王卡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07-113
    摘要: 一、走出世俗化思潮的迷雾二十世纪,当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从西方拿来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就精神文化层面而言,倡道科学与民主,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包括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都曾对...
  • 作者: 沈文华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14-120
    摘要: 中脉是密宗修行最重要的生命脉,黄道为道家内丹究竟成就之要道.本文对陈健民先生所著<中黄督脊辨>就中脉与黄道关系的辨析,从道家内丹学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通过对中脉与黄道的具体位置、密宗与内丹学...
  • 作者: 黄永锋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21-127
    摘要: 服食术是道教养生术的重要类型,它涉及饮食、服药、服气、服符、辟谷等五方面的内容,经历了由一般饮食到辟谷、由服动植药到服金石丹药、由服外气到服内气、由服灵符到服医药符之演进过程.道教服食术演进...
  • 作者: 翟奎凤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1期
    页码:  128-129,28
    摘要: 2010年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为纪念冯先生在哲学、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由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 作者: 张岱年 杜运辉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5-11
    摘要: 一 今本《列子》八篇,出于赝作,在现在已不成问题。虽然从前刘彦和在《文心雕龙》说:“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柳子厚也说他“质厚少伪”,但经宋高似孙、黄震,明宋濂、胡应麟,及清代姚际恒、...
  • 作者: 张岱年 杜运辉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1-16
    摘要: 一 这实在是一本最好的中国哲学史,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精彩,为别的中国哲学史所不能及。如说这本书在中国哲学史书中是空前的,实非过甚其词。这实在是近年来出版的一本极有价值的巨著,的确能对...
  • 作者: 卢国龙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17-26
    摘要: 一 无论是在纯粹学术还是在公共政策的层面,关于宗教的价值评估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隐含“判教”的内幕,容易诱发群体性的观点分歧。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主义与神秘主义、世俗主义与信仰主义,固然...
  • 作者: 杜崙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27-36
    摘要: 儒家思想体系是两千多年来养成中华民族价值观和文化的基础之一,而作为其核心价值概念的“仁”,仍然具有普世的意义。孔孟的思想可以用“仁学”来概括,它既包含心性之学也包含政治儒学。作为道德哲学的仁...
  • 作者: 冯达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37-41
    摘要: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史的研究,先秦时期由于出土文献较多,已备受关注;宋明时期,海外名家用力甚深,要在理论上再予推进似亦很不容易。但是汉唐思想,特别汉唐儒学,虽亦不乏研究成果,却总还令人觉得并不...
  • 作者: 董平 隋金波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42-46
    摘要: 本文拟对南宋杨慈湖的重要哲学文献《绝四记》进行重新解读,试图打开领会慈湖思想的新境界。本文认为,杨慈湖的哲学,存在着一个“一”一“心”一“觉”的动态结构,而《绝四记》这篇文献,则代表了这一动...
  • 作者: 邓联合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47-55
    摘要: 畸人、巧匠和特异功能者是庄子笔下经常出现的特殊人物形象。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他们极可能都是巫的化身。本文借用人类学的理论观念,通过考察先秦巫文化的历史流变,并深入解析《庄子》的相关文本,认为其...
  • 作者: 康中乾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56-62
    摘要: 裴頠“有”论在魏晋玄学中究竟有什么理论价值?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是忽视就是轻视。事实上,裴頠的“有”论在玄学思想发展中有三方面很重要的意义:一是矫正了玄学的致思方向,即把玄学探讨的中心和重心导入...
  • 作者: 圣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63-70
    摘要: 一、序论:印度佛教的大乘意识 在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佛教学者不但面临着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化与诠释印度佛教的问题;更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扬弃,表现为中国佛教最终舍弃与吸收了小乘...
  • 作者: 龚隽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71-83,109
    摘要: 一、唐宋《圆觉经》的解经史 《圆觉经》,全名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据称为唐佛陀多罗(觉救)所译。最早记录它的目录——《开元释教录》就已经对该经译出时间不究其详,《开元释教...
  • 作者: 程恭让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84-95
    摘要: 《中论》(Mādhyamika(s)āstra)是印度大乘佛教著名哲学家龙树(Nāgārjuna)阐述中观哲学思想的基本著作,历来被认为是龙树最重要的著作。①龙树在《中论》一书中扣紧“缘起...
  • 作者: 王新春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11年2期
    页码:  96-102
    摘要: 虞翻易学透过十二消息说,生动诠显了宇宙大化之图景。指出十二消息卦涵摄符示着年复一年十二个月阴阳二气消长盈虚的基本情状。十二消息卦彼此间的对待旁通,昭示出阴阳消息所成诸格局与态势间动态流转互通...

中国哲学史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主编 李存山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电话 010-85195527 网址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史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哲学史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