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CSSCI

影响因子 0.4086
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他有关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方面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冯达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5-15
    摘要: 孔子从世间日常情感出发建构的儒家思想体系与价值意识,体现有“在理性与信仰之间保持平衡与张力”的一种运思方式与精神特质.由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其开展的思想脉络是:孟子把孔子信仰的一面强化了,荀...
  • 作者: 陈来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6-25
    摘要: 儒家政治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政治思考的主要部分,自孔子以来就提出了德与政的一系列讨论,孔子以为政者的“自正”转变了西周春秋政治“政以正民”的方向,孟子则引入“他正”的“批评政治”,并被朱子继...
  • 作者: 李景林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26-35
    摘要: 在儒家哲学中,价值非仅哲学的一个部门,而是贯通所有哲学问题并规定了其本质的一个核心和辐射源.儒学以人的存在实现为进路,落实到“心性”的论域动态地展示人性的内涵,而非对人性做静态的分析.儒学即...
  • 作者: 白奚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36-41
    摘要: 范蠡是早期道家的重要人物,他在很多方面传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予以发挥和应用,开创了道家思想成功指导社会实践的新局面,为道家学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向.范蠡对老子...
  • 作者: 杨国荣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42-48
    摘要: 与价值观上主张自然原则相应,庄子肯定政治领域应顺物自然,合乎民意.较之儒家的“民本”思想,与顺物自然相联系的“合乎民意”具有不同涵义.儒家所主张的“民本”主要强调治国应奠基于民众之上,其特点...
  • 作者: 陈少明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49-58
    摘要: 在中国思想史上,杨朱不是一个大人物.他的来历、生平、著述甚至年代都没有确切的信息.但是,这个不清晰甚至显得孤单的身影,却不时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传世文本中.这一事实使通过文献考据去探讨...
  • 作者: 向世陵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59-65
    摘要: 不论是“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六经”及其“注”本身都是不可或缺的主题.陆九渊积极评价唐代《春秋》学的发展,要求区分实理与行事,“知本”明理是治学的根本所在.“先立乎其大”的“大”并不...
  • 作者: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65,80,85,113,120,128
    摘要:
  • 作者: 董平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66-73
    摘要: 本文简要论述王阳明“致良知”说作为生存论的基本内涵.王阳明将《大学》“致知”之说阐释为“致良知”,同时也就将朱熹藉此所建构的知识世界转换为主体的生存世界.良知作为人的本原性实在在个体的经验生...
  • 作者: 张学智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74-80
    摘要: 艮斋田愚代表了朝鲜王朝末期儒者抗争外来殖民文化,保存传统文化的努力.他的思想以朱子学为主,兼综畿湖学派,创造了“性师心弟”、“性尊心卑”等学说;他的性理学着重在坚守传统伦理,为民族国家奠立社...
  • 作者: 吴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86-95
    摘要: “本来性一现实性”是荒木见悟的一个重要哲学方法论,贯穿其整个中国哲学及佛学研究的过程.这一方法论观念既源自其对儒佛两教重要经典的创造诠释,更是源自其深刻的宗教体验、身心体验乃至战争期间的生命...
  • 作者: 吴根友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96-107
    摘要: 十七世纪的中国哲学家王夫之已经有了初步的现代文明史观.他的史学著作中出现的“文明”概念,已经具备了现代文明学的基本要素,即具有文化发展的进步意义、制度文明等内容,而且特别阐发了人类生存的自然...
  • 作者: 张志强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08-113
    摘要: 混沌是“存在者”和“非存在者”的合一,也是“时间性”本身,不同哲学传统“凿开”混沌的方式是不同的,西方哲学从时间性中开显出了空间性,由此发展出了形而上学传统,而中国具有和西方完全不同的“开凿...
  • 作者: 郭齐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14-120
    摘要: 张岱年先生认真地对待外地一位普通青年的普通信件,仔细填写有关表格.于细微处见精神,由此可知张先生真诚朴实的为人.张先生是最早最具有文化自觉与自信的大家.当年在文化热中,他关于国民性之优根性和...
  • 作者: 李存山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21-125
    摘要: 张岱年先生的哲学思想曾被称为“解析法的新唯物论”,他主张“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他的哲学思想可以说最重视解析与综合,而其所建构的是一个“新综合”的哲学创新体系.张先生以“整与分”“...
  • 作者: 陈仁仁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1期
    页码:  126-128
    摘要: 中国哲学学科及知识体系之建立,是在近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传人和冲击下,由中国传统的“经学”“子学”玄学“理学”等表现形态转型而来.对这一从中国传统思想系统到现代哲学学科转型过程的探讨,不但有助...
  • 作者: 郭晓东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5-12,32
    摘要: 朱子在不同的场合,对《春秋》的说法颇有出入.其或视《春秋》为史学,亦否认《春秋》有义理、书法、条例.但朱子同时又无法否认孔子作《春秋》是“致治之法垂于万世”,在这一经学的意义上,朱子又不得不...
  • 作者: 何俊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3-23
    摘要: 宋明理学是脱胎于传统经学的儒学新思想与新形态,这种新思想与新形态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性与多样性,并最终趋于成熟与稳定,清初理学重臣李光地是其重要代表.本文以李光地的晚年《诗经》学...
  • 作者: 辛智慧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24-32
    摘要: 作为清代公羊学的开山之祖,庄存与的公羊学向来受到学界重视.但由于庄存与素称魁儒,文辞艰晦,学界对其复兴公羊家法的具体状况尚缺乏深入研究,致使在近年出现的代表性研究中,开始怀疑庄存与的学术宗主...
  • 作者: 黎汉基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33-39,70
    摘要: 皮锡瑞以“借事明义”概括《春秋》大旨,是一项错误而又有待辨析的学术主张.承认“事”的次要性、工具性和可阙性,不意味必须接受“事”的可伪性.皮氏的举证不能证明孔子和《公羊》作者同样允许“事”的...
  • 作者: 郜喆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40-48
    摘要: 《礼记·王制》在“立法”的意义上,将“天下”建构为以“九州—四海”为格局的空间模型.在此模型中,《王制》以自然因素与政教因素所共同形成的“风俗”为标准,设计出“中国—戎夷”有别的内外秩序.这...
  • 作者: 张克宾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49-55
    摘要: 卦序问题是《周易》象数学的主要问题之一.孔颖达明确提出《周易》经文六十四卦次序以“二二相耦,非覆即变”为基本原则.这一原则直接推动了《周易》上下经卦数不均问题和“观象系辞”问题的研究.上下经...
  • 作者: 陈岘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56-63
    摘要: 清初图学批判运动与乾嘉汉学复萌之间相隔数十年,两者在批判宋代以先天、河洛为代表的图书易学上秉持一致态度,但在对治《易》正途的理解上,前者认为当效法王弼、程颐之易学,以义理研习为务;而后者则高...
  • 作者: 黄琳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64-70
    摘要: 万事万物各具其理,其本原又与天地同归一气,气绵延统贯于万象,道承载于“天地之气”,“道体”亦即内在于主体的故有本性、规律.万事万物的本体自性俱足,无须孜孜向外求道,只需求诸于内.“自性”即主...
  • 作者: 李素军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71-76,84
    摘要: 黄老道家思想一度被汉初统治者推崇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当道家从在野派变为主政派,真正担当起庞大国家的政治责任时,著意于精神修养、境界提升的玄谈,远不能满足政治上经纬人事的需要,故汉初黄老道...
  • 作者: 朱汉民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77-84
    摘要: 宋代士大夫不满足于仅仅是作为“道统”代表,同时还希望以“道统”主导“政统”.所以宋代士大夫不仅是道统传承的文化主体,同时还是“共治天下”的政治主体.在相对宽松的政治条件下,两宋士大夫参与了对...
  • 作者: 祝浩涵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85-90,113
    摘要: 研究者普遍赞许欧阳修提出的“修其本以胜之”的思想,对其提出落实这一思想的方式则评价较低.这在根本上体现了欧阳修对于“本”的认识与今人有异.欧阳修坚持的“本”是与六经的权威性分不开的,他所提倡...
  • 作者: 李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91-97
    摘要: 体用论在邵雍哲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邵雍思想的特色所在.邵雍的体用论与哲学史上常见的内与外、基础与表现意义上的体用论颇有不同,代表了另外一种较为陌生的思想传统.此种体用论的直接来源是邵雍之父...
  • 作者: 陈伟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98-104
    摘要: 甘泉学派是中晚明与阳明心学分庭抗礼的存在.两家虽然学术宗旨相异,但并非泾渭分明.不论阳明后学还是甘泉后学中,一直有主张融通的声音.本文以甘泉后学中以往学界缺乏研究的蔡汝楠为例,通过对其“养中...
  • 作者: 冯前林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0年2期
    页码:  105-113
    摘要: 唐君毅、牟宗三、钱穆皆以刘蕺山为宋明殿军,特别是唐君毅对其颇为推崇,熊十力则不以为然.他认为刘蕺山在政治上是非不分,在学术上逻辑混乱,存在以心为物、以“躯壳上起念”之情言纯善无恶之真意、于自...

中国哲学史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主编 李存山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电话 010-85195527 网址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史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哲学史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