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CSSCI

影响因子 0.4086
本刊主要刊登国内外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其他有关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方面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1418
总下载数(次)
4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叶树勋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5-12
    摘要: 在老子哲学中"物"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子所言"物"的语义比较多样,在以现象事物为基本义的同时,也包括其他多种义项,这和此词在用法上的灵活性有关.老子论"物"常在道物关系中展开,此关系是老子世界...
  • 作者: 王敏光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3-17,25
    摘要: 庄子个体思想重在精神自足中以达永恒精神价值,此落实在"精神个体"处加以展开,"精神个体"则通过"精""神""精神""自""我""吾""独"等概念呈现."精"之动通过"精神个体"之间的辩难得以...
  • 作者: 马天威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8-25
    摘要: 六朝道教有无概念的使用体现了鲜明的实践特色,与以"辨名析理"为主要方法的玄学旨趣不同.顾欢提出"无中之有"以刻画身体的内在结构与存思所见内景与身神.通过存思实践通向道体,经历有无的转化,因此...
  • 作者: 王琦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26-31
    摘要: 宋代经筵制度的完善,为经筵官通过讲学活动中的经典诠释与互动交流,促进君臣在思想意识与价值理念上达成共识,影响帝王及政治提供了契机.通过对《孟子》在经筵进讲过程的全面梳理,可知帝王出台系列"尊...
  • 作者: 徐冰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32-40
    摘要: "人禽之辨"的问题标示着儒家对人的独特理解.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者,很幽微,不易区别也.此幽微难辨处即在于,虽然较之禽兽,人的情感直觉中具有"是非之心"的价值自觉反思...
  • 作者: 陈睿超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41-47
    摘要: 张载深刻思考差异与统一之关系而提出的"两一"架构,是其"气论"哲学的核心线索.这一思想架构将旧有宇宙论的"一生两"逻辑转变为"有两则有一",从而在形而上学层面解决了本原之"一"产生差异之"两...
  • 作者: 邬天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48-52,73
    摘要: 《周易》将世界的变化统一于阴阳的变化,整个易学的精髓,即易变或生生.赫拉克利特认识到事物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但他与《周易》又都承认世界变化的背后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赫拉克利特认为是"火"即"...
  • 作者: 成守勇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53-58
    摘要: 对传统礼乐文化不同态度,除了时代变迁,还缘于主体在不同意义层面上言及礼乐.从字源上看,礼乐昭显了一种文明生存之追求.先秦思想世界中的礼乐呈现出礼乐之文、礼乐之情及礼乐之本这三个层面上的意义....
  • 作者: 高华平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59-66
    摘要: 先秦名家的开创者和成立标志应为邓析.邓析的学术思想就是以"可不可,然不然"之说,对当时社会那些合乎形式逻辑的"常识"提出批评与非难.先秦名家对诸子学派的学术批评,以惠施、尹文二人最为显著.惠...
  • 作者: 陈力祥 祝梦琳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67-73
    摘要: 学界关于《西铭》主旨的探讨争讼已久,以"理一分殊"说为主流观点."理一分殊"首现于杨时、程颐关于《西铭》主旨之争辩中,学界对此更多赞扬程颐而批评杨时未真正理解《西铭》意旨,对杨时真正的问题意...
  • 作者: 孙玲玲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74-81
    摘要: 李光地将《中庸》分为12章,做出了与朱子不同的章段划分.除却承朱子之意,《中庸章段》有其自身不可忽视的价值.首先,其分章具有强烈的整体意识.其次,他从分章的角度解读《中庸》各章的章旨,为我们...
  • 作者: 舒大刚 段博雅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82-86,102
    摘要: "西部儒学"是指在西部地域生长、传承及发展的儒学,呈现出与中原儒学、东部儒学等同中有异、自具特色的儒学形态,是中国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学与地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个性化、多元化的重要表现.目...
  • 作者: 毛丽娅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87-94
    摘要: 中国道统意识自古有之,仁义之道构成了儒家道统思想的核心内涵.张栻主张传儒家圣人之道,认为"仁"为四德之长,强调以心性言仁、知仁而求仁;张栻论及儒家道统之传,推尊周敦颐、二程,上承孟子,在乾道...
  • 作者: 尹波 郭齐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95-102
    摘要: 朱熹门人黄士毅生于1167年,卒于1224年,1196年从学朱熹.其学术主旨以贴近日用之功夫论为主,重在内心体验和切己践行.朱熹去世不久,即率先从事乃师著述编纂,《晦庵书说》填补了朱熹《尚书...
  • 作者: 杨世文 王雯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03-113
    摘要: 甲午之役后,思想界对中学价值的重估也被提上日程,这包括对孔子身份的定位以及儒学与诸子关系的楷定.为使华夏文明不坠于地,赋予诸子学存在的合理性,廖平将百家皆收归于孔学,并将儒家作为论述的重点,...
  • 作者: 陈荣捷 陈来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14-125
    摘要: 答陈来第一 陈来台鉴:昨在台北得维明兄转来手书,知已抵美,无任欢迎,希望不久亟谋一面.捷与de Bary自本月廿三始,每星期五十二时至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Kent Hall五楼上课,专研宋代...
  • 作者: 曹振明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1期
    页码:  126-128
    摘要: 宋明理学不仅代表儒学在先秦、汉唐儒学基础上的再次崛起,也代表中国传统哲学和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之一.而在这一学术形态的建构历程中,作为"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无疑是启风气、定规模、开纲领的思想家...
  • 作者: 王沁凌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5-11
    摘要: “借事明义”是《春秋公羊传》诠释《春秋》经义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由董仲舒点明,经何休《春秋公羊解诂》推阐,而成为贯通《公羊》学“三科九旨”诸说与《春秋》经文的无形脉络.宋代理学化的经学家在注...
  • 作者: 韩慧英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2-18
    摘要: 作为近代象数易学的代表性人物,尚秉和先生的易学思想对于近日之易学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尚先生对于“先天八卦”的定义,从其文本来看,尚先生对于宋明以来的图书之学保持了一种较为谨...
  • 作者: 李记芬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9-26
    摘要: 成人与成己、成物密切相关,学者或持成己包含成人成物说,或持成物包含成己成人说.但基于荀子成人概念的辨析,应当是成人包含成己成物说.成人,是指成为一个全人.全人既要成己也要成物.成己指向的是“...
  • 作者: 殷慧 寻梦依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27-36
    摘要: 宋代礼制的变化与理学的兴起、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祀高禖这一礼仪活动自古以来需要男女共同参与,而宋代高禖礼中出现的男女分祭现象,使皇后不再能出官门行礼.综观其他的赵宋皇家...
  • 作者: 周磊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37-43,53
    摘要: 明代“气学”心性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分别以王廷相的“性由心主之”与吴廷翰的“心由性主之”为代表.王廷相建构了现实、动态的人性论,其“性由心主之”理论将人心设定为人性养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 作者: 龚隽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44-53
    摘要: 该文运用了近代以来海内外禅史学界有关文献与思想研究的最新资料与研究成果,以初期禅与古典禅为例,从思想史的视角深入讨论了中国禅宗会通经教与解经的特点.文章分别从“藉教悟宗”“方便通经”“观心释...
  • 作者: 陈超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54-61,78
    摘要: 姚兴劝道恒、道标罢道一事表明,当僧团、僧人成为政治的吸纳对象时,传统仕隐观念以及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形成的隐士与权力的互动方式,深刻影响了权力对沙门在王道政治中之定位、沙门参与政治之态度、吸纳沙...
  • 作者: 袁志伟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62-69
    摘要: 辽代法悟和志福在辽道宗授意下为《释摩诃衍论》所做的两部注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辽道宗耶律洪基本人的佛学思想,即以唐代华严学为理论根基,以真心思想为理论核心,并借助“一心二门”的思路融会禅...
  • 作者: 翟奎凤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70-78
    摘要: 程颢说“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朱熹大概43岁开始一直到晚年,反复以心、性、情来对解这里的易、道、神.朱熹认为易道神是从天的角度来论,相应地从人的角度...
  • 作者: 孙逸超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79-85
    摘要: 本文基于朱子文献的史料批判,特别是对于《朱子语类》的批判研究,考察了朱子哲学中“仁义体用动静”关系的变化过程.在乾道七年与吕祖谦、张栻等的辩论中建立了“仁用义体”的新模型,以区别于传统的“仁...
  • 作者: 胡雨章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86-94
    摘要: 人与万物的差异是儒学的重要议题,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这个几希究竟体现在哪里?传统儒家道出了这个议题,但对议题所涵盖的内容却没能作具体的分疏.朱子吸收了北宋诸儒的讨论,重新思考...
  • 作者: 李丽珠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95-101
    摘要: 朱熹、张拭推尊周敦颐尤重《太极图》,他们分别著有自己的《太极图说解义》,其思想内涵颇为不同.朱熹注解坚持主静倾向,张栻则警惕主静溺于虚无的危险.对于主静问题追根溯源则可以发现,二人对于太极内...
  • 作者: 周展安
    刊名: 中国哲学史
    发表期刊: 2021年2期
    页码:  102-108,116
    摘要: 本文以《齐物论释》为研究对象,聚焦于章太炎在《齐物论释》中对于“俗情”、“俗谛”的肯定性阐释,分析了章太炎如何运用佛学的“中道”义来导引其阐释;进而分析了章太炎如何以对“俗情”的肯定来抒发其...

中国哲学史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史 主编 李存山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哲学史学会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5-0396 CN 11-3042/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电话 010-85195527 网址
地址 北京建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史评价信息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哲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哲学史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