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物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2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842

中原文物

Cultural Relics of Central China
曾用名: 河南文博通讯

影响因子 0.2385
本刊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是一家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物、考古、博物馆学方面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是立足中原,面向国内外,以学术性、资料性为主体,兼顾知识性。关注学术热点,倡导和鼓励学术争鸣,关以培养与扶持学术新人为己任。
主办单位:
河南博物院
期刊荣誉: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考古学类核心期刊 河南省一级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出版周期:
双月刊
邮编:
450002
地址: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出版文献量(篇)
22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842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杜金鹏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27-37
    摘要: 安阳殷墟宫殿区发现有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化遗存,包括房址、墓葬、窖藏等,出土一批与制玉手工业相关的文物.证明在商代晚期王都,存在着由王室控制的制玉作坊,一些专业玉工在此制造包括玉器和高级石器...
  • 作者: 岳洪彬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38-48
    摘要: 殷墟王陵区共发掘十余座带墓道的大型墓葬,其腰坑的底部距地表的深度普遍在11~14米,远远超过同时期商代水井的地下潜水线,可证在王陵区商人营建大型墓葬时,墓穴(尤其腰坑)的深度均应穿透地下水,...
  • 作者: 牛世山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49-56
    摘要: 洹北商城与殷墟遗址是分属于商代中、晚期的两座都城遗址,两者在空间上相连,时代上前后衔接,但总体布局差别明显,是两座规划与布局迥异的城市实例.本文结合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讨论了两者的规划、建设...
  • 作者: 孙亚冰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57-64
    摘要: 殷墟甲骨文中的“度”字主要有两种写法:一种写作(哦),是“度”的表意初文,象手持直尺进行度量;另一种写作“(弧)”“(i)”,是从表意初文(哦)演变过来的形声字.甲骨文中从“度”的字有两个:...
  • 作者: 谢肃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65-67,112
    摘要: 商代甲骨卜辞里的牢、(宰)分别指经过系养的牛和羊.西周以来牢字取代了(宰).为了区别经圈养的牛和羊,在牢前加上大小,用大牢专指体型相对于羊要大的经圈养的牛,用少牢专指体型相对于牛要小的经圈养...
  • 作者: 常怀颖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68-81
    摘要: 夏商时期铸铜作坊在都邑内的空间规划与分布位置发生了三次阶段性的变革.无论是铸铜作坊在都邑内的选址,还是与宫室建筑、其他门类手工业作坊的相对空间位置,以及铸铜作坊的产品种类、用水方式等方面,都...
  • 作者: 刘煜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82-89
    摘要: 殷墟青铜器以造型复杂、纹饰繁丽而名世,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复杂化的分范技术而外,另一点就是多样的装饰技术,除了繁复的三层花纹,浮雕和立雕的兽头状附件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附件与器物主体...
  • 作者: 李志鹏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90-100
    摘要: 自1928年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殷墟开始的科学考古发掘伊始,就开始注重动物遗存的收集与研究,迄今已经有90年.殷墟动物考古的开始就是中国动物考古的序幕,因此殷墟动物考古的历程一...
  • 作者: 苗霞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101-108
    摘要: 婚姻制度是社会生活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往对商代婚姻方式的研究多是利用甲骨卜辞和墓葬资料.对商王和高级贵族的婚姻方式的研究,学界观点多相同,为在一夫一妻的基础上同时实行多妾制.对一般平民婚姻方式...
  • 作者: 胡洪琼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109-112
    摘要: 安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铜异形器”,出土于殷墟刘家庄北地.本文结合铜器铭文以及甲骨文献,认为该器应与战争有关,主要用于攻破对方的城门、寨门等防御设施.应称为“破门器”.
  • 作者: 范杨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113-118,124
    摘要: 洛阳市衡山路北魏大墓出土有一件扁长方形陶器,发掘者认为其类似书卷样式,称其为“陶册”,并推测其与墓葬性质有密切联系.本文通过文献及考古材料进行对比、排除及考证,认为其应是随葬的陶制布帛明器,...
  • 作者: 李淼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119-124
    摘要: 陕西北周安伽墓围屏石榻所存胡舞舞姿形态丰富且极具代表性,但简报对其舞种归属均较模糊,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安伽墓围屏石榻的舞姿形态,进行拉班动作分析以及史料梳理后认为:安伽墓石榻围屏...
  • 作者: 李俊兰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5期
    页码:  125-128
    摘要: 中国农业博物馆从洛阳征集了15件彩绘陶俑及墓志一合,墓志显示墓主人为康子相,墓志为初唐著名宰相许敬宗所撰.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这批彩绘陶俑,认为它们的年代应为盛唐时期即715年左右,和墓志显示的...
  • 作者: 王幼平 顾万发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4-7,15
    摘要: 近年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展开合作,先后发掘了新密李家沟,新郑赵庄、黄帝口,登封西施、东施、方家沟以及郑州市二七区老奶奶庙等遗址.这些工作在如下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
  •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8-15
    摘要: 赵庄遗址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市沂水河东岸,2009年冬季进行了正式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脉石英石制品显示传统的中国北方小型石片石器工业.最重要的发现是古菱齿象头位于石英砂岩石堆之上、...
  •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16-21
    摘要: 老奶奶庙遗址第2地点位于老奶奶庙遗址西南约150米处,2014年村民取土过程中发现一犀牛头骨化石,并伴出少量石英质石制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5年对该地点进行了...
  •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22-30
    摘要: 老奶奶庙第3地点出土了575件动物化石,包括披毛犀、普氏野马、蒙古野驴、鹿类、牛类、羊类等动物至少11种,其中披毛犀为该地区第一次发现.化石凤化程度普遍较重,牙齿、角等肉量较少的部分保存较多...
  •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31-37
    摘要: 李家沟遗址北区2010年发掘第4-6层,出土了细石器、早期陶器、石磨盘和人工搬运石块等重要遗存,碳十四年代校正后约为距今10200~8500年,具备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性质.李家沟遗址的新发...
  • 作者: 北京大学者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38-45
    摘要: 李家沟遗址南区2010年度的发掘发现了从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堆积,出土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片、动物遗存以及人工搬运石块等丰富文化遗存.下文化层中的第6层尤为重要,...
  •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46-53
    摘要: 东施遗址位于郑州登封境内嵩山东南麓的大冶盆地内,发掘面积约25平方米,出土石制品近2600件,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石制品2568件,以燧石原料为主,含典型石叶技术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细...
  • 作者: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54-61
    摘要: 登封西施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东北,南侧紧邻洧河.2017年10月至1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西施遗址东区进行了发掘工作.发掘面积约40平方米,发掘深...
  • 作者: 林壹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62-68
    摘要: 河南登封方家沟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主要埋藏于距今约5-3万年的河漫滩相堆积中,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沟状遗迹G1,多数遗物出土于该层位.根据地层观察和遗物分布情况推断G1边界代表了原生的堆积...
  • 作者: 夏正楷 张俊娜 汪松枝 王幼平 顾万发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69-81
    摘要: 对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时期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转变的劝因和机制.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包含细石器、李家沟、裴李岗三文化叠压关系的地层剖面,是我国北方旧...
  • 作者: Maureece J.Levin 刘莉 李永强 陈星灿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82-97
    摘要: 河南偃师灰嘴遗址包含有仰韶中晚期、龙山中晚期、二里头时期及东周时期遗存.该遗址在龙山和二里头时期发展成为石器制造中心,在伊洛地区史前时期社会复杂化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进一步了解各个...
  • 作者: 崔宗亮 李彦英 王景莲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98-108
    摘要: 马庄遗址龙山文化遗存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之间,属于后岗二期文化的范畴.与其他地区的后岗二期文化相比,马庄龙山文化遗存具有一些独特之处,如“吕”字形...
  • 作者: 张得水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109-114,128
    摘要: 嵩山地区的早期文明在发展进程中吸收四方文化精华,确立了文明核心的地位,并同时凝聚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能量,向八方辐射,构成华夏文明的主体,从而形成辐辏与辐射的发展模式.
  • 作者: 官士刚 魏坚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115-121
    摘要: 在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的众多遗迹中,宋代仓储遗迹是最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作为宋代巴东县县仓的宋代仓储遗迹,包括时间上前后相继、分布范围亦完全相同的地下仓窖和地上仓屋两种仓储建筑.由于旧县坪遗...
  • 作者: 冯恩学 李延祥 李辰元 武松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122-128
    摘要: 本文对乾安县辽金春捺钵遗址群后鸣字区遗址内的33件金属器样品进行系统冶金考古科学检测,包括“铁匠铺”中出土的“包铜铁”、铜块、铁块和土台上采集的金属残件等遗物.同时结合疑似加工地点的具体发掘...
  • 作者: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6期
    页码:  封2-封3
    摘要:
  • 作者:
    刊名: 中原文物
    发表期刊: 2018年3期
    页码:  封3,封2
    摘要:

中原文物基本信息

刊名 中原文物 主编 张文军
曾用名 河南文博通讯
主办单位 河南博物院  主管单位 河南博物院
出版周期 双月刊 语种
chi
ISSN 1003-1731 CN 41-1012/K
邮编 450002 电子邮箱 zywwbm@163.com
电话 0371-63511062 网址
地址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中原文物评价信息

期刊荣誉
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考古学类核心期刊 河南省一级期刊
2.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3.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原文物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