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辛亥前后教育思潮的变迁,驱动于晚清中国外患内忧的历史遭际,又以传统教育与中国谋求独立和近代化的时代使命严重脱节为契机。各种教育思潮喷涌而出,多元并存,但都透现了教育救国和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共同归趋。多元和趋同的交叉,既显示了历史的丰富多彩,又孕涵了时代的迫切要求。处于大动荡和大变革的年代,人们受急于求成心态的支配,还来不及对中外教育进行仔细的比较和审慎的选择,在总体上存在对外来教育模式生搬硬套、囫囵吞枣的缺陷。辛亥革命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彪炳史册。就教育制度而言,它打扫了封建教育的马厩,为资产阶级新教育奠定了基石。但是旧教育的摒弃和新教育的确立是一个长期艰难的历程,不能指望计日程功。
推荐文章
梁启超的自由思想对辛亥革命自由思潮的影响
梁启超
自由思想
辛亥革命
权利思潮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的测绘教育
办新学
邹氏舆地世家
测绘教育
论全民教育思潮对教师发展的启示
全民教育
教师发展
民主
平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辛亥前后教育思潮的变迁
来源期刊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化 实利主义教育 传统教育 军国民教育 教育模式 新教育 旧教育 蔡元培 辛亥革命
年,卷(期) 199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6
页数 9页 分类号 C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华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11 22 2.0 4.0
2 张元隆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10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育思潮
中国近代化
实利主义教育
传统教育
军国民教育
教育模式
新教育
旧教育
蔡元培
辛亥革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季刊
1009-2226
31-1107/F
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5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9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