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条基本原理。在旧社会,阶级压迫和剥削,压抑、摧残了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尽管如此,人民群众仍然通过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社会主义的建立,为人民群众的主动创造精神开辟了新的广阔天地。但由于社会主义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可循,它的经济、政治体制和其他领域的管理体制暴露出不少弊端,束缚了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改革。社会主义的改革,是遵循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自觉采取的体制上除旧布新、兴利除弊的一系列调整措施,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因而,衡量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改革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
来源期刊 学术评论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人民群众 创造性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政治体制 主动性 根本任务 创造精神 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
年,卷(期) xsplb_1991,(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6
页数 4页 分类号 G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民群众
创造性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政治体制
主动性
根本任务
创造精神
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关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学术评论
双月刊
35-1313/C
16开
福州市柳河路18号
34-8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39
总下载数(次)
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