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去除种皮与不去种皮的鸢尾种子之间的萌发效果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开始萌发的时间,前者较后者明显提早;萌发百分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卡平方(χ2)独立性测验达极显著水平.可见,鸢尾种皮对鸢尾种子的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鸢尾种子的萌发受种皮内源抑制物、种皮透性和种皮机械阻力的共同影响.
推荐文章
不同荨麻属植物对萝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荨麻属
萝卜
种子萌发
抑制
酚酸类化感自毒物质对枸杞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酚酸
枸杞
种子萌发
化感作用
构效关系
镉胁迫对10个桑树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桑树
镉胁迫
种子萌发
耐镉性
白藜芦醇对EGFR调控的肿瘤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白藜芦醇
A431细胞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抑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种皮对扁竹兰鸢尾(Iris confusa)及其杂种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扁竹兰鸢尾 种皮 萌发 抑制作用
年,卷(期) 199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7-3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5.34|S682.1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50.1998.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117)
二级引证文献  (349)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8(2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9(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0(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2(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3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5(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6(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7(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8(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扁竹兰鸢尾
种皮
萌发
抑制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650
51-1281/S
16开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0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