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小麦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和感病品种凡6穗部受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arum)侵染后,病、健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苏麦3号健穗中的酶活比感病品种凡6高;在受赤霉菌侵染后,感病品种凡6病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酶活性一直下降,并随侵染发展下降幅度增大,而抗病品种苏麦3号病穗的抗坏血酸氧化酶酶活性在接种后一天有较大升高,以后几天仍然升高,只是上升幅度较小,直至显症后(接种后第6天)酶活才逐渐下降,但是酶活均较感病凡6高;抗病品种的病害症状出现比感病品种稍迟.据此,初步认为抗坏血酸氧化酶对抗病起着一定的作用.
推荐文章
小麦幼穗及花药愈伤组织对赤霉病菌粗毒素的反应
小麦
赤霉病菌
粗毒素
组织培养
烤烟叶片多酚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烤烟叶片
多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酶活性
小麦抗赤霉病性超亲选育研究
小麦
赤霉病
遗传
育种
小麦抗赤霉病的遗传改良进展
小麦
赤霉病
遗传改良
育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坏血酸氧化酶与小麦抗赤霉病关系的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抗坏血酸氧化酶 赤霉菌 抗病性
年,卷(期) 199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9-3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435.121.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50.1998.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健容 2 6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47)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1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抗坏血酸氧化酶
赤霉菌
抗病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2650
51-1281/S
16开
四川雅安市雨城区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0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