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摘要:
目的制备CD3/CD19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BsAb)并研究其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杂交-杂交瘤技术制备BsAb,以双亚类ELISA和细胞结合试验确证BsAb的存在,再用51Cr释放试验证实BsAb的再导向细胞毒效应.结果获得3株CD3/CD19四源杂交瘤细胞,其中1株已成为稳定分泌CD3/CD19BsAb的四源杂交瘤细胞株.细胞毒试验表明CD3/CD19 BsAb上清、CD3/CD19纯化抗体以及CD3/CD19化学交联BsAb都能增强CD3激活杀伤细胞(CD3 AK细胞)对Nalm-6靶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0.001).结论 CD3/CD19 BsAb具有显著的再导向激活T细胞杀伤特异肿瘤靶细胞的功能,提示该BsAb有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推荐文章
抗抗CD3 ScF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活性检测
抗CD3ScFv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亲和层析
Diabody[CD3×Pgp]
抗抗CD3 ScFv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抗CD3 ScFv蛋白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双特异抗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D3/CD19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其再导向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四源杂交瘤 CD3 AK 细胞
年,卷(期) 199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1-35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92.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四源杂交瘤 CD3 AK 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0-503X
11-2237/R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66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