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近5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在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剖析,并针对具体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依据最新资料指出:(ⅰ)超高压榴辉岩具两类围岩,一类为同样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的榴辉岩相岩石,另一类为未经历超高压变质的花岗片麻岩; (ⅱ)新发现的橄榄石中FeTiO3的出溶体为300~400 km 深度上发生的现象,但关键在于证明这种出溶是由于原先在地壳中的橄榄岩被俯冲到300~400 km 深度发生的,还是本来就在该深度的地幔橄榄岩的相转变; (ⅲ)超高压含水矿物相及组合的发现表明流体参与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但氧、碳、氢同位素研究却表明,表壳岩在俯冲到地幔深度时并无大规模流体活动,对这一矛盾现象尚需深入研究;(ⅳ)对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尚存歧见,表现在对诸如是否存在"蛇绿岩", 超高压变质作用发生的时代,大别山下面是否有一古老的地幔楔等问题的争论;(ⅴ)对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机制与过程仍无一致的认识. 基于上述讨论,今后几年的研究重点将是:(ⅰ)超高压变质作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ⅱ)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作用的关系及其动力学背景;(ⅲ)碰撞造山过程中地壳和地幔以及大陆岩石圈与软流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大陆岩石圈命运的制约.
推荐文章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层析地震调查
大别山
超高压变质带
郯庐断裂
地震层析成像
广角反射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带
超高压变质岩带
榴辉岩
氦同位素
微量元素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大别-郯庐-苏鲁复合造山带
旋转拼合
郯庐断裂带
碰撞造山作用
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前寒武纪基底研究新进展
花岗片麻岩
榴辉岩
氧同位素
铪同位素
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别山-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最新进展
来源期刊 科学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别山-苏鲁地区 评论 展望
年,卷(期) 1999,(11) 所属期刊栏目 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7-114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P9
字数 131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023-074X.1999.1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清晨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8 2860 32.0 50.0
2 从柏林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7 760 14.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8)
同被引文献  (414)
二级引证文献  (2084)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199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0)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47)
  • 引证文献(19)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02(62)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03(171)
  • 引证文献(27)
  • 二级引证文献(144)
2004(158)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44)
2005(217)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199)
2006(16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49)
2007(14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42)
2008(11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0)
2009(13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29)
2010(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11(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0)
2012(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1)
2013(1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6)
2014(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5)
2015(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8)
2016(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8)
2017(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4)
2018(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3)
2019(8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20(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超高压变质作用
大别山-苏鲁地区
评论
展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通报
旬刊
0023-074X
11-1784/N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80-213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87
总下载数(次)
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