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是各国地质学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对碰撞造山带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认识,而且影响对地球深部状况及地球动力学的研究.该文对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已有同位素资料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大别山榴辉岩的εNd为-6.2~-17,εSr为18~42,且显示明显的Nd同位素的不平衡现象.大别山榴辉岩的氧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这些榴辉岩的原岩在超高压变质前,不同程度地与贫18O的大气降水(或海水)发生过氧同位素交换,且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依然保留了这些痕迹.除一个样品外,大别-苏鲁地区的榴辉岩的3He/4He比值都落在0.79×10-7~9.35×10-7范围内,显示陆壳岩石来源He的重要贡献.所有Sr-Nd、O和He同位素研究均表明:超高压变质岩保存着表壳岩石原岩的同位素特征,而未显示变质时受到地幔物质的明显影响.对于超高压变质岩的上述同位素特征,有人认为是由于大别山造山带俯冲和折返的速度太快造成的.由于造山带俯冲和折返的速度太快,表壳岩石原岩变质时来不及与地幔物质发生交换,故没有留下地幔物质参与的痕迹.该研究认为这种解释有些勉强,因为大别造山带俯冲和折返时间至少需要15Ma.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在100多公里地幔深处高于700℃的高温下发生超高压变质作用,表壳岩石原岩不可能不与地幔物质发生同位素交换.相反,如果认为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就在地壳内形成,则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同位素的所有特征就很好解释了.
推荐文章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带
超高压变质岩带
榴辉岩
氦同位素
微量元素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退变质显微构造:折返过程的启示
超高压变质岩
减压退变质
显微构造
折返过程
大别山
大别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的另类模型
大别山
超高压
氦同位素
软碰撞
反射地震
地热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的同位素限制
来源期刊 地质力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同位素 大别山 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97
字数 28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616.2000.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悌平 21 576 14.0 2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2)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同位素
大别山
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深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力学学报
双月刊
1006-6616
11-3672/P
16开
北京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11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3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