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了睡莲科植物萍蓬草(Nuphar Pumilum DC.)类囊体PSⅠ、PSⅡ电子传递活性、吸收光谱等光化学活性及类囊体膜的多肽组分, 并与睡莲科植物睡莲(Nymphaea alba L.)及陆生植物青菜(B.chinesis L.)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萍蓬草类囊体膜PSⅠ、PSⅡ电子传递活性较睡莲高,较青菜低;室温吸收光谱与青菜相似,在蓝紫光区域(430 nm)和红光区域(680 nm)的吸收峰都较睡莲高 ;类囊体膜多肽组分中高分子多肽含量低,低分子多肽含量高,和青菜较为相似,体现了较为进化的特征.
推荐文章
Hg2+对萍蓬草光合膜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Hg2+
萍蓬草
类囊体膜
电子传递活性
多肽组分
超微结构
小蓬草精油活性组分分析
小蓬草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萜类化合物
小蓬草鲜叶正己烷提取物化学组分分析
小蓬
鲜叶
正己烷提取物
柠檬烯
GC-MS
蛋白酶体活性测定与组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蛋白酶体
活性
组分
蛋白酶体抑制剂
蛋白酶体活性
检测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萍蓬草光合膜光化学活性及多肽组分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萍蓬草 类囊体膜 电子传递活性 吸收光谱 多肽组分
年,卷(期) 200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9.720.5
字数 20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16.2000.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国新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27 4732 41.0 64.0
2 陈国祥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9 1615 20.0 35.0
3 刘双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8 125 5.0 8.0
4 解凯彬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7 734 13.0 26.0
5 袁俊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萍蓬草
类囊体膜
电子传递活性
吸收光谱
多肽组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1-4616
32-1239/N
大16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7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