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报道不同培养条件对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微循环产孢的影响.该病菌微循环产孢的pH值范围为4.0~10.0,最适为6.0;一定浓度的酵母膏液、葡萄糖液有利于其微循环产孢;黑暗、荧光与黑暗交替、荧光处理等促进微循环产孢,其中,以黑暗、荧光与黑暗交替处理产生的二次分生孢子的平均数最多,微循环产孢的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为25℃~30℃;二次分生孢子的大小为7.4 μm~13.5 μm×2.6 μm~4.2 μm.
推荐文章
芒果胶孢炭疽病菌应答菌丝机械损伤产生无性孢子的分子机制
芒果
胶孢炭疽菌
损伤胁迫
RNA-seq
动态表达
火龙果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火龙果
炭疽病
平头炭疽菌
rDNA-ITS
生物学特性
胶孢炭疽病菌的研究进展
胶孢炭疽病菌
生活史
遗传关系
防治措施
南方淮山炭疽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淮山
胶孢炭疽菌
致病力
rDNA-ITS序列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杧果炭疽病菌微循环产孢的研究
来源期刊 广西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杧果炭疽病菌 微循环产孢 培养条件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5-227,2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S436.67
字数 27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164.2000.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思良 54 768 18.0 24.0
2 岑贞陆 53 523 15.0 19.0
3 晏卫红 36 467 14.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杧果炭疽病菌
微循环产孢
培养条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科学
双月刊
1005-9164
45-1206/G3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7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32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