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了牛牙的自然酸蚀和电化学人工龋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酸的作用只能使牙釉质脱矿,只有在酸和电的双重作用下,才能形成牙釉质的类龋洞.在人工电化学腐蚀中,不同浓度的羧甲基纤维素(CMC)致龋凝胶对Ca溶出量影响较大,以0.5%CMC致龋凝胶龋损深度最大,牙的Ca溶出量为自然酸蚀的3~4倍.在人工电化学腐蚀中,阳极pH值呈下降趋势,阴极pH值呈上升趋势,氟化物能减少阳、阴极间pH差值.氟化物在自然酸蚀和人工电化学腐蚀中均能显著抑制牙Ca的溶出,在开窗区几乎看不到脱矿现象.
推荐文章
人牙与牛牙用于人工龋损实验的比较病理学观察
人牙釉质
牛牙釉质
人工龋
病理学
铝箔电化学与化学刻蚀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比较
超级电容器
双电层电容器
电化学刻蚀
化学刻蚀
聚天冬氨酸对铜缓蚀作用的光电化学研究
聚天冬氨酸
光电化学
缓蚀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牙的自然酸蚀与电化学人工龋的比较
来源期刊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牛牙 酸蚀 电化学人工龋 脱矿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81.1
字数 25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16.2000.04.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陶明煊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42 654 17.0 24.0
2 程光宇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6 593 15.0 23.0
3 唐梓进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 66 3.0 7.0
4 周耀民 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3 2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牛牙
酸蚀
电化学人工龋
脱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001-4616
32-1239/N
大16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7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