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一例颈内动脉狭窄进行内膜切除术前后影像学系列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初步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CT仿真内窥镜(CTVE)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MRA采用TOF法,2D移动预饱和序列(Travelsat )及3D最佳倾斜非饱和激励(TONE)序列.CTA:Hispeed CT/i 扫描机,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遮盖表面显示法(threshold 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行血管3D重建.CTVE:应用导航(Navigator smooth)功能实施颈动脉CTVE成像.将上述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手术对照.结果:96年MRA显示左颈内动脉狭窄30%,99年呈重度狭窄约90~95%.CTA:血管狭窄部位及程度同MRA,狭窄段可见钙化斑块.CTVE获得颈内动脉狭窄管腔内仿真内窥镜图像,显示管壁增厚、钙化.DSA诊断左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手术病理证实.术后MRA、CT提示狭窄基本解除,钙化斑块消失.结论:MRA可用于发现、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及术后随访,CTA与CTVE有利于观察管腔内病理改变.
推荐文章
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重度颅外颈内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预防
颅外颈动脉狭窄影像学研究进展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管造影术
磁共振血管成像
螺旋CT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后再狭窄动物模型的建立
模,动物
颈动脉内膜切除
再狭窄
外科手术
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重度颅外颈内动脉狭窄
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预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像学在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及内膜切除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空军总医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内窥镜检查 动脉内膜切除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3.4|R814.42|R445.2|R816.2|R654.4|R44
字数 37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3402.2000.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云龙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38 151 7.0 9.0
2 张挽时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55 261 8.0 14.0
3 熊明辉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23 111 7.0 10.0
4 时惠平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52 326 11.0 16.0
5 朴龙松 空军总医院放射科 40 226 9.0 12.0
6 王东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74 367 10.0 15.0
7 喻敏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9 53 4.0 7.0
8 鲁晓燕 空军总医院磁共振科 15 49 3.0 6.0
9 李立伟 空军总医院核医学科 25 103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内窥镜检查
动脉内膜切除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军医学杂志
双月刊
2095-3402
11-5996/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阜成路30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65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