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临南油田位于渤海盆地惠民凹陷临南洼陷的夏口断裂带上,沙三中至沙二段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洲沉积,其中沙三中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沙三上段为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沉积,沙二段为三角洲平原沉积.本区油藏为构造层状油藏,油气富集除受构造控制外,还受沉积微相的控制.同时,沉积微相还控制了剩余油的分布.在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陆上分支河道的突出部位、水下分支河道的井网稀疏区、河口砂坝的席状薄砂层.
推荐文章
Gh油田剩余油分布及开采潜力研究
Gh油田
剩余油
类型
分布
潜力
评价
胡状集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挖潜方向
水驱
剩余油分布
挖潜措施
临南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孔隙结构
孔隙类型
油藏
地质模型
剩余油分布
微观结构
三角洲
文92南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数值模拟
SURE5.2软件
剩余油
储量
文92南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南油田沉积微相模式及剩余油分布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临南油田 沉积微相 剩余油分布 三角洲前缘 三角洲平原 沉积层序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7,5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2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0.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忠 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 5 209 4.0 5.0
2 曾发富 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 1 3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72)
二级引证文献  (29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0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8(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09(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2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3(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4(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3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南油田
沉积微相
剩余油分布
三角洲前缘
三角洲平原
沉积层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1959-10-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19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