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察研究了丹参主要有效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在不同酸性介质中的荧光特性.结果表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均有很宽的pH发光范围(pH=1-11).在pH=2-3时,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荧光发射最强.在强酸(5mol/L HCl)和强碱(2mol/L NaOH)介质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荧光均被显著猝灭,同时荧光光谱发生明显蓝移.表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在强酸强碱下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从而为它们的药理及其理化性质等的研究提供了分子结构信息等的依据.
推荐文章
HPLC法测定益心通脉颗粒中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益心通脉颗粒
丹参酮Ⅰ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HPLC法
丹参中隐丹参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丹参
隐丹参酮
提取工艺
丹参中隐丹参酮的分离工艺研究
隐丹参酮
丹参
提取分离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H对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荧光特性及分子结构影响研究
来源期刊 光谱实验室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荧光特性 分子结构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9-37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57.31
字数 21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138.2000.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频 山西大学化学系 150 1879 25.0 37.0
2 董川 山西大学化学系 230 1483 19.0 28.0
3 乔锦丽 太原理工大学文理学院化学系 6 64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荧光特性
分子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谱实验室
双月刊
1004-8138
11-3157/O4
16开
北京市高梁桥斜街13号院35号楼204室
82-86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77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71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