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现代火山岛弧资料的模拟,受孕地幔熔融模型的应用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与活动陆缘之弧后盆地伴生的洋内弧主要派生自亏损的受孕的大洋中脊玄武岩地幔(fertile MORB mantle,简称FMM),它在早期熔融事件中已丢失了3%的熔体;亏损发生在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相中,它支持把它与弧后盆地熔融事件相联系的模型;与弧后盆地不伴生的大洋岛弧主要派生自FMM,不过富集岩浆源在局部可能起重要作用;内陆弧一般派生自富集地幔,可能是因为有陆下岩石圈混入;在薄层地壳上的洋内弧中,熔融程度可能很高(约25%~30%),而在岩石圈较厚的地区熔融量则减至15%或更少;挥发分加入到地幔中诱发的熔融约占10%,余者则是由减压作用所引起的.
推荐文章
富铌玄武岩:板片熔体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产物
富铌玄武岩
板片熔体
交代作用
俯冲作用
浙江章村地区中元古代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双溪坞群火山岩
岛弧环境
地球化学
造山带
Rodinia超大陆聚合
中元古代
浙江章村
巴布亚新几内亚陆缘火山岛弧成矿带铜金成矿规律
陆缘火山岛弧
成矿带
成矿规律
巴布亚新几内亚
柴达木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岛弧火山岩
岛弧火山岩
弧间盆地
超高压变质带
LA-ICP-MS
早古生代
柴北缘
青藏高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受孕地幔的熔融模型在火山岛弧成岩作用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受孕MORB地幔 上俯冲带 分配系数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588.1
字数 69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849.2000.04.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仁民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21 255 9.0 15.0
2 袁建平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5 28 4.0 5.0
3 倪志耀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5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受孕MORB地幔
上俯冲带
分配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技通报
双月刊
1000-7849
42-1904/P
大16开
湖北省武昌鲁磨路388号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54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