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生物染色体亚端粒区域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是高度活跃的.为了认识水稻染色体亚端粒区域的组织结构,用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粒区的RFLP标记G342和R1167作探针筛选BAC文库,以得到的阳性BAC克隆为起点进行染色体步行,构建了覆盖这2个分子标记区域约500kb的BAC跨叠克隆群,将这一区域的遗传图和物理图进行了整合.对14个BAC克隆插入末端进行了亚克隆,鉴定的7个亚克隆末端为单拷贝或低拷贝序列,其中5个定位于G342和R1167的侧翼区域.用覆盖这一区域的BAC插入片段作探针对cDNA文库进行初步筛选,获得4个不同的阳性cDNA克隆.
推荐文章
水稻第1染色体长臂上微效千粒重QTL qTGW1.2的验证与分解
水稻(Oryza sativa L.)
数量性状座位
千粒重
抽穗期
近等基因系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研究进展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E组染色体
小麦
生化标记
分子标记
Y染色体长度变异对男性生育功能的影响
染色体畸变
Y染色体
不育,男性
薏苡染色体端粒的研究
薏苡
C带
端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第六染色体长臂亚端粒区遗传图与物理图的整合
来源期刊 遗传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 跨叠克隆群(contig) 插入末端
年,卷(期) 200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0-408
页数 9页 分类号 Q75
字数 28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立煌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91 3743 39.0 58.0
2 翟文学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48 1222 19.0 34.0
3 王文明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21 911 13.0 21.0
4 严长杰 扬州大学农学院 46 916 14.0 30.0
5 郑先武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12 555 10.0 12.0
6 李晓兵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17 364 9.0 17.0
7 陈纯贤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9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分子标记
细菌人工染色体(BAC)
跨叠克隆群(contig)
插入末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遗传学报
月刊
1673-8527
11-5450/R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eng
出版文献量(篇)
244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80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