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芒包草(Acanthochlamys bracteata P.C.Kao)全草的甲醇撮物中分离出6个晶体,经波谱分析和与标准品对照,将它们分别鉴定为:豆甾醇 (I)、豆甾醇葡萄糖甙(II)、7α-羟基豆甾醇(IIIa)和7β-羟基豆甾醇(IIIb)的混晶、棕榈酸(IV)、euscaphic acid (V)、和槲皮素-3',4'7-三甲醚(VI).实验表明甾醇类化合物是该植物的主要次主代谢产物.这是该单种属科植物化学成分的首次报道.表1 参8
推荐文章
柠檬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柠檬草
香茅油
提取
化学成分
栽培
银线草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银线草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藏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藏药
化学成分
栾树的化学成分及其利用
栾树
化学成分
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芒苞草的化学成分
来源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芒苞草科 芒苞草 化学成分 甾醇
年,卷(期) 200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1-3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4
字数 17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6-687X.2000.04.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丁立生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142 2654 29.0 43.0
2 周燕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70 764 14.0 25.0
3 吕发强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44 2.0 2.0
4 高宝莼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6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芒苞草科
芒苞草
化学成分
甾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6-687X
51-1482/Q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9号
62-15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8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9679
相关基金
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