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形态学方法观察比较了不同浓度的阿苯达唑体外对微小膜壳绦虫及其虫卵的损伤作用.结果显示,48 h各实验组虫体活力明显下降,72 h高浓度组虫体均死亡.虫体损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皮层损伤.出现皮层水肿增粗、绒毛脱落,皮层区基底膜及皮下肌细胞脱落;②实质区损伤.海绵状实质区呈空网格状高度透亮,出现空泡,排泄管明显扩张,细胞有核固缩、核碎裂现象发生.且随着药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组织损伤愈加严重.48 h虫卵出现形态改变,数量明显减少.表明阿苯达唑对微小膜壳绦虫及其虫卵均具有较强的损伤作用.
推荐文章
RP-HPLC法测定阿苯达唑口服乳剂中阿苯达唑的含量
RP-HPLC
阿苯达唑口服乳剂
含量测定
曲子宫绦虫染色标本的制作和形态学观察
曲子宫绦虫
苏木素染色
形态
阿苯达唑对蚯蚓若干生化指标的影响
阿苯达唑
蚯蚓
抗氧化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
丙二醛
生物标记物
阿苯达唑自微乳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阿苯达唑
自微乳
单向灌流法
在体小肠吸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浓度阿苯达唑体外抗微小膜壳绦虫形态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阿苯达唑 微小膜壳绦虫 虫卵 损伤 形态学
年,卷(期) 200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6-1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83.3
字数 283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234.2000.03.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同慎 55 244 9.0 13.0
2 张树华 22 69 5.0 7.0
3 栾希英 58 305 9.0 14.0
4 刘春会 11 4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阿苯达唑
微小膜壳绦虫
虫卵
损伤
形态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月刊
1673-5234
11-5457/R
大16开
山东省济宁市太白楼中路11号
24-81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2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83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