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肠淋巴循环的研究方法、参数及正常值, 为淋巴学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微循环显微电视技术, 对75只大鼠进行肠系膜淋巴微循环研究, 同时采用肠淋巴管插管方法对60只大鼠实施肠淋巴管插管, 测定大鼠肠淋巴流量、淋巴蛋白输出量和肠淋巴管压力. 结果: 麻醉大鼠肠系膜淋巴管静态口径为103.89±7.18 μm, 自主收缩频率为6.01±0.22次/min, 淋巴管收缩分数(Index Ⅰ)为0.56±0.03, 总收缩活性指数(Index Ⅱ)为1.77±0.09, 肠淋巴流量为10.74±0.49 μl/min, 肠淋巴管压力为1.85±0.17 kPa. 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口径、收缩性参数及淋巴流量的测定, 可用于淋巴循环的研究.
推荐文章
大鼠肠淋巴液引流方法的建立及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活性物质的改变
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淋巴液引流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川芎嗪对大鼠淋巴循环的作用
川芎嗪
淋巴循环
淋巴流量
淋巴管
大鼠
肠功能恢复汤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肠功能恢复汤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肠黏膜屏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麻醉大鼠肠淋巴循环的研究
来源期刊 微循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淋巴 口径 收缩 流量 大鼠
年,卷(期) 2000,(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与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3|Q46
字数 23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1740.2000.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自刚 张家口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29 159 8.0 12.0
2 牛春雨 张家口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32 208 8.0 13.0
3 刘艳凯 张家口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17 123 6.0 11.0
4 张静 张家口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32 155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55)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2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2(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3(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淋巴
口径
收缩
流量
大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循环学杂志
季刊
1005-1740
42-1321/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9号
38-201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3270
论文1v1指导